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来带着点苦涩,但是确实清凉解渴。
“坐,坐,真的别太客气了。”
李承平笑笑,从堂屋找到一张凳子,拉着小叔公一起坐下。
本地很讲究人情风俗,客人上门要请茶,小辈要站起来双手取茶以示尊敬。
李承平做这些做得自然而然,已经是深入骨髓的礼貌习惯了。
张柱子拉着李承平的手,不住的问:“身体没事了吧?高老头怎么说?”
老爷子年纪大了就在家帮着看孩子,知道平日里上工忙,也没好去打扰。
虽然已经从儿子口中知道平小子上工这段时间都顺顺利利,还是没忍住多啰嗦两句。
“阿太,放心吧,已经大好了!”
李承平安抚的拍怕老爷子皲裂的手,还说起自己现在跟着老把式学习呢!
“就是你阿太年纪大了,你小叔公不给我下地,不然跟着阿太学才是好呢!”
张柱子没忍住炫耀起自己的经历来,李承平听着不住的配合点头,确实也从阿太口中学到不少耕作的细节,都是长年累月悟出来的。
老爷子虽然没读过书,但是自有一套总结的经验道理。
见李承平听得认真,直到儿媳妇拿着洗衣服的木盆进来,话头都还没止住。
王小妞进门看见李承平,对着他啊啊两声算作打招呼。
李承平连忙站起来,叫了声小叔婆。
小叔婆长得高挑,干活也麻利,就是可惜是个哑巴。但是两夫妻感情很好,看见妻子回来了,张勇赶紧上前去接过木盆。再和她低声说了几句,说罢两人齐齐扭过头看着在跟着球跑开心得不住尖叫的小儿子,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了一模一样的笑容。
家里只有夫妻两个劳力,上有一老下有一小,日子也过得勉强,对于小孩的玩具自然就难免忽视。
王小妞把木盆给了张勇,指指地坪一角的晾衣杆,示意丈夫帮忙先把衣服晾好,再指指自己和灶房,朝李承平方向偏了偏头。
张勇会意,对妻子了然的点点头。
家里的女主人回来了,李承平看到小姑婆进灶房,匆匆聊了两句做结尾没好意思再坐下去,连忙向二叔公太询问了石磨的情况。
再晚点阿妈就要回了。
“原来在柴房放着,好几年没用了,今天打早你小叔公就找出来清洗了。”
张柱子引着李承平走到灶房的一侧,灶房门口有个大水缸,石磨正好被水缸挡住了大半才没发现。
石磨看着不是很大,但是是用青石制成的还蛮重。
张柱子叫来张勇,和李承平一起把石磨抬到磨架上,试着转了两圈还很顺畅。
以前在网上看到古法工艺古法吃食,大多数都有石磨的身影。看着视频拍摄者使用石磨的时候确实很解压,总想自己也玩一玩。
但真的自己来使就知道其中的辛苦了。
磨米浆一边要推动石磨,一边还要给米加水,刚开始还有点手忙脚乱,幸而二叔公太站一旁帮忙指点才渐入佳境。
张柱子看着老物件又重焕生机,感叹连连。
“你婆太还在世,做得比我好多了。”
李承平看着有点伤感的老爷子还没想好说什么,老爷子就自己想开了。
“没事,过世得早,免得前两年受累。”
张柱子说的是前两年的灾害,村子里不少老人没熬过去。这么想来,老婆子还算是有福,寿终正寝。
李承平见状,顺势岔开话题,让老爷子帮自己看看磨出来的米浆效果怎么样。
“可以适量再加点水,就没那么费力。”
张柱子撩起一点米浆在手指上摩挲了下,看着李承平磨得满头大汗,又转身回到灶房把茶水端了出来递给李承平。
“呼,这还真不是轻松的活路。”李承平撩起衣角擦了擦汗,和上工比也不遑多让了。
“打铁撑船磨豆腐嘛。”
张柱子拄着拐杖站在一旁笑眯眯的。
小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靠了过来,一手搂着篾球一手抱着阿爹的腿,好奇的看着忙碌的李承平,看着白白的米浆有点蠢蠢欲动。
另外两个小玩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叫回了家,三角联盟暂时“分崩”了。
“哎!小树可不能拿手去摸嘿!”
张柱子即使拦住了小孩的手,把他的手摊开在眼前,上面都是玩耍出来的黑泥印子。
“看,小手黑黢黢的,那是吃的,不能弄脏了。”
三岁半的小孩子还不懂什么脏不脏的,但是听懂了阿爹的笑话和阻止,不好意思的把手背回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