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尔没想到这么快就等来了猫头鹰,就在她回到沃土原的第三天。虽然不知道信封上所写的“戈德里克山谷”在哪里,但显然猫头鹰也不需要认字。
她小心翼翼地避开正在备课的布兰登小姐——没了金主太太的束缚,她似乎准备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教育盖尔。
“亲爱的纳什小姐:
我很想您!
阿不思告诉我您回到了沃土原,我就迫不及待地请他帮我代写一封信。感谢您的出手相助,否则我会变得很悲惨,很可怕——这是爸爸妈妈说的,其实我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要是您也能来戈德里克山谷就好了,这里没有像您这样的同龄人,我感到非常寂寞,怀念和您一起玩耍的日子。
请将回信绑在风铃草(就是这只猫头鹰)的爪子上。
口述:A·D
执笔:A·D”
他们就这么确定她一定是个巫师?凭什么?凭……凭那块石头?那个大坑?
盖尔提笔回了一封信——拜伦敦之行所赐,她的读写能力有了稳步提高——重点着落在猫头鹰上。
“太奇妙了,阿利安娜,你家是为马戏团工作的驯兽师吗?”她写道,虽然字还是很难看,完全没办法和年轻的阿不思·邓布利多相比,“我也想训练一只为我送信的鸟儿,或许信鸽怎么样?邮差实在是太慢了!”
这家人莫名其妙地觉得她是女巫从而肆无忌惮地向她漏底,她却不得不装傻充愣。应付那个普林斯家的男孩足以令她头大,早知道就不脑子一热、写那张纸条了——她的手总比脑子快。
盖尔去邓布利多家的旧址采了一束紫色的野菊花,拿纸紧紧裹成一卷,随回信一起寄往戈德里克山谷。
没办法,在她家帮厨的杰克逊大婶,做甜品的水平实在是……送不出手。
“盖尔!”布兰登小姐远远叫她,手里拿着她的草帽和小阳伞,“站在窗边做什么,我们出去转转?您也想出去了吧?”
经历过纳什夫人的丧事,师生二人都对彼此大为改观。在盖尔眼里,简妮·布兰登无疑是她遇到过的所有成年人里的道德巅峰,她完全可以苛待她、克扣她的津贴为自己攒嫁妆,但是她没有,甚至在盖尔前途未卜时,仍竭尽全力为她争取——算上穿越前,她两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遇见了布兰登小姐。
“在回程的火车上,您说过咱们不能坐吃山空。”布兰登小姐甚至已经提前租好了马车,“隔壁镇上开了一家纺织厂,我和工厂主约好了,咱们今天去看看?”
“您想投资?”盖尔立即问。
故去的纳什夫人实在是一位不落俗套的艺术从业者。她对于债务管理很有一套,远比茶花女更擅长规划自己的人生,除了现金与折价卖掉的精美收藏之外,沃土原的别墅是她拨款盖的,考文特花园附近的私邸竟然也在她名下——当然,谁都没想到这一点,所有人都以为那是她租的,是以签赡养协议时,这栋房子被悄悄地抽了出来,布兰登小姐随即将它长租了出去。
靠津贴,顶多也就饿不死;想要活得更好,还是得靠手里这笔钱。
“事实上我并不看好。”布兰登小姐摇摇头,“本地的畜牧业并不足以支撑起这样一家工厂,哦,说畜牧业实在是太夸张了,大家伙只是随便养养,不是吗?”
“那等他干不下去了,我们就可以低价收购他的厂房和设备,卖掉后干点儿别的?”
布兰登小姐微微一笑,捏了捏她的手,没再说话。
虽然被资方看衰,但纺织厂还是招揽了不少工人——毕竟机器取代了许多劳动力,这年头,人比岗位多,能干一天算一天。
“一个人要照看八台机器。”工厂主带领她们参观,“很忙,忙不过来,一不留神就会——”
“啊——”盖尔觉得有什么东西扯住她的袖子,整个人随即被一股大力扯往高处,眨眼间她就能俯视布兰登小姐的固定帽子的发针!
“天啊,小姐!”工厂主大惊失色,“请您不要乱动,这十分危险!”
“如果您能早说就好了!”布兰登小姐恶狠狠地说,“快关掉它呀,快点啊!”
但这是一家新的工厂,新的厂主,新的织工和新的机器,他们需要磨合,需要规章,需要训练。但金钱正紧着招手,它不会留出充足的时间,所有的时间都应该被用来赚钱。
“嗵”的一声,车间里所有的织机忽然都停止了运转,盖尔还没反应过来,就感觉胳膊上一松,那条勾住她的皮带整整齐齐地断成了两截,恰好就断在勾住她的位置。
她哇哇大叫着摔了下来,顺便压坏了织机上的布。
投资的事自然是黄了,布兰登小姐带她回去沃土原找医生,趁机数落了她一路,盖尔被骂得不敢抬头。
“算了,您本来就是个活泼好动、不服管教的孩子。”布兰登小姐吁了一口气,“如果我们买下这间工厂,您打算用来做什么呢?”
“我不知道。”盖尔摇摇头,“我对工业与商业一窍不通,我只知道,我们要做农产品,无论是罐头还是什么。”
“为什么?”
“因为战争财最赚了。”盖尔轻声道,“军工我们又插不上手,不是吗?”
布兰登小姐正将她抱下马车,闻言手一哆嗦,差点儿把她摔着。
“您真的是……”她摇摇头,“什么话都敢说。”
“我说错了吗?”盖尔反问,“留给战争贩子的时间不多了,对于尚未发家的商人来说,更是如此。”
布兰登小姐默默无言。直到她们从医生住宅离开、踏上回家的路时,她才叹息了一声:“失去纳什夫人或许是您的不幸,盖尔,但对于我来说,却是我的幸运。”
“那我们算是达成一致了吗?”盖尔似模似样地伸出右手,“您有才华,也有野心,只是缺少机会,全社会的女性都是如此。我来给您这个机会,希望您以后也能给更多女性一个机会。”
简妮·布兰登的眼睛里满是泪水,她颤抖着握住盖尔的手,继而将她整个搂进怀里。
“我不会辜负您的,盖尔,我不会辜负……我们。”她低声啜泣着,紧紧地贴着她的脸。
“那么现在,我想请您写一封信。”盖尔为家庭教师擦去泪水,图穷匕见,“我不知道收件人的姓名和地址,我只知道是在美国,或许是底特律,或许是芝加哥,或许是其他工业城市,但那里有一家制造拖拉机的公司?研究所?或者是个人……无所谓,但一定有这样一个所在,我希望您能用赚来的钱资助这项研究。”
“美国?为什么?”简妮·布兰登一愣。
“因为美国地方更大,地势更平,更适合大规模机械化农田作业。”盖尔竭力回忆着高中地理课本上的内容,“我想您一定注意到了,机器提高了效率,但农民并不能从中获益,反而为农产品工厂的产能而疲于奔命。一旦战争爆发,青壮劳动力走上战场,被留下的人不能饿死。”
留给科研人员的时间也不多了。如果她想截取坦克的图纸——如果她能的话。虽然她不知道,她的祖国此时此刻有没有那个能力制造得出来。
“这是好事,我答应您。”布兰登小姐向她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