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惊得睁大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她,小声问:“既然如此,为什么唱戏的还是下九流?”
安婆婆笑了出来,似乎在笑她年幼无知,拍了拍她的手说:“都说是传闻,哪里就是真的?”
传闻?宋玉觉得凡是有传闻,必有迹可循。如果是传闻,那为什么偏偏传皇上的亲妈是戏子,而不是厨子?
俩人说了一会儿,吃了几个李子,早早便歇下了。
三日之后,宋玉一早起来,穿过东街,来到瓦坊,看见方姐还在老地方等她。
“今儿王爷不来,你就先找个喜欢的唱唱,试一试。”方姐拉着她往梨园楼的后台走。
梨园楼的后台很大,有不少房间。
生旦净丑,每个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化妆间,宋玉也不例外。
方姐领着她来到弧形后台最里侧的一间房,里面桌椅镜齐全,还有她三天前刚去做的戏服也已经全部挂在了柜子里。
“你先画,等到你了,我来叫。”方姐说了几句就关门出去了。
没想到在花戏楼属于顶级待遇的单人化妆间,来到这里不过是所有人都能享受的普通条件。
宋玉今儿要唱花木兰,第一回登场必须要一鸣惊人,不然,人才济济的东京城哪里有她的容身之地?
画好妆穿好戏服对着镜子看,只见镜子里的木兰英气逼人,双眼炯炯有神,瞧着十分英勇,宋玉不禁想起这一路披荆斩棘,似乎也不差,又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笑了笑。
还没来得及收起笑容,门被敲响,传来方姐亮堂的叫唤:“宋老板,该你了!”
回了方姐一声,宋玉对着镜子冲自己竖起了大拇指,这才起身开门出去。
从房间到戏台,不到百步,宋玉却觉得自己整整走了好几年。
伸手掀开幕布,大步向前,望着台下各色各样的人,宋玉轻启朱唇。
这梨园楼的戏台高,所以才能让远处的观众看清,可台上的人与观众的距离就拉得远了。
宋玉站在那里,只能感受到人很多,却连最前排观众的脸也看不清。
还没唱完,下面就已经响起了阵阵掌声。
看来哪里的观众都不排斥那些优秀的角儿。
唱完之后,底下又响起了雷鸣般的鼓掌声和叫好声。宋玉转身退场,听见又人大喊:“你是陈州来的吗?”
假作没有听见,宋玉快步退了场,躲在幕后站了好一会儿心还在扑通通跳。看来她的戏名传得还挺远,不由暗自高兴,正要抬脚回房里卸妆却被方姐喊住:“宋老板,你只怕还要再来一段。”
宋玉转过身来看她,见她一脸歉意,和颜悦色地问:“怎么了?”
“今儿可是观众第一次见梨园楼的花旦,他们想再听你唱一段。”方姐很无奈地耸耸肩,但脸上却挂着笑,“不过,你的声音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我想,景王爷应该也会满意的。”
又是景王爷,宋玉简直要听出茧子了。
不过无妨,她来这里就是挣钱来了,既然再唱一段,那钱应该也会翻倍。
她乐得再来一段,笑了笑:“没问题。”
回到屋里,她换上了七奶奶的戏服,打算来段喜庆的。
一个时辰之后,宋玉蹦跳着上台,听见下面的掌声如海浪一般翻滚起来。
七奶奶的热情感染了底下的观众,有人在下面吹口哨。
这一场,掌声一直没停过。
唱完最后一句,宋玉气喘吁吁地看了一眼黑压压的观众席,人似乎比上一场多了一倍,她这算一跑走红吗?
回到后台,方姐高兴地拉着她的胳膊,凤眼里全是欢喜:“宋老板,没想到你会这么受欢迎,这东街周围的乞丐都来我们这儿听你唱戏了。”
乞丐?宋玉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方姐又说了一句:“你可不知道,那些乞丐基本都是在外面转悠,平日里没一个爱听戏的。”
这下她算是明白了,他们这儿确认一个人唱得好不好,是由路边的乞丐来定的。
宋玉额角的青筋不住地抽抽。
“那还真是得感谢他们。”宋玉拼命压住嘴角。
“你有所不知,只要乞丐们知道了,这全东京的人很快都会知道你的。”方姐说得煞有介事。
宋玉半信半疑地转身进了自己的化妆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