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带着灵泉回村种药 > 第2章 松茶

第2章 松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乌桃摇了摇头,有意提醒:“是豹猫和亚洲金猫。”

本地人普遍没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概念,她刚回村的时候还听说有人专门上山捕杀穿山甲,只不过她人轻言微,说的话不会有人听,还会觉得她多事。

今天这行人肯定不是随便看看风景那么简单,她也说不上为什么,就直觉眼前这个人会明白她的话外之音。

“夏主任,怎么没听你讲过乌家庄还有豹猫和亚洲金猫。”那人果然去问乌夏林,她语气淡淡的,看不出喜怒,但总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乌夏林还不知道豹猫和金猫是什么玩意儿,一脸懵,半天才反应过来,急忙解释:“以前是有这东西,可已经好多年没见过了。”

“既然这位姑娘说有,那多半就是真的,金猫和豹猫都是国家保护动物,尤其是金猫,属于一级保护动物,你们村委要格外重视,一个是要跟村民及时普法,严禁捕杀、饲养,二是要提醒村民不要随意进山,谨防被伤到。”

“是是是,我回去之后一定广播通知村民,将您的话落实到位!”

知道深处有危险,众人就没有继续往前,也幸好有熟悉情况的人带路,要不靠乌夏林这个只会拍马屁的,还不知道进山会碰见什么。

那人笑着冲乌桃伸出手,“我叫张清让。”

象征性地握了握,“乌桃。”

“这里叫乌家庄,所以你们整个村的人都姓乌?”

“大部分是。”

“你几时回村的?没回来之前在哪里工作?”看乌桃不像是常年生活在村里的人,故有此一问。

“去年,北京。”

“怎么突然就想回老家了?”

“建设家乡。”非常有格局的回答,对方应该喜欢听。

张清让笑了笑,“不错,你这个想法很值得鼓励。”

进山后就开始四处乱窜的一只耳忽然跑过来,兴奋地拽着乌桃的裤脚往老茶籽树那边走。

众人好奇,也跟着一道过去,就看到茶籽树底下、松针盖住的地方有三丛脸盆那么大的鸡枞菌,已经被扒开了一点,看样子应该是一只耳用爪子弄的。

“哟嗬!这么大的鸡枞菌可少见。”

“还是深颜色的,在这都能闻到香味。”

他们顾忌着身份就没有上去摘,乌桃可没想那么多,全捡了放进斗笠帽中,还因为帽子不够大,余下几朵没地方放。

张清主动伸手,“我帮你拿。”

乌桃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剩下的几朵递了过去,“谢了。”

一行人在靠近深山的地带转了两三个小时,除了对乌桃种的草药感兴趣,还问了她很多问题。

比如山里都有哪些树种、草本、花卉,常见的野生草药和野生动物又有哪些。

“以前大部分都是马尾松,早年又流行起种桉树,不过这两三年水源污染严重,桉树也被砍了不少,现在村里人又开始买松树苗回来种了。跟马尾松并列的就是荔枝树,只是近些年荔枝贱价,加上采摘辛苦,村里人已经很少再去精心护理它们了,就随便长,有果了就摘去卖,没有就没有。”

乌桃又指了指刚才那棵老茶籽树,继续说道:“数量排第三的就是茶籽树,茶籽油在我们本地很受欢迎,价格也高,一般都在60~120一斤,茶籽饼还能留着喂猪,所以村里人都很乐意种它们。像枫树、梧桐这些,山上也有不少,不常见但在深处一些的地方也会有柚木、蚬木、白木香、桢楠,我能认出来的就这些,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张清让一边听一边点头,还吩咐随行的另外一个人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

“草药就更多了,像金银花、淡竹叶、金钱草、穿心莲、鸡血藤这些都很常见,海拔再高一点的地方还会有野生石斛,我小时候还在深山里摘过两朵灵芝。”

这个事情乌夏林都知道,当年因为乌桃找到的两朵灵芝,还掀起了村民进山找灵芝的热潮。

“没想到这里物产如此丰富。”张清让看了看手中的鸡枞菌。

“是挺丰富的。”

乌桃接了一句,突然,她的眼角余光捕捉到一抹青色在动,她猛地用力将张清让扯到一边,再用手中的小竹竿往灌木丛中一挥,一条足有婴儿手臂那么粗的竹叶青就落在地上,它立马升起头颅对着张清让嘶嘶吐信子。

一只耳炸开了全身的毛,龇牙咧嘴,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威胁声。

其他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得不轻,齐齐惊喊:“张部长!”

