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宵烛来到凡间的第十四个年头。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他原本并非凡间之人。
——或者再明确一点说,他连人都不是,只是一只生活在神农谷里的萤火虫。
神农谷乃上古时期炎帝陨落之地。山谷内人迹罕至、灵气充沛,由此孕育出了无数珍奇草木、异兽灵虫。
宵烛正是其中之一。
萤火虫的生命如露水般短暂易逝,正常情况下,它们最多只能活一个夏季,入秋以后便会死去。
但那时宵烛灵识未开,懵懂的头脑中根本没有对“死亡”的概念。它有成千上万的亲人伙伴,每日饮花露甘泉为食,活得恣意无忧。
如今想想,那是一段多么宁静快乐的日子。
可惜这种安逸最终没能持续下去。
在某个披着金橘色晚霞的黄昏,沉寂已久的神农谷忽然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四只莹洁无瑕的白鹿拉着一辆华美的沉香宝辇,足踏祥云破空而来,每步落下便在原地绽开一朵玉蕊冰莲,车轮碾过之处自动铺开五色云锦,清光流转,如梦似幻。
宝辇周身缭绕的仙气惊醒了谷中的生灵,宵烛和同伴们也纷纷飞去凑热闹。
沉香宝辇在一处水泽边停下。
几名端庄美丽的仙娥拨开纱幔,从车里款步走出,每个人手中都捧着一只晶莹剔透的紫玉琉璃盅。
月白衣裾拂开萤草上的露水,鲛纱织成的披帛流淌着银河般的光泽,微风把仙娥们身上的环佩吹得叮当作响,那是人间听不到的仙乐。
宵烛和伙伴从未见过如此瑰奇的景象,一时都看呆了。
接着,那些仙娥念动咒诀,开启了琉璃盅的封印。
几乎是瞬间,毫无心理准备的萤火虫们就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拉进了琉璃盅!
直到这时,它们才堪堪反应过来——原来这些仙娥是冲着自己来的!
对危险的本能感知令萤火虫们开始拼命挣扎。它们想逃。
可那紫玉琉璃盅是仙器,怎能容这群低等的灵虫挣脱?
从入盅的那一刻起,它们便逃无可逃。
*
捉完萤火虫后,紫玉琉璃盅缓缓闭合,沉香宝辇载着仙娥们回到了天界。
从古至今,人族与妖族长期共存于凡间。而在三界的最高处,有一座巍峨的琼阆天宫。
传闻那是仙族的领地,也是无数人间修士梦寐以求的归所。但琼阆天宫戒备极其森严,外部设有重重结界,人族和妖族根本不可能被它接纳。
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有生之年,作为一只低贱的灵虫,宵烛得以窥见了它的真容。
白玉门扉缓缓开启,浑厚钟鸣响彻整座琼阆天宫。
它的确如传说中一般,玉阶丹陛、云蒸霞蔚,衬得人间帝王修建的一切奢华宫殿都黯然失色。
这全然陌生的景象令宵烛感到害怕。
它积蓄起全身力气撞击琉璃盅的封盖,一遍又一遍,直至把翅鞘撞得残缺不全。
它不想待在这冷冰冰的殿堂内,它想回家,回温暖的神农谷,回到那水草丰美的山川湖泽中去。
“别不知好歹了,”一名仙娥察觉出它的意图,皱眉道,“太子殿下九千岁诞辰在即,能为他庆贺生辰,可是你们这些小虫子的荣幸呢。”
太子……殿下?
宵烛茫然。它一句话也听不懂。
仙娥早已没了耐性。
她素手轻敲盅壁,一道灵力瞬间从指尖溢出,压得宵烛无法再动弹,只能乖乖听凭摆布。
*
后来宵烛才知晓,仙娥口中的“太子殿下”,是这琼阆天宫里唯一的神,更是整个仙界公认的未来之主。
仙和神是不一样的,妖和魔亦同理。
远古洪荒时代,神、仙、人、妖、魔五族曾共存于世,其中以神魔二族实力最强。
后来水神共工在帝位之争中败给颛顼,因而怒触西北不周山,引发了洪水天劫。
始母神女娲历尽艰险,炼五色石以补天窟,才将天灾平息。
天劫过后,共工的做法自然引起众怒,女娲由此兴兵征伐其部族,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这场战争的目的不止是讨伐共工。
昔日为争夺五界统领之位,神魔二族积怨已久,便借机加入战局,企图将局势搅得更浑,最终却两败俱伤。从那以后,神族和魔族相继陨落,世间便只剩下了人妖仙三族。
——既然神族早已陨落,琼阆天宫的太子为何会被冠上“神”的名号?
背后的秘辛宵烛就不知道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那位太子殿下的身份是一等一的尊贵,连过个生日都有无数仙人上赶着讨好他。
“九”在仙界被视为最祥瑞的数字,“九千”更是祥瑞中的祥瑞。
为了给太子准备这次的庆生贺礼,仙人们使出了浑身解数,连头都快要想破了,只希望能借此机会获得太子青睐。
溯时星君便是其中之一。
他准备的贺礼是一幅九曜星舆图。只要将卷轴拉开,图上的星斗便会按观赏者的喜好排布成不同画面,世间千变万化皆蕴含在其中。
这件礼物已经是珍品中的珍品,但溯时星君对此并不满意。
天界珍宝无数,他要一出手就惊艳众人。
思来想去,溯时星君决定在呈上卷轴时加一道节目——
试想,如若事先将九千只萤火虫封印在这幅图中,等到生辰宴上,太子打开卷轴,无数萤光渐次从画中跃出,在殿堂上方汇成皎皎银汉,那该是多么壮丽的景象!
溯时星君又听闻,凡间有一处神农谷,谷中的萤火虫汲天地灵气而生,发出的光芒明亮而纯粹,是进行这场表演的最佳选择。于是,他将紫玉琉璃盅交给宫中的仙娥,命她们即刻下界,去捉九千只萤火虫。
因着仙人的一念贪欲,宵烛和亲人同伴们便被迫离开故土,来到了天界。
太子生辰宴前夕,溯时星君忽然命仙娥把所有萤火虫都放了出来。
宵烛以为这是重获自由的信号,兴奋地在大殿里四处飞来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