嬴政到达北郡后,便同蒙恬一起勘测山岭的走势,重新修正了咸阳城的沙盘,蒙恬将自己属意的几个地址交给嬴政定夺。
直到嬴政启程离开的前一夜,蒙毅才有时间将赵好的信交给蒙恬。
“谁的信?”
“阿好的。”蒙毅惋惜的说道:“本来不用写信的,她本可以亲自来到上郡,但是在上地,陛下忽然让李相国折回咸阳,阿好护送李相国回咸阳了。”
这一点倒是颇为敬佩阿好,分的轻事情的轻重缓急,于公,她无官职在身,于私,她来上郡就是想来见自己的先生。
但她选择了大义。
看似非常简单的选择,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的选择。
蒙恬打开信,里面只有简短的四个字:
先生,等归。
蒙毅看着信上的四个字,摇摇头:“阿好写了两个时辰,就写了......四个字?”
蒙恬将信收好:“你回去告诉阿好,就说我知道了。”
“我、知、道、了?”蒙毅用手指数着:“也四个字?”
“阿兄,你可要早点回去啊,”蒙毅拍着蒙恬的肩头:“阿好还等着你回去教她剑法呢。”
蒙毅又将与赵好之前的谈话告诉了蒙恬:“一场误会罢了。”
“阿兄,阿好在咸阳等你,你一定回去啊。”
蒙恬握紧手中的帛:“阿好与那刺客......”
“阿兄,”蒙毅皱眉道:“我知道你有为臣之道,但是阿好不是天下之臣,她不过是个情犊初开的小丫头,遇到了她心上人。”
蒙恬瞪了蒙毅一眼:“我记得你以前对阿好可没有这般维护,你打什么歪主意!”
“没有,绝对没有,阿兄,你可冤枉我了。”
蒙恬哼了一声:“没有就好。”
蒙毅收起玩笑:“我明日就要启程回咸阳了。”
蒙恬点点头,嘱咐道:“路上一定要保护陛下,万不可有半丝闪失。”
蒙毅挑起眉:“知道。”
蒙恬继续交代:“还有阿爹那里,你也要多多留意。”
蒙毅挑起眉:“知道。”
蒙恬想了想:“你跟在大公子的身边,万事不可莽撞。”
蒙毅挑起眉:“知道。”
蒙恬顿了顿,才嘱咐道:“别忘了给阿好带的话。”
蒙毅终于听到了自己的话,眉飞色舞道:“阿兄,你放心。”
“你告诉她,不要难过,不要再伤心,大秦个个都是好男儿......”
蒙毅指了指自己,开玩笑的说:“我呢?”
“不行。”不带犹豫一丝的。
蒙恬继续开玩笑的说:“李由呢?”
“他不是成亲了吗?”蒙恬的眉头拧起。
“那他如果没有成亲呢?”
“也不行。”蒙恬继续否决。
“为什么?”
蒙恬冷冷的说道:“中车府令。”
蒙毅先是一愣,随后想通了其中的关系,颇为讽刺的说:“可是,却偏偏是阿好放弃了见你的机会,去护送李相国回咸阳,还真是......讽刺。”
蒙恬倏地想起独自一人前往楚地寻找盖聂先生的赵好,喃喃自语道:“或许这一直是她的选择。”
返回咸阳的路上,嬴政突然问蒙毅:“赵好的信,你交给蒙恬了?”
蒙毅恭敬的回答道:“是。”
嬴政勾起嘴角:“信中写的什么?”
“赵好两个时辰,写了四个字,就是先生,等归。”
嬴政点点头:“去忙吧。”
公元前二一三年,从北郡归来的嬴政通过了公子扶苏和李斯的公文,昭告天下收集民间的百家之书,但是这一诏令最后在民间变成了焚烧百家之书。
“师兄,你那次在哪找的神医?”
闫乐皱眉:“阿好你又受伤了?”因为他这一路都在暗中保护嬴政,而赵好却偏偏半路护送李相国回咸阳,也不知道他们这一路是否顺利?
“不是,是陛下,”赵好任由闫乐折腾自己:“陛下想见一见这位神医。”
闫乐的手一顿:“陛下,病了?”
赵好仔细的回想了那些日子嬴政的脸色:“没有啊。”
“那陛下为何突然想起那位神医?”
赵好却不甚在意的说道:“一时好奇吧,能把一脚踏进棺材的我救活的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