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布是因为想给牛岛传球来到白鸟泽的。
“贤二郎。”
第一局被换下时,鹫匠教练叫住准备回到替补席的他。
老先生下巴朝身边的位置点了点:“坐下。”
没有更多指示,平日发挥不好一定会大声斥责才对,此刻的沉默愈发让白布胆寒。
他在教练席坐下,齐藤教练像是看穿了他的不安,温和补充道:“好好看看濑见的传球,为第二局做准备。”
用五色的决断力得分,然后在乌野将注意力转移到五色身上后,为梅田开辟道路。
白布明白过来:乌野赛前的拦防重心是梅田,而梅田多次面对集中拦网,进攻被压制,扣球扣得越来越束手束脚。
他又看向因痛快得分而满脸喜悦的五色。
队内正选分组对抗时,白布绝大部分时候都和牛岛分在一组,对今年刚入部的一年级学弟五色,他并没有多少配球之外的交流。
“五色是我们队现在唯一的一年级正选。”
注意到白布的目光停留在五色身上,齐藤教练开口:“他真的很优秀哦。”
这句赞扬既包含教练对优秀队员的肯定,又夹杂长辈对晚辈进步的自豪。
五色是白鸟泽今年的特招生,白布知道这一点。
但有同为特招生——并且成绩很好——的牛岛珠玉在前,白布并不觉得四月时刚入部的五色有多特殊。
打手出界、穿直线得分、吊球诱导……不断起跳闪闪发光的五色,仿佛在诉说:看着我。
未来的王牌在他(二传手)视线之外的地方,不知何时成长到了这种地步。
“我明白了。”白布小声说。
即便没有牛岛,王者白鸟泽的统治力也要延续下去。
从此刻开始,更加耐心、更加仔细地观察其他攻手,成为出色地为队伍“服务”的二传手。
——虽然这样决定了,但想马上执行到位仍旧充满难度。
第二局,从那个换上来的2号(菅原)发球针对反轮开始,攻手们的状态逐渐紧绷。
就连第一局局末手感火热的五色,在一次失误后发挥也失常起来。
为什么?是我的传球有什么问题吗?该怎么突破乌野的拦网?应该怎么调整改正?
这样的念头不知不觉填满脑海,一个本想传给梅田的后二传得太靠前,以致试图扣到球的梅田后排进攻踩线。
12比19,白布再一次被换下了场。
“贤二郎。”
鹫匠教练的声音严厉,没有半分变化。
这次不用他多说,白布自觉坐到齐藤教练旁边。
“放平心态,白布。”齐藤教练说。
白布点头,深呼吸。
二传手应该保持清醒的大脑,不要被自家攻手的焦虑影响。
牛岛学长的扣球仍然那么漂亮,让人情不自禁地震颤。
但眼下除了牛岛,白布控制着自己的视线去观察其他球员。
他注意到齐藤教练的笔记本上多出了很多条对乌野的分析。
牛岛入队后的白鸟泽在县内高中队伍中几乎找不到竞争对手,常年打决赛的青城都鲜少拿下一局,绝对王者的姿态让他们很少针对性研究对手,也没有这个需求。
17比20,18比20,19比20……
白鸟泽一步步将比分追近,又因为一个改判变成21比19。
原来如此,齐藤教练说的“放平心态”不仅仅是指想赢怕输的忐忑,还有正视对手的强大。
乌野的攻击力很强,怪人速攻、天才二传手组织下的各种战术进攻、攻手自身的扣球素质。
他们并不是能轻松战胜的对手,“做好困难准备”,白布在进入白鸟泽后很少打落后再反击的球。
20比23,白布回到场上。
“牛岛学长!”
二号位背传,牛岛扣球得分,21比23。
“好扣球。”白布和大家聚到一起为这一分庆祝。
体验到落后的心态,回去好好复盘整理,这场球对他们来说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但是,就算是“锻炼”,白鸟泽也绝不会输。
“牛岛学长好发!”
势大力沉,左撇子接应第一局就给出下马威的大力跳发——
击破乌野的一传,连得两分,23比23!
“该死!”西谷十分不满,“混蛋!混蛋!”
比起愤恨牛岛发球的威力,责备自己没能接起球的成分更多,东峰被自由人的气势惊得一时没敢言语,泽村宽慰道:“没事没事,下一球!”
嘴上这样说着,他心里却忍不住抱怨起来:这个速度绝对比第一局换上来的时候更快了!牛岛是打了半局热身完毕了吗?
“浅野同学,”武田老师侧过头来看浅野实手中的战术板,“西谷同学的接球最强的话,为什么不让他站中间位置?这个轮次应该可以调整的吧?”
乌野的第六轮,泽村从前排三号位下撤到六号位居中接一传,影山则移动到泽村后面的底线位置。
按照只有相邻队员需要遵守相对关系的规则,只要保证四号位的东峰在泽村左边,西谷完全可以调整到泽村右边接发球。
“西谷学长居中的话确实视野可能会更好,”浅野实解释道,“但是二号位需要进攻,泽村学长在五号位(左下角)接球的话再跑去二号位(右上角)就太远了。”
她的手指落到代表东峰的磁铁上,迟疑地悬空在上方:要不要试试四人一传阵型?
和女排不同,男排的大力跳发因为力量优势,可以发出极强的侧旋。
和跳飘球的线路晃动让一传队员难以判断相似,侧旋球在进入对手半场后的大弧度偏移非常考验一传队员的取位。
双手垫球想要控制方向,最好的姿态是正面迎球,速度极快的侧旋球往往让人反应不及时,再加上力量……还有牛岛是左利手,简直是难上加难。
不过相对的,男排的调整攻能力比女排更强,只要能把球起高,一传不怎么到位也有进攻的余裕,四人一传阵型就是基于此原理的应对措施。
下颌开启了一半,浅野实又闭上嘴巴:还是算了。
乌野并没有练习过四人一传阵型,与其临时调整牺牲东峰的前排进攻时间,不如再让现在的三人适应几球。
而且,谁说三个人就一定接不好若利的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