张清让皱了皱眉头,“没事。”

乌桃在旁指挥,“不用太害怕,慢慢往后退,它不会主动攻击人的。”

她也懊恼,居然忘了这片灌木丛是竹叶青的领地,没有提醒张清让等人不要靠近这里,这是她的错。

张清让倒不至于被一条竹叶青吓到,不过还是听话地往后退,和其他人一起站在安全地带看着乌桃用竹竿把竹叶青赶回灌木丛。

“这就行了?它不会再从别的地方冒出来咬我们吧?”出声的是乌夏林,他觉得蛇这种东西还是直接打死比较好,留着始终是祸害。

其他人虽然碍于身份没有直接说,但心里多少都这样认为。

只有张清让看向乌桃,见她没有要解释的意思,便笑着说道:“我以前在别的地方听过一个关于竹叶青的迷信传说,说是在野外碰见竹叶青,千万不要伤害它们,更不能打死,要不然它们晚上会去这个人的家里报仇。”

乌夏林的脸色有点发白,“这这这……”

现在可是在山里,讲这种吓人的鬼故事不太好吧。

“天不早了,我们在山里也待了三四个小时,该回去了,”乌桃抬头从树缝中看了看天,对众人说道,“山里随处都有危险,避开灌木和杂草横生的地方,注意看脚下和四周,我们要赶在暴雨来临前下山。”

“要下暴雨了?可天气预报没说今天会有雨啊。”有人提出疑问。

乌桃拿着竹竿、带着一只耳在前面开路,“天气预报在我们这里不管用。”

六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谁又能说得准。

张清让快步跟上她,“刚才谢谢你了。”

“不用客气,既然是我带你们进山的,当然就要保障你们所有人的安全,快走吧,暴雨马上就要来了。”

“你怎么知道要下暴雨?”

“空气,暴雨前的空气都非常清新、湿润,”乌桃转头看张清让,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沉着许多让人难以捉摸的东西,“还有山里人的直觉,很准。”

紧赶慢赶,还是没能在暴雨来临前赶到山脚停车的地方,再说现在开车走山路也很危险,乌桃只能先把众人带回自己家,等雨停了再走。

天边电闪雷鸣,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珠噼里啪啦打在瓦片上。

家里突然来了这么多客人,而且个个都穿着体面,又都是乌夏林陪着的,李水琴不敢怠慢,特意把那套晚清时期的青花瓷茶具拿了出来。

众人坐在正厅的回廊上,看雨水从中间的天井落入、汇聚,再从底下的口子流出去,正感新奇,忽然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我们家只有粗茶,要是有招待不周的地方,你们多担待啊。”别看李水琴只是一个农村妇女,但该懂的礼数一点没落,她热情招呼众人喝茶吃点心。

“大姐您太客气了,是我们给您添麻烦了才对,”说话的这个中年男人对茶非常有研究,他端起小茶杯凑到鼻下轻嗅,双眼立即放光,近乎失态的追问,“大姐,这是什么茶?好香!”

其他人虽然不是很懂茶,但闻着这股香味也知此茶不寻常,绝对不是李水琴口中所说的‘粗茶’。

只有乌夏林是真正的粗人,在别人等答案的时候,他已经耐不住渴喝了大半杯。

入口回甘,清香在口腔中回荡,入腹温暖,通体舒畅,感觉整个人都要腾空飞起。

他微微瞪大了眼睛,把剩下的半杯喝光,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又从茶壶里斟了一杯,还顺手拿了块绿豆糕。

李水琴也不知道具体的,只能把乌桃叫来给客人答疑解惑。

“这是从山上摘的松茶,炒制的时候加了石斛鲜条,泡茶用的是我们自家的井水,”乌桃将去年晒的地瓜干、桂圆拿了些装盘放到小竹桌上,“山野地方,没什么好东西待客,这是我自己晒的,你们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乌桃说的松茶并不是松针茶或者中药里的松茶,而是长在马尾松树干上的一种非常罕见的野生茶叶。

