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虽然是盐场营地的产业,但盐场并不参与买卖,他们会派人管理集市的进出和安全,在集市的围墙上都站着他们的人,揣着枪,穿着防弹衣,外罩着隔离服。
老刀对此看得很淡:“谁知道那些枪里现在还有没有子弹。”
工业都停了,子弹自然不再生产了。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那些能自制弹药的土枪更得他们的心。
进入集市前还需要一个为期三天的隔离期,所以一般到集市交换的货物都不是什么鲜货,那些海鱼和保质期很短的一些果蔬是不会带进集市交易的,但干货有很多。
在这里,他们所带的货物都会经过很详细的检验,衣服也要脱掉检查,就怕他们将货物夹带在身体里,之后根据所带货物的重量,管理者会抽走十分之一的货物,再之后他们就可以正式进入集市了。
期间盐场的武装队伍都是远远地看着,谁都不知道大疾病会不会爆发在这里,所以盐场营地的管理者从来没有出现在集市,他们的队伍和负责集市事务的管事每九个月轮换一次班——没有错,确实是九个月,九个月后他们再隔离三个月才能回到那个作为营地的大邮轮上,这个营地用为期一年的超长轮班制来保证轮船上的人员安全。
以盐场为中点,划出了一块非常大的土地作为盐场营地的领土,一般人是进不去的,盐场营地的收成大部分来自于集市买卖的抽成,可以说这个营地是非常富足的。
集市里很热闹,就是味道不太好——进入这里的条件很苛刻,所以很多人选择在里头一待就是很多天,吃喝都在里头,综合下来集市的卫生情况堪忧,这多少劝退了一些爱干净的幸存者。
据说盐场营地的工程师正在解决这里的厕所问题,实际上集市的生活系统已经完善得很好了:集市里是有地方可以取到净水的,每个人每天都有限定的免费额度,超过了就要拿东西换,也有地方可以住,也要拿东西换。
里头还有一些长期被租下来的店铺,同样需要缴纳货物给盐场营地。
盐场营地自家贩卖的海盐就堆在集市最显眼的高处,盐的品质和末世前差不多,价格不贵,甚至可以说是亲民。那里有营地成员称量贩卖,没有重量限制,只要你能带走,买多少都行。
路安觉得这个营地首领很聪明,先用盐吸引大量幸存者前往,不要说收取一成税的利润,就是贩卖这里商铺位,以及食宿的收益都是不菲的。
并且这个营地确实很好地维护了集市的稳定——在路安他们隔离的那三天里,身带的所有东西都会被记录了下来,只要你进入集市,就有人保证你的安全,强买强卖在这里可以申请仲裁,杀人越货就更不可能发生了,并且集市以外的一大片区域都有武装小队进行巡逻,以防有人守在集市附近,做着打劫的勾当。
可以说,这个省内最大的交易集市,是一个管理严明的法内之地。
所以越来越多的幸存者来这里换取物资 ,特别是三五成群、两两成对的幸存者们,他们人数少,有的可能还是老弱妇孺,来这里交易,虽然舍去一成,但起码可以保证自己换到想要的东西。
老刀和路安进入这里时是带着所有物资的,三轮作为载具不会被抽成,一些用来生活的锅碗瓢盆也不会动,但如果衣服带的数量多就会被抽走十分之一,赵悬给他们准备的食物是可以支撑一个往返的,所以罐罐鸡肉等食物也被收去一些,接着是真正的货物——他们带来的干货会被详细登册,如果他们被强卖或是被偷,这都是一个凭证,然后依旧被抽走十分之一,还是质量好的那十分之一。
老刀对这个集市可就太熟悉了,他这些年为了寻找猪猪,铆足劲往人多的地方钻,这个集市他也待了很久,就是为了收集消息。
在这里他也有熟人:一个固定商铺的老板,还有几个经常出入集市的零售商人。
老刀没有领着路安去买盐,而是带着他先在集市里转了转。
集市很大,毕竟是圈了一个海滨城市的一角,不远的围墙外还有机器的轰鸣声传来,据说是要扩大集市的面积,正在造围墙呢。
真是厉害啊,路安在心里这样想,当他和赵悬还在为去那里寻找汽油而苦恼时,这边已经进行到用大型机械搞建筑了。
集市里还留有很多高楼,路线很复杂,所以进入集市时可以收到一张地图,上头标有货物分区,最大一部分是食品区,有各种粮食、肉干、鱼干、菜干还有一些新鲜水果,当然在冬季新鲜水果会少一点,但果干和自制的罐头有不少,另外还有末世前的压缩饼干、军用罐头、奶粉、糖果之类的工业商品,自制的糕点也不少,比如云片糕,虽然是自制的,但可以放很久,这些东西卖得就比较贵了。
