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柏鹤当日便决然买下了那家店铺,他支付的银两,孙卓诗签署的字据,画的押。
叶柏鹤为店铺雇佣了三名杂役,两名伙计与一位掌柜。店铺从装修结束到布匹的摆放,仅仅耗时十余日功夫。
店铺的名号,叶柏鹤交由嬴沉依来定夺,她反复思量后,店铺最终定名为:
——锦福轩。
嬴沉依阐述道:“锦字寓意着繁华似锦,美妙绝伦。福字则象征着吉祥中正。”
叶柏鹤对此表示:“甚好,沉稳大气,能够镇得住气运。”
所有事情都准备的妥妥贴贴,只待开业时顾客临门。
开张庆典当日,锦福轩内外装点得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场面那叫一个热闹非凡。
作为锦福轩名义上的东家,孙卓诗邀请了亲朋好友,街坊四邻前来共襄盛举。
同时,叶柏鹤特地邀请了城中最负盛名的戏班来表演助兴,以此招揽更多的顾客。
嬴沉依则备下精美的礼品,赠送给前来道贺的宾客,以表谢意。
此次的开张庆典迅速树立了锦福轩的商誉,提升了知名度。众人皆浑然不知,叶柏鹤就是锦福轩背后真正的东家。
自锦福轩开张以来,叶柏鹤的生活便形成了三点一线。
白日里,他在书院潜心苦读。
到了夜晚,他完成功课后便前往锦福轩处理账务,探究哪些绸缎备受欢迎。
根据当日的销售情况调整次日的采购计划,避免货存积压,同时也确保供货及时。
锦福轩在叶柏鹤的精心运营下,生意日渐兴隆,红红火火。
然而,好景并未持续太久。
锦福轩的生意不知为何犹如昙花一现陷入了淡季。
前几日,叶柏鹤在处理账务时,发现账本上记录的入账数额明显少于前段时日,但他并未多想,只当这是正常的波动。
毕竟锦福轩的地段优越,不怕没生意。
今夜,叶柏鹤还是如常来到锦福轩,他迅速地翻开了账本,然而就在浏览了一番后,他的眉头不由自主地紧蹙了起来。
因为账本上那少得可怜的入账数额再次映入眼帘,叶柏鹤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劲。
他沉思片刻,随即沉声对着身旁的伙计说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去,把李掌柜给我叫来。”
不多时,收到叶柏鹤传唤的李掌柜急匆忙赶到二楼,刚一上来就瞧见桌前脸色阴沉的叶柏鹤,心头猛地一沉,隐约预感事情不妙。
“李掌柜,你可清楚我为何雇佣你?”不出所料,下一刻叶柏鹤目光炯炯盯着他,冷冷地提问道。
叶柏鹤为何会雇佣李掌柜,李掌柜心知肚明,无非是看中他那做生意过人的本事。
锦福轩里其余的伙计都是叶柏鹤手底下的人,而李掌柜能够在锦福轩谋得一职,自然是少不了孙卓诗的举荐。
李掌柜,是一个久经商海的生意人,他年少时起就随着父亲一起在商海中摸爬滚打。
见惯了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和人性的贪婪,也练就了一双识人看货的火眼金睛,和为人处世的圆滑老道。
李府的李老爷曾是李掌柜的老东家。李老爷正是看中了他的能耐,才将李府的茶楼交由他掌管。
李掌柜也不负所托,他把茶楼生意经营的红红火火,名声远扬京城。
李掌柜的生意之路一直都很顺遂,但生活并没有让李掌柜一帆风顺。
早年,他的父亲为李府竭心尽力地打理生意,以致劳累过度身染疾患,而他深知父亲的离世并不是因病而终,而是遭了小人陷害。
父亲的猝然离世,让李掌柜深刻认识到,这李府就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狼窝。为了避免重蹈父亲的覆辙,他不得不选择辞职还乡。
因此那日,当叶柏鹤提及要招聘掌柜时,孙卓诗便毫不迟疑地向叶柏鹤举荐了李掌柜。
孙卓诗将李掌柜在商海中的辉煌事迹都一五一十讲述给了叶柏鹤。
叶柏鹤不置可否。
一艘船,要往哪儿开,怎么开得稳,不都得靠船长的掌舵,掌柜对于店铺而言,亦是如此,需得掌控着整个店铺的方向。
所以,掌柜一职,至关重要,叶柏鹤不敢有半点马虎。
孙卓诗瞧出他仍在细细斟酌,便又言道:“叶兄,我跟你讲,李掌柜这个人一生恪守,做买卖时十分功夫里三分在嘴,三分在眼,三分在心,还有一分在眼……”
最终,在孙卓诗的一番说服下,叶柏鹤决定雇佣李掌柜了。孙卓诗还特意提醒了李掌柜,千万不要得罪这位叶家的大公子。
李掌柜经过这段时日与叶柏鹤的接触,知晓了叶柏鹤平时虽然看似冷若冰霜,但实际上性情多变,让人难以捉摸。
比如此刻,在李掌柜看来,叶柏鹤怎么都像是在无故找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