它没有‘根’,倒像是单独长出来的一杈枝条,顶尖嫩芽制茶尤为清香,而老叶子则色浓味苦,难以入口。

此茶可遇不可求,即使幸运碰见,如果没有过高的攀爬本领和工具,也很难爬到离地三、四十米的树干上去摘它。而且如果时节不对,嫩芽都已经化为老叶,就算摘下来也没用,做茶叶蛋都嫌苦。

松茶泡出来后静置半分钟,就会呈现顶层由浅青到最底层酒红的渐变,但茶依旧清透,没有丝毫混浊。

乌桃手里也没有多少,就这些还是她以灵泉水作为交换,让山里的鸟儿们帮她摘的。

去年一共就炒了五罐,送了两罐给大伯和小叔,本来是留了三罐自家喝的,前阵子李水琴的那些老姐妹来家,又给她们每人分了一点,如今就剩下不到两罐了。

松茶单泡也不会有什么奇特功效,就是味道清香罢了。

但乌桃炒制的时候加了用灵泉水种植出来的石斛,如今再用同样被灵泉水渗透过的井水泡茶,香味是原先的好几倍不说,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尤其是对患有糖尿病或者心脑血管疾病的人。

众人都是第一次听说松茶,在知道此茶是长在马尾松上的时候,更为惊奇。再有炒制时加入的石斛鲜条,这茶就算是卖万元一两都不为过。

“是你自己爬树上摘的茶叶?”只有张清让多问了这么一句。

乌桃想了想,摇头,“不是,用工具了。”

张清让便没有再说什么。

爱茶的那位中年男人姓周,他端着小茶杯慢慢品,怎么都舍不得咽下。心思几转,纠结了许久,终于还是开口表示自己想买一些茶叶。

“可以。”

乌桃转身进去拿了还没有开封的那罐出来,用碗口那么大的圆竹做的茶叶罐,高度为二十公分左右,里面的茶叶放得松散,并不足斤。

“就剩下这些了。”

“我全要了,定价是?”周升鸿立马掏出手机要转账。

乌桃刚要开口,一旁的张清让突然插话,“周局长觉得,这松茶跟那些顶级名茶比起来,哪个更胜一筹?”

“这……”周升鸿皱眉犹豫了一下,好茶各有千秋,可这松茶给他的感觉并不只是好那么简单,入口后更像是脱胎换骨,难以言喻的奇妙。

乌桃看向张清让,心想这人该不是要坏她的生意吧,别说跟其他茶比较,就是跟灵丹妙药比,她亲手炒制的松茶也不输。

张清让拿起一块地瓜干递给乌桃,动作和神情都非常自然,“味道很不错,你尝尝。”

“……”她自己晒的,味道好不好她不知道?

不过还是接了。

张清让满意的笑了笑,这才接着说:“看来周局长心里是有答案了,谁都知道好东西千金难买,周局长也该主动给个说得过去的价格,才不辜负桃桃请我们喝的这壶好茶的情。”

“咳咳……”乌桃被刚吃进去的地瓜干噎住,背过去拼命咳嗽。

桃桃是她的乳名,只有家人、亲戚长辈或者村里熟悉的人才会这么叫她,张清让跟她认识还不到半天,有必要这么……

“没事吧?”张清让将手中的茶递过去,还顺便轻轻拍了拍乌桃的背。

乌桃把茶喝完了才反应过来这是张清让的茶杯,她在心里卧槽。

其他人面露讶然,不过也都识趣的没有出声。

虽然张清让在他们这一行人中年纪最小,可她职位最高。

她说那话的意思就是要帮乌桃抬高松茶的价格,周升鸿自然不好再按市场价买,最后以十六万一两的价成交。

一旁的乌夏林被这个价格惊得张大嘴巴,在他看来再好喝也是树叶子泡出来的水而已,怎么卖那么贵?!

其他人倒没觉得一百多万买一罐茶叶有什么不对,俗话说千金难买心头好,这松茶确实不俗,值得起这个价。

除品茗外,众人对碟中的绿豆糕和红豆饼也赞不绝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