和食品区紧挨着的是调料区,很多都是自己制作的,有酱油、麻油、辣椒酱等,这个片区打扫得很干净,走进这里还有一股香料味 。
很多人都是在空地上地摆摊的,他们一般会带个木板,上头用炭笔写着自己想要换取的东西,也有长期租在这里的门店,体量很大,这种门店的客人一般都是一些营地的采购,所购都是给整个营地使用的大批量物资。
老刀的老板朋友带着他两一起逛集市,老板熟知这里的物价,还擅长讲价。
集市里卖山货的也不少,也有卖各种菇干笋干的,但红菇值钱,也好卖。他们先在食品区晃荡了很久,粮食他们是不缺的,路安用笋干和别人换了很多海带干和紫菜干,这些海边随取的食物在这里卖得很便宜,价格和盐差不多。又换了一些干贝和干蛏子,这些东西可以作为增鲜的味精。
路过肉干区的时候路安看见许多香肠、板鸭和老鼠干,以及种类丰富的鱼干,老板朋友说这里缺山珍,如果他们在山里打到山麂竹鼠之类的野味,可以风干了来这里卖,如果运气好,一些营地的采购看上了说不定可以交换到更珍贵的物资。
除了食品区,还有生活用品区,这一块地方也很大,各种被褥衣服鞋袜都有,还有手工制作的产品:竹制品、陶瓷制品等等等等,末世前的工业产品也可以在这里见到很多,塑料产品应有尽有,还有一些小家电和家具,甚至还有自行车和电动车,其中手摇式和太阳能的手电筒是最受欢迎的,售价也高。也有卖珠宝首饰的,不过这东西的价格已经和衣服差不多了。
各种农作物的种子也被安排在了这个区,不过来这里换种子的人不多,现在的人都自留种子种庄稼了,从这里买种子一是不知道种子的品类好坏,二是这里卖得贵。
这片区域对路安吸引力也不大,倒是老刀走到武器防具区时特地放慢了脚步——这里的东西也是路安想象不到的齐全,有枪、弹药、各种武器,连防爆盾和防弹衣都有,路安甚至还看到一个家伙在这里卖……电动车头盔?
现在这也算防具了?
老刀拿出了逛街的架势,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后来他停在一个卖小型武器的摊位前,拿起一柄指虎来,左右翻看了很久,似乎很喜欢,一问价格,令人窒息,老刀放下指虎就走。
再剩下的区域就是药品区,这个地方很小,多数是长期开着的铺子,也有人在这里摆摊,卖一些草药和自制的药膏药粉。药品的价格奇贵,并且也不和普通的东西交换,就连小摊贩卖得草药也很高,他们都有很明确的目标,一般是换取其他药品,或者是弹药。
路安所带来的东西似乎在这里销不出去,他想带一些退烧药和抗生素回去,可惜这里的商贩都不同意和他们换。
集市里是没有货币的,也不能强买强卖,路安和老刀只能在老板朋友的劝说下先离开。
在熟人的帮助下,他们购置了许多物资,路安带来的东西还是很受欢迎的,他们的要价不高,一直在集市做生意的精明商人很快就收购了他们的货,看样子是准备转手卖的,剩下了一些干货也不着急,老刀的商人朋友说剩下的可以卖给他,他用一些芒果干来换,也算是尽到一点地主之谊了。
最后路安和老刀去购买了两百斤海盐,这“公家”产的盐还有模有样的用塑料袋子装着的,十斤一袋,老刀和路安一共拿走了二十袋。
这海盐有点像这个集市给众人的一点“购物优惠”,价格不贵,拿什么东西来换都行。
他两花了好几天才换完手中所有货物——老刀的商人朋友很仗义,他让路安把货放在自己铺子里代卖,路安和老刀则出去逛,看见想要的东西就和人谈,谈妥了就到铺子里来换。
集市里用水是免费的,吃食可以买,但大多数人都自带食物。睡可以睡在集市专门准备的“旅舍”里,那里有人会帮忙照看货物,但要收费,所以一般人都睡在自己的摊位上,海边晚上温度不算低,就是风大,穿厚点,罩住头脸也勉强能睡。
临行前的最后一晚路安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他有些想赵悬了,不知道她现在在干什么?大概是睡着了吧,家里的活儿都交给她一个人干,她每天肯定很累的。460会不会真的460了自己的嘱托,丢下赵悬一个人,自己又去往哪个山野里几天不归呢?
