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幽梦,卧室中的人躺在床中央,双眼禁阖,眉间微蹙,一些琐碎模糊的记忆片片袭来。
****
令月嘉辰,明宫热闹非凡。
今上特旨,邀皇室贵眷亲至含凉殿宴饮。
江锦书已着翟衣礼冠,由内人引导至上座,其间半抱一稚童与身旁的清平县主言笑晏晏。
忽闻殿外内臣高喝道:“圣驾至。”
殿内诸人齐齐拜礼。
众人叩首,唯江锦书抱着稚童无所适从,只虚虚一扶。
她搁着凤冠上的珠翠悄悄觑了眼殿中央的绯袍男子,或许是殿内烛火太亮了些,亦或是她冠上的珠翠太过圆润,她能见到的也仅仅是他外貌的轮廓。
只见他微微抬手,扶着玉带温声朗笑:“诸位不必多礼。”
江锦书抱着怀中的女孩直起身,却听他含笑道:“这是?”
江锦书垂首,下意识地答道:“清平县主家的小娘子。”
怀中的女孩直咯咯笑:“姊姊。”
她耐心地纠正:“你该唤我舅母的。”
她忽地听见身侧传来一声低笑:“这孩子倒是不怕生。”
清平县主诚惶诚恐地托手行礼道:陛下殿下恕罪,妾女无知,冒犯殿下。”
今上摆了摆手:“无妨。”
又见他从容地笑道:“手累不累?”
声音很低,只有她听得到。
江锦书回过神,今上这句话大抵是问她的。
她笑着摇了摇头。
今上看向她怀中的稚童,微微低下头:“你叫什么名字?”
清平县主揖礼道:“妾女名常乐。”
“常乐,常常安乐,是个好名字。”他说。
他的话里一直带笑,江锦书想,他是个很随和的人。
也是这样的随和让她卸下了心房。
“让阿舅抱可好?”他笑。
可常乐却是不愿,她似是无声的反抗,转头环上了江锦书的脖颈,手掌一下又一下地覆在她的肩膀处。
今上面色一僵,随机笑道:“也罢。”
江锦书抱着常乐重新归座,今上居高台中央,含笑推杯举盏,应答臣卿的祝颂。
江锦书则是低着头逗怀中的常乐笑,又拿了块牛乳糕来喂她。
常乐大抵是饿了,她小手轻轻挥舞,指向今上席面上的金盏汤羹。
众人大惊,尤其是清平县主,情急之下一时闪了唇舌。
江锦书身子也不由得颤了下,她颤声道:“陛下……”
今上低下头,淡淡看了常乐一眼。
径直转过头,将案上的汤羹拿起,微笑道:“想用这个?”
常乐听懂了,轻轻点头。
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她丝毫未注意到稚童天真的言语落入他人眼中已属惊涛骇浪。
“那给你罢。”今上笑道。
常乐拊掌咯咯笑:“谢谢……”
江锦书松了口气,接过他的金盏,小口小口地喂她。
常乐用得心满意足,只见司乐领着教坊内人入殿奏乐跳舞。
歌舞曼妙,独一人从一众华裳女子中缓缓走出,那人舞衣上缀满了翠羽。
翡翠头冠衬得那女子貌若海棠,娇艳无比。
高台之下,宴席之中,有人轻呼:“谢阿蛮?”
江锦书闻声看去,心中犯惑,谢阿蛮是谁?
或许有人如江锦书般不知谢阿蛮为何人,只听宴席之内有贵眷耐心解释道:“这位身份自不同于教坊其他内人。”
“能以乐籍之身位内侍省列册,享正五品待遇的,全天下独她一个。”
“能让高高在上的天子为一介舞女作曲的,全天下也独她一个。”
天子?说的是她身旁的今上吗?
江锦书抱常乐抱紧了些。
底下的闲言碎语止不住地传入江锦书的耳,她只听那位贵眷又道:“更有甚者说,今上与谢氏有情,只是碍于乐籍的身份,不好让其入宫为妃,这才把人送至内侍省。”
另一人闻之,惊呼,又压低声音道:“那皇后殿下能容得下么?”
江锦书因善骑射耳力素来比旁人好些,此刻但是起了悔意。
“殿下刚入宫,容不容得下,这谢氏已然是陛下看中的人,又能如何?”
“陛下为谢氏作曲时,尚为一刑部尚书,且在微时,情谊自是不同寻常。”
江锦书不言不语,悄无声息地举起面前的酒盏一饮而尽。
她不喜欢这般被人议论。
可也不好发作。
毕竟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说呢?
她抬首看向今上,只见他看着台下跳舞的女子,面容带笑,满眼的赞赏。
或许她的目光太过灼热,他偏在这时转过了头。
他轻轻抬眼看向她,依旧含笑。
也是自那时,她彻彻底底地看清了他的面容。
很眼熟。
她想起了他的字,明之。
是了,大婚时他曾牵住了她的手温声道:“卿卿,你可以唤我明之,那是我的字。”
江锦书一时眼热,眼底竟有几分泪水。
宴席适时而散,她抱着常乐回了立政殿。
再见到齐明之时,她恍惚地想起了殿中的女子,轻声提起,佯装大度,做足了皇后的体面与尊严:“六宫空置妾心不安,陛下若有意于教坊内人谢氏,妾想为她请封。”
齐明之抱着常乐逗她笑,听了这话大抵是觉得好气又好笑,起了几分调侃之心,反而挑眉,淡淡地扫过她那副含泪却恭谨的面庞。
他笑:“请封?”
“皇后想封她做什么?”
“四妃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谢氏出身乐籍,妾认为初封不宜高位,何如正七品御女?”
齐明之淡笑,反而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