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唯独张五德不同?
因为他是抗日英雄。
李承平得知以后,内心肃然起敬,从此对这位看着其貌不扬但面容冷肃的长辈心怀崇敬,但,不敢靠近。
骂人真的太狠了。
猛男也落泪。
张五德其实不识字,走路快了还能明显看出脚部缺陷,听说是还有弹片残留在大腿。
但是并不影响他疾步如飞的身姿。
虽然不识字,但是张队长记忆力很好,上面下达的任务和会议传达内容都能复述一字不差。生产队每年的生产计划安排得条理清晰。
队里没有人不服。
张队长没有结婚,也没有子嗣,父母早已离世。就独自一人过活,是个没有弱点的铁血男人。
但这并不是黄成才想要的。
李承平分析过这位大队长,刨除掌控欲强,其人本身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前两年,公社下达了政策,原来合作社的耕牛一律归人民公社大集体所有,在全公社范围统一调配使用。
还要把所有的耕牛集中起来统一管理。
上面的瞎指挥风一句话的事,但其中的风险是个稍有远见的农人都能察觉,即刻在队里掀起来巨大的波澜。
就在所有社员都认为只能无奈听从的时候,只有黄成才在其中周旋,以良口距离公社仅2、3里的优越位置,以及初步办理集体牛厂牛栏数量不足,成功把本大队的耕牛暂时留存在了大队里。
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一头牛能顶十个壮年男人的工,是整个队最重要的财产。
整个良口大队仅有二十多头牛,就一队所有的5、6头成年耕牛都需要两个人专门饲养管理,而且牵牛犁地的时候还要额外培训过,确保每个人会教牛训牛。除了避免被牛顶伤,更重要的是学会珍惜爱护耕牛。
全公社的耕牛成千上百头,全都集中都一起喂养,光是饲养的精细度就不一样。统一调配使用,不是自家的牛不心疼,到时候使劲用使残病了怎么办?
黄成才就是明白这一点,才以此稳固了大队长的位置。
刚上任的大队长,是真的实实在在为大队办过不少实事的。
可惜了。
当然,现在黄成才除了高家伟一事略有些识人不清的不好风评之外,表面上还是社员口中的“好大队长”。
李承平后来又遇见了几次高家伟,自上次夜里找过自己以后,高家伟远远看到自己也是神色平静地绕过,好似那次谈话就此终结。
被卸职以后,高家伟一直在低调的任劳任怨上工,脏活累活抢着干一副赎罪的模样,倒是挽回了不少形象分。
但李承平敏锐地察觉高家伟木讷面具下的,隐藏着深深的嫉恨。
李承平一直在等待,这只不叫的狗能忍到什么时候。
***
直到这天下工后队长在晚会上宣布中秋节放假两天,村里都是风平浪静。
渐渐的,李承平也暂时把这件事放之脑后。
中秋节的请仙姑吉时已经确定在子时,具体会在晚上23点半左右。
这个时辰是天地阴阳交替之际,最适合进行祈福、祭祀活动。
宣布时间以后,会上的每个人都兴致勃勃,手里的针线竹篾都拿不动,开始前后找到相好的人家交流起中秋节准备的吃食。
“哎,他张婶,准备做什么吃的?“
“叔公,大伯,那天来喝点?”
“哈哈哈!我要糖!阿妈给我买糖!”
“好好,买了让你孝敬仙姑。”
……
熙熙攘攘,吵吵闹闹,坐在地坪最前面的张队长难得的也没呵斥人,该说的都说的差不多了,也不再耽搁当即宣布散会。
李承平陪着阿妈慢慢走回家。遇到亲朋好友,还会停下来多聊几句交流一下过节的想法。
“秀玉,明天一起去赶圩呗?”
张林阿妈付芬兰挤过人群,挽住了黄秀玉的手臂。
“张林三叔前段时间送了点红糖块,我想做成米花糖,你觉得怎么样?”
“当然好呀!”
黄秀玉也有些惊喜,日子过的清苦,已经很久没心思和条件做这些吃食,这刚发了米粮做些难得的吃食过节虽然奢侈点,但是也合适。
黄秀玉思考了几秒,当即对付芬兰说:“那你可得留点给我和承平。”
“我也不白拿,我做些灯盏馍和你换,怎么样?”
“哎!我正要和你说,你手艺比我好,还想请你来帮我做米花糖呢!”
两个人高兴的敲定,等黄秀玉把灯盏馍做好,就到张家帮付芬兰做米花糖。
一路上黄秀玉都笑脸盈盈,这日子好似更有了盼头。
黄秀玉询问李承平,要不要一起去赶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