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慈一边盼着快到周末大家放假,一边把手里的浆糊慢吞吞搅拌着,就剩一点没用上的底子了,搅吧搅吧,免得干在了碗底不好刷。
两人一个端碗一个端梯子,又进了电影院。
这会儿大家都忙着,连扫地大妈都进放映厅扫地了。
两人清洗好白天用的工具,回到办公室也没歇着,都在准备那幅小点的室内海报,明天抓点紧,闻慈半天就能画好,苏林怕落后太多,也忙不迭开始准备。
等下了班,闻慈回到家一看,娃娃点是18个,和今早上毫无变化。
和苏林一起画的这幅不知道是没小孩看见,还是和别人合作的不计入娃娃点。
闻慈第一次上班出成果,很想奖励自己,画点榴莲啊、草莓啊之类的吃吃,但到底是忍住了——她答应了陈小满给她带毛衣,这还得花三个娃娃点呢!
不能吃不能吃,闻慈舔舔嘴唇,决定暂时忍忍。
忍耐是暂时的,她总有娃娃点暴富的那一天!
但第二天一大早,闻慈睁眼就先打开系统,娃娃点还是那个熟悉的18,一个也没涨。
她恹恹地爬起来上班,又想起了自己很心动的小人书事业。
这两天忙着海报,都没顾得上,闻慈决定今天上午就把室内海报赶出来,工作忙完,应该就没什么事儿了,她大可以光明正大——好吧,偷偷地在办公室里看小人书。
这不是为了摸鱼,这是为了发展娃娃点事业!
于是苏林发现,平常一来还得冲个红糖糖水、吃块小饼干的闻慈忙起来了。
她虽然还是照常冲了红糖水,装进自己的水壶里,但顾不上喝也顾不上吃,从柜子里拿了卷尺噔噔跑下楼,再回来时,就开始拿着剪刀“咔嚓咔嚓”裁剪画纸了。
苏林有种自己马上就要落后的危机感,也连忙准备起来。
两个人互卷了一上午,但苏林终究画水彩画没那么顺手,闻慈吹干画纸去找魏经理的时候,他一张画才刚刚铺满大部色调,所有细节还没添加,看着颜色还糊成一团。
闻慈对着魏经理,满脸期待,“您看怎么样?”
这张是要贴在对着影院大门那面墙的,大约一人高、一米宽的位置,从草图到海报都是出自闻慈一人之手,显然更有她的特色,画风浓郁,轮廓精美,乍一看十分惊艳。
一位深沉冷峻的伯爵先生跃然纸上。
魏经理没什么可挑剔的,“很好。”
闻慈当即满足,下楼去熬浆糊,魏经理看看奋笔疾画的苏林,倒不着急,“慢慢画,闻慈在七中画大板报有经验,你不要追求和她一样快,保证质量是更重要的。”
苏林郑重点头,“我知道了,”他一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快一些。
魏经理扫了眼他的海报,“你这个今天也能出来了吧?”
苏林说:“今天下班前一定能完成,”他中午不打算午休,吃完饭就继续画。
魏经理为这两个上进的年轻人欣慰了下,想起其他电影院不知道进度如何,思索一下,回办公室打了个电话,“喂,老孙,你们电影院的海报……”
闻慈在午饭前把自己的海报贴了上去。
售票员给她搭把手,扶着画纸,看着近在咫尺的海报,啧啧出声,“原来海报就是这些,昨天你们俩那海报我看了,嚯,那老大一张!怕不是几十米外就能看见了。”
“就要这个效果呢,”闻慈笑眯眯的,“不然大家怎么知道上了新电影?”
“嘿,往常都是新电影上了才传开的,现在那大海报贴在外面,好些人都进来问,哈哈,《基督山恩仇记的》票都卖出去好些了!”售票员夸张地笑说。
这么多人看见海报了吗?
闻慈心里一动,又暗道不妙,那不至于一个喜欢的小孩都没有吧?别的不说,总有些住在附近的小孩和学生啊,可是她的娃娃点一个也没涨……
难道真是合作作品不计入娃娃点?
闻慈心里哀嚎一声,但面上还是端的很老练。
她评价道:“这个电影可好看了呢,而且大家没怎么看过这样的——”译制片一年到头也没几个,何况还是这种名著翻拍的,有质量保证,她觉得值得一看。
售票员也连连点头,“可不是?那天试片不是林姐放映的吗?她也说好看!”
两个人聊了半天,闻慈贴完海报也没急着走,她和售票员聊了一阵子,果然看到门外有人进来,问新电影的情况,基本都是不用上班的老人孩子。
人都进来了,自然会注意到售票员身后的新海报。
一个小女孩被奶奶牵在手里,登时叫了起来,“奶奶,我还要看这个!”
“看这看那的,哪有那么多钱,”老太太嘀咕着,也瞅了眼后面的海报。
电影院里的灯开得亮堂,这海报也被照得亮堂堂的,画着个高鼻深目的外国男人半身,穿着深色洋装,和外面海报上的长得有点相似,但又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