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南方小村的六零日常 > 第9章 第 9 章

第9章 第 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天下工后大队召开大小队干部大会,提出夏收后的社员口粮可以分到户,食堂采取自愿原则允许社员下灶。

其实食堂早就被取消了,只是这次是真的下了政策允许,大队顺势做了个表面功夫。

李承平祖上并不是良口大队的,土改以后一家人被强制分配到这里。

头上顶着“四类分子”的帽子,在村子里都是低着头做人。

从刚建立公共食堂时能随意敞开肚皮吃饱的满足兴奋,到后期清汤寡水的野菜红薯的煎熬,普通社员这期间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李承平家只体会了后半段。

直到李承平顺利肩挑两姓,但那时食堂已经没入后期困苦,没什么区别。

公社化以后刮起了“共产风”,再遭遇连年的灾害,每家每户拽紧了能拿到手中的粮食,现在要分粮了,是头等大事中的头等。

今年就年初下了一场好雨,夏季的稻谷歉收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现在社员们都在大队晒谷场候着分粮的结果。

良口大队隶属于瓦力公社下,其下有几个大队,良口大队只是其中平平无奇的一个。

李承平家是良口大队下良口一队,良口大队前身为良口村,后公社化分为了多个生产队,日常习惯说的良口生产队指的是良口一、二队。

因为良口一、二队原同属一个自然村,两队社员关系较为亲近。

划分生产队的时候也没有按照居住片区划分,同住一片的社员有可能属于一队,也可能属于二队。

良口大队下一共有六个生产队,其余的生产队日常习惯以屯为名,各生产队除了良口一、二队,不是位于群山之中,就是远于瓦力公社,所以良口以稍优越于其他生产队的地理位置,成功建立大队部。

因为以生产队为基础的政策刚下发没多久,良口一、二队因占地便宜,暂时还延续借用大队部的场地。

今天就是李承平所在的良口一队终于得到确切消息开始组织分粮。

***

饿啊。

李承平尽量忽视腹中空响的动静,拽紧手中的麻袋,站在社员中等待分粮。

刚醒来到刚上工的那段时间,还是勉强吃过了几餐饱饭,即使自己想再多煮些,见底的米缸也不允许。

后世掀起健康粗粮的风尚,李承平那时候不理解老一辈对此的不屑和排斥,现在是真正的切身体会了吃红薯吃到吐的感受。

不只是无法比拟米饭给人的满足感,更多是没有油水的寡薄。

大队晒谷场满是人,每个人都神情麻木中带着难掩的狂热,守着装粮的家伙事等着队长结束长篇大论。

“今年二苗的稻谷虽然种下了,这天旱得很,各小组长注意安排人员看护。”

要是还像上半年那样,就要安排人挑水浇地。

□□时期修的水利工程基本没有几处能用得上的,唯独从山里引出绕着水田边的水渠和田间地头打的水窖蓄了些水勉强起了点作用。

“旱地的黄豆和红薯已经落种,接下来需要分出种菜组,到时候各小组长会给你们安排。”

社员们现在对生产队的工作安排不感兴趣,只想快点分粮。

“今年的产量是……你们拿上自己的工分本和粮本,等会就去登记领粮。”

队长终于说到社员最关心的部分,话音刚落现场就一片激动的哗然,每个人都立即拿起自己准备好的装粮家伙事,一窝蜂涌到生产队的粮仓门口。

今年夏收的稻谷交完公粮再扣除提留、种子留存等后人均口粮不足160斤原粮,碾成大米每天不到三两。即使是这样,也是能实实在在拿到手的。

不够的口粮队里拨了红薯,怎么的也能熬下去了。

生产队会计坐在门口的木桌子后,动作慢吞吞的翻着手里的工分记录本。

年初的时候上头下了新政策,已经改为由生产队的负责班组带领本小队队委成员处理分粮事宜,因此政策一出,生产队里的队委成员话语权瞬间提升一大截。

分粮也是有道道的,先从管理班子成员开始分,然后是积极分子,接着是贫下中农,最后才轮得到“坏分子”。

李承平对这潜规则心知肚明,但还是牢牢站在自己好不容易挤上的目标位置,紧紧随着前面的人往前移动。

和他一样埋头往前挤的比比皆是,倒是也不显得特殊了。

现场不多时就混乱一片,大队部的人也很快过来维持秩序。随着一个个户主的名字高声喊出,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对其侧目。

“妈巴子,先领的永远是那几家!”排在李承平前面的沈家人耐不住低声咒骂,余光看过去原是沈家老大沈国强。

沈家和黄家祖上都是差不多时期迁到良口的,可能是因为时间太凑巧,为了争夺不多的资源摩擦不断,渐渐的两姓人就越发势同水火。

其实两姓之间争的大多是小事情:沈家的牛跑掉了,踏坏了黄家的田,要不然就是黄家的人到沈家的墓地拾了几根柴火之类的小事。

两家人斗了不短的年限,直至黄家出了一个大队长并且安排亲信掌管了工分和口粮要紧事,沈家才隐忍不发维持了两姓表面的平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