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下花屁股上未结小果的花朵——外婆说花屁股后有一粒小果的是雌花,那小花败了后便会结出南瓜来,花屁股后什么都没有的就是雄花,雄花败了就是败了,什么都没有,因此正好摘了做菜。
走入杂草丛中,弯下腰来仔细寻找着雄花,很快就采满了一兜。
没有浪费很多时间,赵悬折返家中。
先燃上炭,接着勺一瓢子水放入脸盆中开始清洗花朵,南瓜花芯里有时候会有小虫子,因此她洗得很认真。等她洗好了花,那边炉子里的炭也差不多全都红透了。
——虽然通了电,但她没有使用电能来煮饭。这老旧的村子,大家都习惯用灶生火做饭,村子找不到电磁炉,连平底锅都是稀罕物。电饭煲倒是有几个,但都暴露在空气中多年未用,已经被虫鼠污染,用了反而不干净。至于其他厨房电器,比如破壁机电饼铛之类的更是没有。
所以到头来,他们还是依照旧习惯来做饭。
用柴火或者用炭虽然麻烦,但人就是这样一种适应性很强的生物,一切都抵不过一句:反正已经习惯。
把南瓜花放入小平底锅中稍稍炒软,赵悬又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大碗来,面粉在上次去太平镇时还余下一些来,她没有将这点面粉放进储藏室,而是随手放进了厨房的柜子里,现在全全倒了出来,倒入刚才炒得半熟的南瓜花,再加上一些盐和一点葱末,最后倒上点水,做成了面糊糊。
平底锅刷上油,倒入一大勺面糊,南瓜花饼很快就凝固成型,白色的面饼中夹杂着黄色的花朵和绿色的葱末,很是漂亮。
不需要太着急出锅,左右再多煎一会儿,让两面都煎得金黄脆香,会更加好吃。
460坐在她旁边,眼巴巴地看着。
“再等等,不会忘了你的。”赵悬对460说道。
煎饼是个很有意思的活儿,它不像炒菜那样油水四溅,又不像煲汤那样需要长时间等待,一个小饼一个小饼地煎着,火不需要太高,煎着也不需要动什么脑筋,倒是看着它从面糊变成饼子还挺有趣。
她撕下一块南瓜花饼的一角尝了尝,外表很脆,里头是柔软的面粉,再一咬,还可以吃到南瓜花有些劲道的植物脉络,有些咸,又有些甜。
她很满意第一次尝试就可以煎出如此好吃的饼。
分了两块到460的食盆里,剩下的她装入一个大铁碗中,盖上盖子用布包包好,她想了想,又多带了一壶茶外加两个杯子。
返回厂房时赵悬看见路安正对着炉门发呆,见她来了他下意识地笑了笑。
“我今天煎了饼,你快尝尝。”赵悬说着在他身边坐下,解开包袱露出里头黄色大铁碗。
揭开盖子,里头是一沓金黄的饼。
路安取了一块尝了尝。
赵悬满眼探寻地问:“好吃吗?”
路安点头:“这里面加了什么?”
“南瓜花。”
路安似乎被打开了新世界:“南瓜花可以吃吗?”
“可以呀,我小时候常常吃的。除了烙饼,还可以炒来吃,炸来吃。我外婆以前经常炸着给我做零食吃。”赵悬咋咋嘴,很是向往。
他们的油用得向来节约,油炸食品很久都没有吃过了。
“等收了花生我们有了油后也可以炸来吃。”路安似在安慰。
吃完了这顿简单的晚饭,他们的注意力又回到了烘干炉上——两个小时过去了,路安停了火,等炉子稍凉,将几朵蘑菇拿了出来。
蘑菇已经缩水,外表开始起皱,但是掰开一看,里头还是湿润的。
果然,两个小时是太过保守的时间,于是他们将时间调整为四小时。
赵悬特意挑了个头相对适中的蘑菇,这一次的尝试如果成功,就以这几朵蘑菇为标准,大些的可以适当加时间,小些的适当减时间。
这一晃一天时间已经过去,他们一天中一共试验了三炉,在夜里九点多最后一次出炉时,二人手捏着散发着木香的蘑菇干时,终于满意了。
成品因为是试验性质所以量并不多,她和路安决定明天一早正式开始烘菇。今天得到的菇干不多,但烧成了许多炭。将炭装进竹子编成了四方筐子里,路安背着炭,赵悬拿着手电在前头照着路。
他们很少这样晚归,往往天彻底黑了便睡了。即便通了电,为了安全这时候回家也是头一次。
460比他们早些到家,正守着家门,见一道明晃晃的光线从远处照来,它先吠了两声,然后闻出了主人的味道,便兴奋地摇着尾巴迎上去。
赵悬摸了摸狗子的头,先是为路安撑着门,等路安进来后,插销一上,将门锁妥当。
天上的星子随着夏日临近渐渐多起来,往日在城市里觉得星光并不亮,现在身处全黑的乡村,偶一抬头,才发现原来这漫天星辰竟是这样璀璨。
某个黑暗的角落里,偶有猫头鹰“咕”的一声叫传来。
二人随便洗了把脸,相拥着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