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后,林镇定的“摇滚乐选修课”审批通过,第一节课安排在五一假期前。
任何一种文化艺术进入日常生活,都与其诞生、历史发展和时代变化息息相关的。所以,林镇定追本溯源,与学生一起从探寻“摇滚乐的起源”开始。
参加第一节摇滚乐选修课的学生意外的有50余人,他们之中,有人对摇滚乐有所了解,更多人接触到“摇滚乐”这个名词则是通过他们的明星同学Delay。
无论背景如何,都不妨碍他们全情投入探索之中。
第一节课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林镇定更是上得热血沸腾。
这种感觉,在他成为社畜后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了。
2007年4月30日。
Delay翘了最后两节课,回到录音室。
录音室里有关他们的痕迹,越叠越浓,像个家一样。
距离第一张专辑发行已一年有余,距离他们定下的Delay第二张创作专辑的发行时间也没剩多少日子。
“就是它了。”开口的是段潇,不难听出他语气中某些要翻滚出的情绪。
他们用7个小时录制完成了第二张专辑里的最后一首歌,是他们最先完成词曲的一首,《胡克定理·B面》。
这仍是一首Delay全员联合作词的歌,对Delay自身来说,意义也很不同,它是Delay的底色。
“我爱死这首歌了!”胡宇抱着贝斯,盘腿坐在转椅上。
陈燮林打趣道:“我们的其他歌,你不爱?”
胡宇抬起贴着贝斯琴体的脑袋,横眉道:“你个‘三字名’,每次都跟我唱反调,我又没说最爱,Delay的所有歌,那可都是我的心头宝。”
宋聿保存好工程文件,伸了个懒腰,才问:“你们饿吗?”
三个人的眼神表明了答案。
默契如Delay,拿起外套,奔向楼下便利店。
Sonic附近什么都好,就是没有宵夜摊。
几个人如往常般跨进便利店,拿了些三明治和关东煮,照旧坐在靠窗的排椅上。
城市在夜色中寂静,适合聊些别于热血白昼的话题。
陈燮林吸了口牛奶,突然开口,“你们有想过18岁以后的生活吗?”
Delay陷入短暂的沉寂,他们谁都清楚话里头的隐喻 —— 高考以后,合约到期之后,我们还能像现在一样,一起没日没夜地作音乐吗?
“想过。”段潇搁下泡面碗,非常坚定地说,“Delay还在一起做音乐。”
“当然还要在一起搞音乐啦,Delay,Delay,练团会迟到,但一定会到。”胡宇一手揽过段潇肩头,看得很开,“世界上只有三个原因会让一个乐队解散,你知道是哪三个吗?”
“哪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