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南方小村的六零日常 > 第31章 第 31 章

第31章 第 3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蛮好看的,也编的巧妙。所以?”

张红棉手指挑起李承平手里的小花篮,在食指上旋转着,摸不准李承平打的谜语,等着他揭秘。

“啧,还说是妇女队长呢!”李承平把手里的小东西放到矮凳上,转身也坐到凳子上,双手撑在身边两旁,也没急着回答张红棉的问题,转而问。

“红姐,你觉得我们良口,有什么优势吗?”

张红棉瞧着李承平这样子,按耐住心急,拉过两个竹节盘腿坐下,沉思片刻没有头绪。

“山?”

“也没错,山,到处都是山。”

张红棉猛地再瞧见手里还旋转着的那个小花篮,试探着问。

“竹子?”

李承平点点头,可不是竹子。

“这,不止良口,整个县城哪个大队不都是竹子,这算什么优势。”

张红棉不解,良口竹子多,但是也不是那么多,至少在整个县城甚至附近几个大队来说都不算特别出彩。

瓦力公社山多耕地少,但是相对应的就是林木资源丰富,主产杉木、松木、油茶、油桐,以及各种竹子,包括毛竹、撑篙竹等常用编织类竹。永县林业用地占土地面积65%以上,土改以后农民分得山林,在互助合作化中,贯彻“谁种谁有”的林业政策,大家造林护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即使到了后来初级农业合作社将林木评价入社,也没影响群众造林的积极性,全县造林最高一年达到6万亩。

人民公社时期在“要社会主义,不要钞票”的口号下全部无偿归公,当年,大批竹木被平调为柴火,供大炼钢和“万头猪场”的燃料,再到大放“竹木卫星”,日夜上山砍伐森林遭到大破坏,群众造林的积极性才下降到了冰点。

虽然现在看着村子附近几个山头还有点秃,但在延绵的山脉、高山上、深幽的山坳里,林木资源较之外省还是算丰富的。

五几年的时候,有500多人的伐木队来到了瓦力公社,当年就砍掉一株最大的松木,单株可做成127条枕木。后来成立森工站,新址就在公社门口不远,至今还在瓦力公社几个大队下林木资源丰富的生产队里流动进行砍伐工作,做成枕木、坑木、板材源源不断外运支援国家建设。

附近几个山头是被队里人砍了个遍,现在不少山坡都还是只有稀疏的杂木,剩下些才长成的都不能算成林。也就是竹子了,只要没完全破坏根系,就可以再长成新竹。

李承平家屋背的山头、对门岭西侧山坳里,以及队里其他原来成林的竹林,经过这几年的修养,也逐渐恢复不少。

这些,都是这段时间李承平跑上跑下收集得来,再加上上辈子的记忆整合得到的信息。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良口除了山,就是山,想要找一条最合适的路,就要依托这山林优势。

“现在良口的竹子不多,但是也够我们初期用了。”

李承平并不着急,要是谋划成功,竹子多少不算事。

“所以?”

张红梅心里也有了些眉目,但到底还是比不上李承平带着后世的眼光降温打击。

“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竹编做成产业呢?”

张红棉精神一振,是极,竹子在良口甚至整个公社、整个县城来说都不值钱,但是要是做成这样精致的编织品就不一样了。

张红棉毕竟是个妇女队长,不说其他的,文化水平就比其他社员要高上一截,平日里有什么政策,也是消息灵通的。

年前的六十条政策,别的不说,切实关于社员本身的一些规定早就在公社小范围内掀起了波澜,仅允许社员在不影响集体生产的情况下,可以经营农村自留地、家庭副业和开垦少量荒地这一条,就已经足够说明一些东西。

只是政策上达下听,这几年反复得多了大家都变得谨慎不少,还在观望中。

“你也知道了副业的规定?”

张红棉疑惑地问,这事还没对外公布,想到这几个月陆续传来的消息,可能性很大倒是了,没想到李承平这边消息也这么灵通。

李承平笑笑,没回答张红棉,自己一个戴帽子的,哪里有这样能探听还未公布消息的渠道啊,纯粹得了后世记忆的便宜。

但张红棉也没深究,就当是李承平默认了。

“搞副业,这……是不是还是有些冒险吧?”

张红棉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个绝佳的主意。

正常允许自留地和家庭副业,那对于农村市场来说,确实是一剂强心针。

经过前几年乱七八糟的疯魔跟风,政策的反复横跳,以前赶圩的大集早就已经不存在了 ,现在所说的赶圩都只能是去供销社瞧瞧,有点鸡蛋什么的,也是拿去那里换一些钱。当然,不排除有其他“交换”方式的私下行为,但都不能明面上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