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着意过今春 > 第22章 状元

第22章 状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难以确定李子璆对李绶是何感情,仅从李绶身死后李子璆的镇定态度来看,他似乎并不重视这个外甥。

他的态度和他此前的行径迥然不同,黎昭文怀疑,他早就知道李绶会被人害死,故而才会如此冷静淡定。

但无凭无据,这些论断经不起推敲,唯有从李子璆处着手调查,才能有机会获取有价值的线索。

恩荣宴是皇帝赐宴,文武公卿皆会出席,李子璆是位列正二品的高官,自然也要莅临。

前世黎昭文略微知道一些朝臣的名字和经历,也曾听宫人描述过他们的长相。据说李子璆身形矮小,体态肥胖,下巴垂着一绺修长的美须,在一众身形修长的朝臣中甚为突出。

她凭借记忆寻找符合描述的官员,少顷便确认了李子璆所在的席位。

因恩荣宴不同于普通应酬,宴间气氛拘谨,各朝臣只是说些场面言语,李子璆在百无聊赖地动箸挑菜。

一直以来,黎昭文以为他是一个精明的人物,否则不会平步高升。然则今日亲眼看见他本人,目中透着几分愚庸之气,俨然和精明干练毫无关系。

她见过有人装深沉,见过有人装机智,却不曾见过有人装愚笨。

看着李子璆这张带着三分和善、七分愚庸的脸,黎昭文陷入了沉思。

她习惯把事情往复杂的方向推想,不相信李子璆会是愚笨之人。虽知不能仅靠外表分辨人品,但直觉告诉她,李子璆或许会是一个比林珣和顾景渊更难对付的人物。

正沉吟间,忽听有人唤她和苏凌陟的名字。循声望去,但见那人长着一张狭长的脸,一双浑浊的眼睛直勾勾盯着黎昭文,毫无血色的薄唇自顾自说道:“你们二人是不是朋友呀?”

黎昭文一眼便认出他是宫人们常说的“黄老鼠”黄成斌。因他走路时眼睛爱左顾右盼,夜间双目会发射出渗人的精光,像极了在黑暗中觅食走的老鼠,故宫人们私下给他起了这样一个外号。

他和李子璆同属工部,每日散值都是相伴而行。如果说黄成斌是老鼠,李子璆便是能压制他的猫。他们之间没有友情,他对李子璆百般奉承,百般殷勤,全因李子璆是他的天敌。

以前黎昭文常常责怪宫人们随便给人起外号不礼貌,而今才发现,原来他们说的不过是事实罢了。因为答案显而易见——这只“老鼠”正为他的主人冲锋陷阵。

黎昭文和苏凌陟摇头否认,他又道:“这便奇怪了,我看过你们的策文,观点和行文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我还以为你们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呢。你们一人是状元,一人是榜眼,彼此互不相识,策文却如此相似,当真是巧了。”

在场的官员都是在宦海沉浮多年的厉害人物,他此言一出,大家便都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

文章观点相同尚且合理,行文结构相似却是考场上少见的现象,不排除有舞弊的可能。

他本是想意指黎昭文和苏凌陟舞弊,不曾考虑到读卷官也在场。殿试的考卷先由读卷官批阅,后上呈皇帝钦定鼎甲三名的次第。这等重大考试要想成功舞弊,必要通过读卷官这一环。

但由于皇帝本人才是最终决定名次的人,他既对黎昭文和苏凌陟的试卷无异议,作为臣子又有何理由置喙?

