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消散的痛感在这一刻随着指根攀附上来,随着血液流经心脏,冻得他打了个寒颤。
他惊疑地看着梁潼,而后者像只是随口一提:“一般不都是这根戴戒指吗?”
隔壁班物理男老师的声音从电脑传出来:“……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又证明了光具备粒子性,因为只有粒子才会在照射到金属上后形成光电子,于是光的基本性质又成了一个谜题,波动派和粒子派也因此争论不休,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只好又来一次改良版的双缝干涉实验。”
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是理论课,计算不多,高考也不考那么细,所以何映也没听得多认真。
中年男老师似乎有一个通性,就是喜欢吹水(注:唠嗑),往往能从一个知识点往外扩展到一些风牛马不及的方向,学生也喜欢他们消耗课堂时间,反正不考,爱听不听。
而在这个两个人相顾无言的沉默时刻,老师的声音变得格外有存在感。
“在量子力学中,物体的状态直到被观测时才确定,这被称为量子叠加态和量子坍缩。?”
“……做完实验后,此刻物理学家们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观察者的存在会影响实验的结果,这个世界在本质上似乎并不是客观的。”
未经证实的猜想,众说纷纭的结果,尚未触及的真理,无法分清的虚实——
何映其实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会重生,也不打算去知道。他是个俗人,大学选的专业是金融,大半辈子都混迹于名利场,为孔方兄奔波劳累。
他对解开这个问题,既有心无力,也没有兴趣。
何映直直地盯着梁潼的眼睛。
里面很干净,只有何映一个人。
未知死活的猫被困在了密闭的盒中,他被囿于梁潼的眸中。
何映在那一刻清晰地意识到,他不敢打开那个盒子,不敢问梁潼这些所谓的“巧合”。
无论是哪个回答,自己都承受不起。
猫过于静谧,盒子落锁成谜,没有人替它盖棺定论。
梁潼不知道何映为什么在和他对视了一会后一言不发,却近乎纵容地把手放回了原本的位置,掌心与被单隔着半圆的距离,虚虚地压在平面上。
像在等着被谁牵起。
甚至梁潼得寸进尺地和他贴近,手肘相触,何映也只是面上一红,抿着嘴移开视线,却没有开口阻止的打算。
因为是上网课,学校把大课间的时间砍成正常下课十分钟,十一点半就结束了上午的课。
何映两辈子第一次听网课听得这么认真,收了笔记后下床:“我去炒菜,番茄炒蛋吃吗。”
“吃。”梁潼伸手扯住他的下一摆,没用力,何映就已经顺从地又坐下了,“你先等会,刘婧说要讨论一下英语诗歌晚会的事,大概十分钟就可以了。”
何映都已经把排练的事忘了,点开手机看他们拉的小群,刘婧昨晚at全体成员,确实有说要开会。
25号底片:改到什么时候了?
婧悄悄(文娱委累死累活版):估计要三四月份
关你屁事 我乐意:[大脑发光.jpg]
关你屁事 我乐意:那不是还有很多时间吗
社畜班长在线乞讨:反正现在也学不下去,提前练习下学期还能少花点时间
耿耿星河欲曙天:[绿色青蛙大叫.jpg]
很内向吃饭不敢付钱:班长所言极是
刘婧很快就在群里发了个tx会议号,13班的人憋了几周没出门,一进去就能听见一群人七嘴八舌地聊天,吵得要命。
刘婧开了全员禁言,耳边终于清静了。她生病刚好没多久,声音有些哑,时不时还会停下来咳嗽几声:“抱歉占用大家的时间了,想着下学期我们就高二下册了,在学校排练占用学习时间不太好……咳咳……所以问问大家,这段时间每天抽三十分钟开个小会,对一下台词啊,讨论一下剧本啊……大家同意吗?”
基本都是赞同的消息飞过。
“好,那今天先来试试第一段。”
刘婧已经把英文版本的发到群里了,何映还没看过,点开就看见上面标着。
改编:刘婧 梁潼。
梁潼正在伸懒腰,劲瘦的腹部从掀起的衣摆漏出一小截,整个人又恢复回了之前冷淡的样子,抬眼看他:“怎么了?”
何映想起梁潼上辈子写书出版的事,当时还是大学,他对梁潼在写作这件事不知情,直到梁潼拿着那本最近在各大书店都有看到的畅销新书时何映才意识到,他男朋友的文学天赋似乎过于异于常人了。
很多人都以为,是他在供着梁潼搞文学,实际上在租房初期,他们两的大部分开销都由梁潼负责。
梁潼有天赋,有能力,有一切适宜他发展文学的条件,于是他成为了所谓的“青年实力作家”,冉冉升起的文学新星,他遥不可及的的“梁潼老师”。
他不喜欢文学,但把梁潼的每一本书的翻来覆去地看了很多遍。
梁潼说创作取材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