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平快速的薅了一把之前砍倒的草盖到板栗上,多抓了几把用力压了压完全遮盖住装作打草的样子。在原地耐心等了一会才反应过来,声源应该离自己还有段距离。
李承平凝眸静听了一会,起身把背篓藏到杂草堆里,身后的柴刀也解了下来放在背篓里,柴刀手拿着没有镰刀方便,放在刀鞘背着会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也有点明显。
李承平分辨着方位,轻手轻脚的绕过几颗树和灌木丛,幸而他每一步都是先扒开前面的杂乱草堆才小心下脚,敏锐地发现靠近声音的位置突兀地下沉变成了断崖式高坎的山坳,因为从高坎下传来的声音还带着空谷回响的些微错落感。
李承平谨慎的靠近高坎匍匐着前进,直至听在半趴在能看见高坎下情形却又不易被察觉的距离,左手小心的挎过一颗小树稳定自己的身形避免滑落发出声响,小心的用之前折的一根绿叶树枝扒开杂草看去。
虽然有点猥琐,但是李承平真的很好奇,因为他听出了之前和高家伟交谈的另一个人的声音也在其中。
高坎下,一穿着花布上衣搭配浅色裤装,粗看是一位年轻娇俏打扮的女人。旁边一个穿着海魂衫的男子搭配着土布裤,看着有点奇怪的搭配,但这件当下时髦的海魂衫衣服够彰显他有别于人了。
高坎下是三面合围的内凹山坳,左手边有一林木遮蔽的小道进入,山坳内地面没有林木生长仅有鞋面高的茅草,三面都可见明显的大石块。
若李承平不是循着敏锐的听力而来,也难以发现这处不起眼的地方。这处位置应该已经位于邻村地界,就是不知道是否和村内关于这附近的玄乎说法有关?
山坳内的两人都背对着李承平,各自手持着三炷香,正齐齐朝前面前的石壁拜下。
看着两人三拜站定粗看还以为是两人在私结连理,其实不然,两人拜下后女子就把香交给了男人分散成一支支,沿着石壁前环插成一扇形圈。
男人蹲下插香的时候,李承平才看清那并不是单纯的石壁,石壁靠下内凿成龛,龛窿内有一奇怪的立物,石龛整体很矮小,即使男人已经蹲下都被遮挡住了大半看不太清。
李承平所在的位置正好是小道的右上角,两人站立在小道的左侧、李承平正对面,这个位置刚好可以把两人及石龛看得清楚。
待女子侧过身才看清,哪里是年轻娇俏女子,这么说来也不对,女子是很娇俏,但是不年轻。
女子头发都盘上,但是并未像已婚妇女那样裹上布头,而是在发间缠上彩色布条最后绕在团起的发包里,做未婚女子装饰。
但李承平瞧着,即使穿着打扮都朝着年轻靠近,从眼周的皮肤状态看来实际年龄应在三十多岁。
男子倒是较为年轻,年纪在二十来岁。如果没猜错,年轻男子就是黄伟光。
黄伟光能和高家伟私下密谋粮食之事,后还有黄大队长兜底遮掩过去,全是因为他有一个很便利的身份,就是大队长黄成才之子。
而且是唯一的儿子。
黄成才有三女一子,上面三个女儿都已经出嫁,所以对着这家里唯一的儿子全家看重得很,前两年就送到公社下运输队学习想谋个好工作。
说是运输队但是并不是后世常规认识中的车队,这时候的瓦力公社,或者说整个永县都还未有机械化的汽车。县内到公社的公路都还未曾修建,目前陆地主要运输靠人力和畜力,更多的是使用水运为主。
永县内水路交通方便,县内共有大小河流四十多条。从瓦力公社通往永县的瓦力河航线全长80公里,途径十几个村子。
黄伟光所去的运输队就是以水运为主,有中型货运船2只,客运船1只,各小型船只数只。另有陆运的板车、马车数辆。别看就这么些规模,已经算不错了。
就这唯一的一只客运船还不是属于瓦力公社运输队的,是因为瓦力公社已经与临县交界属于瓦力水道的末端,通往永县的水运航道能做途径十几个村子的客运生意,这辆客运船是县里的“圩日船”,并不独属于瓦力公社所有。
但是即便这样,运输队的工作也是良口大队社员认知内的好工作。这工作也是黄成才倾尽全力谋划的,黄伟光初进运输队还不是正式工,求了一位老船工收做学徒,就等学成转为正式工。
虽然黄成才掰碎了揉烂了把道理给黄伟光讲了,但黄伟光去了不到三天就打了退堂鼓,觉得运输队没前途也没钱回来闹不过家里就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偷懒摆烂,运输队那边再大的关系也压不住。
家里两位老人和他阿妈护着他有恃无恐得很,黄成才是管也管不了打也打不了,这事就不了了之。
这些都是上工田间地头闲聊时,李承平从暗地里套来总结的信息。
运输队的工作黄了以后,黄伟光也没回生产队干活,三天两头不见人。
李承平此刻也好奇,黄伟光身边这女人是谁。
“温姑,这样就行了吧?”
温姑?
李承平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