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蒙今日特地调整了一下行程,先去琉璃阁给老管家施针。他最后施的那一针是安眠针,足以让老人睡上长长的一觉,长到他可以和少年小沫往返护国寺一个来回。他把睡着的老管家交给罗掌柜代为照看后,就带着小沫坐上了马车,一起前往护国寺。
今日他之所以要带少年小沫一起去,是因为他需要有人在他给外祖施针的时候,能充当他的眼睛,时刻帮他注意外面香客的动静。
去护国寺这一路,童子蒙把需要注意的事项都给小沫一一交待清楚,一到护国寺,童子蒙便带着小沫直接往寮房方向走去,找他外祖父去了。
当沈老看到一身贵气的童子蒙出现在眼前时,一时竟没有认出他来,过了小一会儿才兴奋道:“是子蒙,你今日怎么来了?”
童子蒙提起手里的药包,冲老人笑道:“今日初一,我要过来寺里上柱香,便顺道给您送些川穹和红花过来,这些够您泡七日的脚。”
沈老赶紧请他入座,“哎呀,你可真是太有心了,过来上香祈福居然还惦记着我这个萍水相逢的老头子。”老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忙着给童子蒙烹茶。上次他给子蒙煮的茶,子蒙都没能喝上一口,最后被他那个烦人的外孙给喝了。
童子蒙笑道:“或许这就是缘分吧,上次半路偶遇您,虽然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但觉得您很是亲切,是位慈爱的老人家。
不瞒您说,我自小在寺院里长大,时常幻想自己若生在普通家庭里的话,家里除了父母外,应该还有特别疼爱自己的祖父祖母。可能正是因为抱有过这样的幻想,所以不自觉地就对您生出一种孺慕之情来,还望您老听了莫要见笑才是。”
沈老听了很是吃惊,“你说你打小在寺庙中长大?你的父母家人呢?”
童子蒙摇了摇头,“不太清楚,听说已不在人世,所以师父才收养的我。”
沈老惊讶地将童子蒙再从上到下的打量了一番,“完全看不出来,瞧你这通身的气度,看着倒像是世家大族出身的孩子。”
童子蒙笑了笑,“子蒙少时虽无父母教养,但师父待我却是极好的,寺中生活虽单调清苦,但师父也经常借采药和布施之机、带我去山下见世面。所以您老口中的气度,也是师父教养而成的。
后来师父让我下山历练,也是幸有师父教我的医术和一身功夫,才让我能有一技傍身养活自己。”
沈老点头感叹:“上回第一次见你时,就觉得你气质纯净,心地善良,身上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未曾想,你竟是由方外之士抚养长大,难怪难怪。”
童子蒙谦虚地拱手作了个揖,“您老过奖了。”
沈老为他倒上一杯茶,做了个请的手势,“你师父让你下山,只是为了历练么?”
童子蒙顿了顿,“他也……想让我借此机会到处走走,看能否找到我的亲人?”
“哦?那你找到了么?”
童子蒙的眸子闪了闪,端起茶杯看着杯里澄黄的汤汁,掩饰自己眼里的情绪:“佛家有句偈语,说‘有缘既往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讲的是:缘来缘去,如白云随清风漂浮,要懂得随遇而安,不要太过执着?的道理。
我幼时虽无家人关照,可如今亦能自力更生了,家人于我而言……找到的话算多一份圆满,若是找不到,也不用太过挂怀。”
沈老无比欣赏地看着童子蒙,越看越觉得这小伙子很是讨人喜欢。
童子蒙喝完一杯茶对沈老道:“老人家,我今日特地带了银针过来,如果您信得过我的话,不妨让我帮您疏通一下经脉?”
沈老睁大眼睛,“你要为我扎针?这……岂不太麻烦你了,我怎么好意思呢?”
童子蒙笑道:“老人家您不必跟我太过客气,既然我们才刚讨论过缘,那你我就随遇而安吧。其实我自己心里也藏了些小心思,就是想将您当做自家长辈、尝尝尽孝的滋味,还望您不要推辞才好。”
沈老听了神色一动,眼里竟有几分湿润,“哪家能有你这么懂事乖巧的孙儿,只怕是睡着了也会笑醒,我这倒是白占了你家长辈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