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闻声,一同朝着饭厅走去。正中摆着一笼蟹黄汤包,薄透的面皮裹着蟹黄汤汁与鲜嫩肉馅,顶上褶皱细密精巧 ,轻咬一口,鲜香的汁水即刻在舌尖爆开。
旁边是几碟特色小菜,蜜渍小番茄,表皮微微皱起,入口即化,酸甜滋味沁人心脾;糟香鸭舌,肉质紧实弹牙,带着独特的酒糟香气;还有清爽的凉拌木耳,脆嫩爽口,每一口都“嘎吱”作响。
一旁是几碗热气腾腾的虾籽阳春面,细面浸在奶白色的骨汤里,面上铺着一层金黄虾籽,点缀着嫩绿葱花,面条爽滑劲道,汤头醇厚鲜美。
另一侧,放着几盘金黄酥脆的生煎包,底部煎至金黄,咬开后,肉馅饱满多汁,搭配香醋和辣椒油,味道堪称一绝。还有几碟精致糕点,桂花糖藕糕,藕香与桂花香交融,软糯香甜;红豆松糕,蓬松绵密,甜而不腻。
宋砚池满脸自豪,介绍道:“这蟹黄汤包,是我专门请了扬州师傅来做的,皮和馅的比例都有讲究。这生煎包,我亲自包的,味道肯定让大家满意!”
季辰卿的面前,一碗蟹黄面格外引人注目。细腻的面条上,满满地铺着一层金黄的蟹黄,浓郁的蟹香扑鼻而来。
季辰卿看了眼宋砚池,那人没什么反应专心吃着手里的粥。季辰卿自嘲的笑了,还是把面吃了。
季辰卿很喜欢吃螃蟹,从小到大,自己从没剥过,唯一一次还是给某人剥的,谁知道这人根本不能吃螃蟹。
..............
青云商会的那摞也送来了,打算盘的两人没日没夜地敲 ,无聊的四人组心照不宣地丢下他们找乐子去了。
在繁盛昌隆的扬州,城北一隅,匿藏着一方灵秀之地,这地邀月楼比起燕京的那座更胜一筹。此地自建成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才子佳人梦寐以求的瑶池仙境,其间的景色美不胜收,恍若天上宫阙。
楼底青石铺就,四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其屋檐翘角、飞甍流瓦,精细的镂空窗棂。水面泛起涟漪,锦鲤穿梭其间。而彩绸飘逸,灯笼罗列。
伴随箜篌悠扬,美人轻启舞步,她身着霞帔,长裙曳地,裙边绣以金线,祥云翻滚,每一步移动都流光溢彩,华丽异常。发髻高高挽起,装饰以珠翠,额前点翠,面施淡妆,唇红齿白,明眸善睐,顾盼生姿。
沈南初却见她有些眼熟,不待他细看,旁人便给了他答案。人群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大声呼喊着她的名字:“叶笙!叶笙!”声音此起彼伏。
比起人沈南初更在意离自己不远处的声音。两人带着面具,一人跟着人群高喊:“叶笙!叶笙!!”另一人,扯着他的衣袖,想带他离开。
“宋大人我们回去吧?事还多呢!眼瞅没多久就要过年了。”宋砚池头也不转,伸手拍拍迟雨年的肩,“安啦!已经快好了,他们自己出来找乐子不带我俩,这两天可把我累坏了,都来扬州了不想见识一下,燕京的这地方我们可进不去。”
迟雨年还是猛打退堂鼓,“长见识也没说来这种地方,怪不好意思的。”
宋砚池说:“唉,早知道该点个包间的。”
迟雨年连忙解释,“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宋砚池神秘兮兮地说,“跟你讲个旁人不知道的事,别到处传啊。”
迟雨年一脸好奇,追问道,“是什么??!”
“叶笙的主子,邀月楼的主人。”
齐逍远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宋砚池随意回道,“问题哪那么多,当个乐子听就行了。”
迟雨年愣愣的摇头,“我,我没说话。”
宋砚池也愣住了,两人呆呆地转头.沈南初和齐逍远就站在他们身后。
“???!!!!。。。”
宋砚池率先开口,“我们累了,出来溜达一圈,见这人多,也跟进来凑凑热闹。”
“啊?!”
宋砚池用脚踢了踢迟雨年的靴子,迟雨年反应过来忙答,“啊,对,对,就是这样,我们也才来。”
齐逍远说:“…你刚刚说知道什么?”
宋砚池解释道,“那人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只是没几个人见过,我之前还在燕京时,见二公子经常去那,身边还时不时有个人,见多了,也就眼熟了。”
“二公子私下要见谁?你怎么知道的。”三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宋砚池。
“想什么啊?我是那种人吗?”三人又一副你就是的眼神。
“…,诽谤,赤裸裸的诽谤,证据,我要证据,你们这是对我人格的污蔑。”
迟雨年弱弱的说:“你不觉得,朱大哥每次都很警惕你吗?尤其是你离二公子近的时候。”
“……”宋砚池嘴角微动 ,“我,那真的是巧合,我住的那条街,离邀月楼后门有些近。”
“貌似也没什么事,怎么就不可言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