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对付中书令若能有贺尚书相助,胜算便更大了,贺晏明何以从未向她提过此事呢?
宋雁书还未想明白这个问题,房门便被敲响了。
钟承在门外道:“小姐,属下有事禀告。”
钟承进来,面色严肃。
宋雁书不由看向他,神情紧张。
“怎么?是张大人那边出了什么事?”
钟承摇摇头,“不是张大人出事,而是张大人发现了王正的事。”
宋雁书一怔。
钟承继续道:“那日小姐同张大人说明铁料运输一事后,张大人便格外注意库房的动静,由此发现了王正每到月中前两日便会借口公务未完成,留在值房内值夜。”
“而今夜,王大人亦提前与侍郎换了值夜轮次。张大人猜想,王正将在今夜将本月的铁料送出。”
宋雁书心中震惊,见钟承面色为难,不由道:“张大人准备今夜便下手,将王正人赃并获?”
钟承点头,“是。”
宋雁书站起来,不太赞同地拧眉道:“这太仓促了。”
钟承苦笑道:“属下也是这样说的,但张大人说后日鲁博便要到景城了,若是不能在此之前,将中书令的罪行告知于天下,要对付中书令就更难了。”
宋雁书沉默了片刻。
按理来说,一个毫无根基又是突然空降的将军,是不能服众的,何况还是在李诚将军死因疑点重重的时候,再加上鲁博走的毕竟不是朝廷明旨下发的路子,想要在短时间内接管东南军无异于天方夜谭。
是以,她在此事上并没有那样担心。
可张简大人并不是没有带过兵的人,对此事应当比她更清楚,难道是其中还有什么她不知道的关窍?
宋雁书不由揉了揉脑袋。
时间太短了,她知晓的信息也太少,很难做出完全正确的决定。
像是今日直接在李深面前问王勇的事,便是最好的一个例证。
张大人与中书令对峙多年,或许她应该相信他的决策?
想到这里,她向钟承问道:“张大人可有谈及他的计划?是否需要我们做什么?”
钟承摇摇头。
宋雁书来回走了两步,突然一顿道:“不行,我要见张大人。”
宋雁书与文绣一同从距张府一条街的百姓家入内,在里屋博古架后打开一条密道,可直通张府内宅。
文绣提着灯笼在前引路。
宋雁书有些惊讶地打量着狭长的甬道。
中书令府会不会也有这样的密道?若是有的话,要找到那些兵器的下落便更难了。
宋雁书的思绪不由飘到钟承身上。
她让他与乔州一起,去见于浩将军,再将东南军人员情况都询问一遍,看是否有什么疏忽的地方。
而她则先来见张大人,毕竟除了失踪的副将孔梵,于浩并没发现东南军中还有中书令的人,或许张大人有什么不一样的信息也说不定。
走了约莫半刻钟,又向上走了一段,文绣停下道:“小姐,到了。”
宋雁书向前看去,还是一堵墙壁,愣了一下。
文绣上前,拉扯墙边支出来的一条细线,一长三短。
过了片刻,“咔嚓。”
细微的声音从前方墙壁传来,墙壁微微转动,随即泄出一丝细缝,露出些微天光。
宋雁书这才看清,面前墙壁竟是一道石门。
石门半转,露出可供一人通行的空间便停下了。
一个穿着青色布衣的小厮出现在门口,垂首道:“两位贵客请。”
看来是这边拉扯绳索示意身份,那边有人守候,见到暗号便打开石门,放人进去。
倒是十分谨慎小心。
宋雁书对张大人多了几分敬佩,对他决定今晚便行动也多了几分信任。
宋雁书率先走出,映入眼帘的是一方池塘,她们刚刚出来的地方正是池塘上的假山。
小厮带着两人走出院子,向右拐进月门,经过一条游廊,又绕来绕去地过了好几处园子,才停下道:“两位贵客稍等,小的前去禀告大人。”
宋雁书微微点头。
刚刚一路走来,府中侍卫似乎都忙碌得很,到了这边,更是可见许多人候在廊下,似乎在筹备什么事。
张大人是打算用府兵去抓王正吗?
宋雁书四下打量着。
片刻后,张秋蕊迎出来,面上满是惊讶,“雁书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