这番言语,算是把读卷官和皇帝都得罪了。

苏凌陟平日只与诗书打交道,对官场的勾心斗角一窍不通。看当下情况,他只能推断黄成斌是在质疑他和黎昭文的成绩。

他不擅长反驳质疑,也不擅长为自己辩解,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从前,他会选择沉默;但现在,一切都有所不同了,心中有一种冲动令他想要有所行动,这种冲动蕴藏着对同僚的惺惺相惜之意。

他认可黎昭文的文采,断定她不会舞弊,所以他想出言维护她。他觉得自己稍年长,不该让未及弱冠的黎昭文出面和黄成斌对峙。

未待他开口,黎昭文抢先道:“多亏黄大人提醒,若不是大人今日说起,我都不知我和苏公子竟有这么多相似之处。我素知苏公子博闻多识,文章尔雅,今日黄大人既对你我的文章感兴趣,不如我们便在诸位大人的见证下再写一次策文吧?”

苏凌陟会意,说道:“适才我听黄大人说起我们的文章,便觉得你我格外投缘。今日诸位大人都在场,我们若能有幸在大人们面前比赛,也不失为一种殊荣。”

他们二人一唱一和,把场面话说尽,既避开了舞弊这等敏感话题,又借机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实力,日后关于舞弊的谣言,定能不攻自破。

林珣从旁观望了许久,适时为他们解围:“既是比赛,那总要先出个题目才是,今日恩荣宴由首辅大人主席,那这题目便由首辅大人出吧。”

众人听后纷纷称是,杨宗道亦准许。

在恩荣宴比赛是前所未有的特举,让本就无聊的宴席多了几分趣味。在黎苏二人各就各位后,朝臣立刻缄默噤声,只静静看着他们二人书写,也不觉无聊。

殿试有一日时间供考生构思和书写,而现在的比赛为时只有一个时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策文,实非易事。

在如此紧迫的情况下,黎苏二人的表现却不存半分慌张,他们执笔纵横在白纸间,如行云流水的笔墨颇具韧力,勾画出的一笔一划皆完美无瑕,撰写速度快得惊人,手中笔尖不曾停留过一瞬,仿若挣脱牢笼的快马驰骋平原,不愿失去奔走在广阔天地的自由。

他们虽是各自凝神对策,气氛却渐趋焦灼,似有剑拔弩张之势。

观者在旁受到他们的感染,亦是紧张万分,手心沁汗。

终于,在最后一炷香燃尽之际,他们同时停笔了。

既是杨宗道出题,批卷亦当由他负责。但见他先是拿黎昭文的策文阅览,忽而目光在一处停留良久,期间举目望了望黎昭文,复又快速把策文看完。

批阅苏凌陟的策文时他不曾分心,但依旧是阅览了许久。他的举动,无疑让所有人期待的情绪达到了至高点。

杨宗道平静道:“你们是陛下钦定的进士,实力毋庸置疑,无论今日比赛成败如何,你们都须谨记一点:才华和谋略不是纸上谈兵,他日你们为官为臣,要效忠陛下,抚恤百姓,切勿忘了今日你们笔下的理想和抱负。”

黎昭文和苏凌陟同声道:“是,谨奉大人教诲。”

杨宗道颔首,宣告最终结果:“今日策文,属黎昭文最佳。”

当夜赵循把这个消息告诉皇帝时,说得绘声绘影,皇帝听在耳里,觉得颇有些好笑,“你是不是背着朕偷偷去练说戏了?近来你的嘴上功夫是越发了得了。”

“陛下若是不喜欢,那臣以后就改了这臭毛病。”赵循作势掌了几下嘴,“今科人才辈出,臣是替陛下高兴,一时才得意忘形,还望陛下恕罪。”

皇帝抿唇一笑,拿奏本敲他的头,“朕出个题目给你猜猜,你若猜不出,朕就扣你一年俸禄。”

赵循紧张道:“什么题目?”

皇帝想了想,说道:“你觉得这批进士里朕最喜欢谁?”

赵循嘿嘿一笑,当即便说出答案:“当然是黎状元,他是陛下登基以来第一个连中三元的士子,这等人才,定能辅佐陛下治国安天下。”

皇帝轻哼一声,道:“下次朕要出点难题考你,万不会再让你轻易赢朕。”

赵循恭敬道:“就算输给陛下一万次,臣也心甘情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