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歌迅速调整情绪,步上讲台,以温柔的嗓音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新来的孟老师。在傅夫子归来前,由我代为授课。”
两个大一点的小孩立刻围拢过来,满眼好奇,他们的名字——天明与小麦,在欢声笑语中变得生动起来。而角落里的小女孩,清澈而略带疏离,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苏北歌缓缓走近,柔和询问:“你叫什么名字呢?”
天明抢先答道:“老师,她叫海恩,是村口花嫂家的。”
海恩抬头,目光短暂交汇后又迅速垂下,沉默不语。苏北歌并未强求,只是以一抹温暖的微笑回应,继续引领着课堂的节奏。
课后,当其他孩子如脱缰小马般奔向自然,海恩却依旧静坐,目光空洞地望向窗外。苏北歌被这份不同寻常的宁静所吸引,她坐到海恩身旁,以朋友般的语气询问:“海恩是觉得算术课太无聊了吗?”
海恩摇头,依旧沉默。
苏北歌心中好奇更甚,再次搭话:“海恩,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我爹爹教过我,有心事就跟别人分享,那样烦恼也会减少一半的。”
话音刚落,海恩原本平静的脸庞突然变得通红,眼中泪水开始打转。苏北歌被她的反应吓了一跳,慌忙道:“你别哭呀,我没欺负你呀。”
“可我爹爹,他……他不在了。”海恩的声音哽咽,终是忍不住哭出声来,趴在桌上,泪水如断线珍珠般洒落。
海恩的哭泣让苏北歌心如刀绞,她轻轻抚摸着女孩的头发,试图安抚她的情绪。海恩的泪水,也成了开启了心中闸门的钥匙,她敞开心扉,开始向苏北歌倾诉她的悲伤和无助。
*
海恩的父亲与舅舅,是村中人人称道的舵手,每年此时出海,只为家人换取一年的安稳。今年,他们更是加倍小心,选了最宜人的秋季,还特地请了卜卦先生占卜,以求平安。
出海那天,天气晴朗,海面上风平浪静,村里的人都觉得他们一定能平安归来。然而,世事难料,第六天,近海的船只陆续归来,带回了惊人的消息——远海遭遇了罕见的寒流,巨浪滔天,几乎要吞噬了所有的船只。
花嫂急忙去打听海恩爹爹和舅舅的消息,得到如利刃般刺心的回答——船只失联,生死未卜。后来几日,西北风还是很大,海上的船只依旧没有传来任何消息。每当海面上有浮尸飘过,花嫂都会赶去辨认,每一次,都会忍不住呕吐。
直到一个月前的那个清晨,海面上再次飘来了一具浮尸。花嫂如往常一样,匆匆赶去辨认。但这一次,她没有再呕吐,而是呆呆地站在那里,她认出了那具尸体,那是她弟弟的。紧接着,又跟着另一具浮尸,那是她丈夫的,她的天塌了。
花嫂抱着丈夫的遗体放声大哭,撕心裂肺,满是绝望。第二天,当太阳再次升起时,花嫂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她自杀了。
海恩一下子失去了三位至亲,她不明白为何母亲如此决绝地抛弃了她。姐姐和姐夫家将海恩带了回去,虽然生活照常,但纯真与快乐,却再也无法回来。
听闻海恩的遭遇,苏北歌心中满是怜惜,她握住海恩颤抖的小手,试图用温暖传递给她一丝安慰。然而,海恩却突然抬起头,眼中闪烁着自责与哀伤,轻声吐露:“老师,是我害死爹爹的。”
苏北歌一怔,疑惑地看着海恩,她自然是不信的。
只见海恩的泪水再次滑过脸颊,承载了无尽的悲伤,“爹爹出海前的几日,家里吃了鱼。晚饭时还剩半条,但夜里我馋得难受,就偷偷起床,把那半条鱼翻过来吃了另一面的肉,然后再偷偷翻回去。人家说,出海的渔人吃鱼的时候是不会翻过来的,不然就会有不好的事情,我……我……”
话语未尽,泪水已如泉涌。苏北歌心中一痛,她温柔地抚摸着海恩的头,声音里充满了坚定与安慰:“海恩,你听着,这绝非你的过错。那些传言都不过是无稽之谈。你爹爹与舅舅的离世,是因为那场罕见的寒流,是气候的突变,与你无关。你要相信,你的家人在天上,定希望你能够坚强,希望你与姐姐能够幸福地生活下去。”
海恩的泪水渐渐止住,但眼中的忧虑却未曾消散。她抬头望向那片曾经给予希望又带来绝望的天空,轻轻叹息:“老师,家中的生计全赖爹爹与舅舅,如今他们不在了,重担全压在了姐夫肩上。姐夫也是做舵工的,每日出海,风浪无常,我和姐姐都很害怕。”
说到这里,海恩的眼神中闪过一抹渴望:“老师,我听说关内的伙长能够测天气、察地理,这是真的吗?我想跟他们学习,这样姐夫就能能避开危险,安全回家。”
海恩那双充满期盼与恳求的眼眸,让苏北歌心头泛起层层涟漪。她清楚,自己体内流淌的巫血,赋予了她对天象的敏锐感知,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无需借助外界之物,便能感知天地间的微妙能量波动。
如果,这可以不依赖本能呢?世间之物,天空、云彩、风向等动向是否本就具有规律呢?若自己已经能知悉天象结论,再倒过来用此前的天象变动去做推论验证呢?是否有可能,将这份天赋转化为实用的技能,去帮助那些像海恩一样,在风雨飘摇中挣扎求生的人们呢?
此刻,一个念头在她心中悄然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