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的小黄也叫了一声。
赵悬就见一条黑影略过,460风一样窜出来,朝小黄扑过去,两只狗登时打闹起来。
与小黄打完招呼,460就扭过身来,朝赵悬的方向跳,似乎是在向赵悬介绍自己的朋友。
“嗨……”赵悬以人类的方式向小黄打招呼 。
小黄的尾巴摇得更起劲了。
“进来吧!”赵悬侧过身,让两条狗进门。
460拱着有些踌躇的小黄,硬是拱着它进门。
这时候灶上的饭已经焖好了,赵悬熄了火,用锅铲朝锅底一铲,一翻,底下油汪汪的杂菜就被翻了上来,豆干丁、腊肉丁、笋丁、蒜苗丝这些杂菜裹挟着白米饭这么一翻拌,油渗入了已经热透了的米饭里头,夹杂出一股子朴实的饭香味。
赵悬往460的食盆里装了好大一碗豆干笋丁杂米饭。一直以来都是他们吃啥460吃啥,但是赵悬还是会稍微注意一下460的食谱,比如她会将460饭中的蒜苗丝和多盐的腊肉都给挑出来,因为今天有460的朋友到访,所以赵悬又添上好几块特别为460晒制的无盐肉干。
当满满一大盆的食物摆在小黄面前时,赵悬看见了小黄的眼里的震惊。
460在它身边蹦来跳去,示意它赶紧吃。
小黄看了一眼赵悬,又看了一眼460,犹豫了一会儿,就埋下头去大吃特吃了。
460没有和它一块吃,而是等小黄差不多吃饱了,再吃它剩下的。
小黄很乖,吃饱了也不走开,就紧紧挨着460,赵悬看到它即使有朋友在身边,还是竖着耳朵,亮着爪子,一副警惕周围的模样。
赵悬也不是傻子,不会贸然去摸小黄,在这两个孩子吃饭时,她都是远远地看着。
倒是见了这只小狗后,赵悬终于确定自从搬到这里后、460经常夜不归宿的原因了。
——原来它真的交到了朋友!
她很为460高兴,这些野生狗的警惕性很强,她和路安在村子里生活了一年也没有发现它,也是与460混熟了一年后,狗朋友才敢上门拜访。
小黄和460吃饱后,两只狗就从院墙狗洞里钻出去玩了。
赵悬想这孩子估计晚上也不会回来了。
路安回来后,两人围着小桌子吃饭,他们一人一大碗豆干笋丁杂米饭,赵悬一边吃着豆香味十足的饭,一边给路安讲述了前头发生的事情。
两个人一番感慨,颇有一种孩子长大了,竟然都能自己交朋友的欣慰感。
再后来,又有几只不同的小狗来拜访460,有时是小黄带着其他小狗来,有时是其他小狗不请自来,少时一只,多时三只,来访的频率并不是很高,都是460在家的时候来,并且它们都像约好似的,静静等在大院外,得到赵悬和路安的许可后,它们从正门进来。
赵悬和路安会为它们提供一份饭,它们也不乱叫唤,也不乱跑,吃饱后自己就从狗洞离开。
再后来姚家人知道了这件事情,姚远想从汪汪队里头挑一条小狗看门户,但奇怪的是姚家人一接近,汪汪队就跑得老远。
路安说这些野生的土狗们都是亚成年的狗,已经有了三观,它们习惯了野外的生活,应该再不会回到人类世界里来了。
狗狗很喜欢这些狗们,难得有一次他碰见了来吃饭的汪汪队,远远地跟着它们走了很久。
汪汪队们虽然不愿意跟姚家人回家,但是也知道姚家人不是坏人,就任由狗狗跟着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略过460的这个小插曲,路安和赵悬又迎来了一波小农闲时刻。
天气转暖后,山野间的声音就渐渐多了起来,鸟鸣和蛙声在日夜间交替出现着,就连一些无主的荒水田,也在一场小雨后发出无规律的“咕噜”声,那是藏在湿泥巴底下的泥鳅和黄鳝吐出的泡泡声。
泥鳅、黄鳝、螺蛳还有一些溪流里的小河虾小鱼丁从来都不缺的,甚至在前年深秋赵悬他们来到这里时,这里满田都是最肥美的大田螺,只可惜这些东西需要用油去炒,光用水煮的话就带着一股子泥腥味,那时饿得快死的两人曾到田里捡过一大筐田螺,用水久煮后就吃,那顿饭两人吃得都很沉默,再后来,即使田螺再是大得扎眼,赵悬和路安都视而不见,他们宁愿去水塘边,冒着烂脚的风险去挖芋头吃,都没有碰田螺、泥鳅之类的食物了。
田螺和泥鳅到秋天才是最肥美的时候,赵悬现在并不打算吃。她和路安也从来没有去捉过黄鳝,这东西太像蛇了,他们根本分不清自己看见荒水田里头伸出的头,是蛇头还是黄鳝头。
今年春天时,路安和姚远有空了,会约着去小溪边捞一些小鱼小虾吃,捞这些不需要什么技巧,带上簸箕在小溪的最窄处一卡,小鱼小虾的去处被截断,就都留在了簸箕里。
这些鱼虾都小的可怜,还没有赵悬的指头大,有的小虾甚至还是透明的,烹饪它们需要去焙,或者煸,反正就是需要很多油,其结果是味道也不错,做咸些又香又脆,可用在早上用来配稠白粥。
他们所在的村子周边没有大湖或者大河,所以要吃大些的鱼得到更远的地方去钓。
今年他们的日子好过了不少,赵悬的嘴巴也被养刁了,春天时小鱼小虾小河螺吃多了,就想换点口味,吃点大鱼。
他们两决定去溪尾村旁的一处小水库里去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