路安很想念赵悬,却不想在这时候回家。
——他还想换一些药品回来,他现在没有一点货物了,之前都换不到药品,现在更换不到,但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又翻了一个身,正好面朝老刀的方向,此刻他们两人正窝在一个帐篷里睡觉。
路安转过去,正巧看见一双牛一样的大眼睛。
他被吓了一跳:“你张飞啊!”
老刀撇撇嘴,甚是不屑的模样:“你说我们明天都要走了,你心里那破事还藏着不说吗?有什么事和老哥哥说,老哥哥和你一起解决啊……”
……
次日,路安和老刀并没有离开。
路安扛着一个木牌子来到药品区,找了个地方站定,然后高举着手中的牌子,牌子上写着两个大字:修车。
这世道能卖药品的人非富即贵,他们中指定有人能搞到汽油,有汽油,他们就能开车,有车,就说明会有故障。
有市场巡逻员路过这里,他两就赶紧收了牌子,做出一副过路人的模样。
终于,一家药店的老板走过来,问:“电瓶车你能修吗?”
路安想了想说:“你把它带到这里来,我先看看。”
那人又问:“价格怎么算?”
“用药品换,换多少要看你那车的破损程度。”
那人笑了笑,说:“那车坏到什么程度还不是看你一张嘴?”
路安也笑了笑:“那你也可以去找个随你开价的修车工的。”
药店老板没想到这个看着漂亮又憨气的小伙子竟然是个欠的,他脸有愠色,正要发火,就见这傻小子边上那个魁梧如山的壮汉朝自己咧嘴笑了笑,他脸边上的刀疤和那一口白牙异常闪亮。
药店老板愣了愣。
路安摁下了壮汉,又有一脸憨憨地对老板说:“这位大哥你放心,我要价不会太高的,这集市里不是还有卖车的嘛,我要价再贵,也不会贵过一辆车是吧?我就收个手工费,你拿几粒抗生素换就行,你看我们都在集市里,谁都骗不过谁,你要嫌价高,可以谈的嘛……我看你也是位大老板了,我相信你这生意一定是你用诚信挣出来的……”
最终老板还是将坏了的电动车带了进来,他说他年轻时喜欢开着这辆小电驴,后头载着老婆,前头站着儿子,一家三口开开心心地去海边兜风……如今家没了,只剩下这辆破车子了。他说这两天车子只要在有电的状态下报警器就响个不停,根本开不了,但这种本身在末世前质量就不行的电瓶车是不能长期闲置的,不充电,里头的电瓶就坏了,电瓶坏了这车也就彻底开不了了。
路安叮叮咣咣了一下午,修好了车。
老板还是挺感激的,给了路安两粒布洛芬。
拿到药后老刀悄悄凑到路安耳边,夸他:“行啊你小子,跟咱们以前营地的那个老江没白学啊!”
路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压低声音说,“就是感应器里漏水了,擦干净里头的水就行,两分钟的事,难办的是还要装模作样地修一下午。”
——他的表情动作一如既往,透露着一股老实巴交的气息。
之后局面打开,路安又修了一辆电瓶车和一辆自行车,都是遗物,纪念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再后来,他两的猫腻被城墙上的看守发现了,两人被提溜出了集市,押入了盐场营地——给营地修车。
盐场营地本来是有一个修车师傅的,一个月前出意外人没了,营地一时间找不到修车师傅,路安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
这个营地每日的货物往来极多,没有车肯定是不行的,他们甚至有一个车队。
大问题的车路安修不了,没有替换的零件,但小问题他检查出了不少,这和他曾今在营地里干得活儿差不多。他脑子聪明,又是工科毕业,小时候在小叔的修理店玩耍时就看会了一些,末世后又跟那个修了一辈子车的老江学全了本事,路安是个聪明人,学得快,还能举一反三。他不仅修好了几辆车,顺道还帮着修理了一些问题不大的小家电。
十几天下来,路安换到了很多自己想要的珍贵药品。
他谢绝了营地留他下来的好意,带着满满两车换来的物资,终于和老刀启程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