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都一路南下,冰雪消融,草长莺飞。
此次护送虽奔波,但算不上多紧要的任务,也不如在京中拘束,一行人都有些散漫,瞧见与往日不一样的景致,不自觉放慢了脚步,打算今日就在此地扎营。
年轻俊朗的将领看着清风荡起涟漪的湖面,微微蹙眉。夕阳热烈,洒在他脸上,却无法消融空气中的凉意。
“指挥使可是思念谢三小姐了?”身旁有人出声猜测,“以咱们如今的速度,来去少说五月有余,何不加快步伐?”
李挐云回身瞥了眼马车,见车帘紧闭,车里的人似乎两耳不闻窗外事。
李挐云摇头,“女子体弱,秋夫人长途奔波已是辛苦,再慢一些吧。”说罢,顿了顿,正色看向身侧的副使林向春,“况且,我与谢三小姐尚未成婚,往后不要说这些话,恐有损谢小姐清誉。”
林向春早就听闻陇西李家家风严谨,李家子弟皆端方有礼,洁身自好,见李挐云果然如此,心中不禁有些后悔方才一时语快,失了分寸。于是赶紧应下:“属下知罪,请指挥使见谅。”
李挐云本也无意责怪他,随即便让林向春安排部下在此起火扎营。
林向春与部下们是旧识,且行事利落老练,一行人很快就有条不紊地忙活起来。
“李指挥使,可否上车一叙?”
一双纤长素净的手将车帘挑起,右手指节处有一层薄茧,是常年握笔写字的痕迹。车内的女子仍端坐着,透过车窗只看得见半张白皙清瘦的脸,仿佛像瓷器一样易碎,下颌线条流畅清晰,与颈部曲线融合一体,隐没在车内的黑暗里。
“好。”李挐云大步跨上马车。
拉开车门,天光随着男人一起闯进了车厢。
自飞龙公主篡位谋反落败之后,公主府众人皆被收押,因其中涉及的宗亲与朝臣颇多,大理寺联合锦衣卫会审了数百人,调查了足足两年之久。太和三年春,此案落下帷幕,一干人等终于被发落。为彰显新帝仁和,除主要逆党被斩首,其余亲眷只需被流放回原籍,永世不得入京。
唯秋夫人例外。
秋夫人名为秋月离,其亡夫是已故的神威大将军萧正阳,出身寒门却天生神勇。
先帝还在时,曾收复西南三十二藩。然而在巡视西陲城时,敌军突袭,大将军只率五千兵力死守西陲城,以一己之身对抗千百之军而护将旗不倒。待援军赶到,大将军方才因伤势过重从尸堆上跌落。
彼时秋月离正入宫伴驾于飞龙公主身侧,先帝得知大将军重伤的消息,命人将宫中秘药回命丹八百里加急护送至西陲城,另派人护送太医院之首文清流前往西陲城救治。
为示抚慰,封大将军夫人秋月离为公主府女官,领受朝廷俸禄。
大将军虽服下回命丹,但未曾等到太医救治,便已撒手人寰。
随行军医诊断,大将军多年征战,内伤重重,此次西陲城一战,淤积的伤势全部迸发,就算有回命丹也无济于事。
先帝听闻此消息一蹶不振,为大将军涕泗横流之余,追封将军府为大将军为一等侯爵,其妻为二品诰命夫人,并赐“忠君爱国”牌匾一块。
如此,新帝若处罚了秋夫人,有不敬先帝之嫌。
斟酌再三,赐秋夫人“竹节松心”贞节牌坊一座,秋夫人回大将军故里岭南为将军守节,为显帝恩,另派了一队精兵护送。
李挐云正是这一队的指挥使。
秋月离身着素色衣裳,一头乌发只用几只刻了祥云纹路的银钗簪上,似在为故人守孝。
橘粉色的夕阳映在女子沉静的面容上,仿若给白瓷上了一层薄釉,更显柔和温婉。
距初次见面已有七年之久,岁月却似乎未曾在秋月离脸上留下痕迹,只稍显宽松的衣服,还有眼里的疲顿,让人看得出受飞龙公主连累的这段时间,着实过的不易。
“因着我的事,耽误李指挥使与谢小姐婚期,是我的不是了。”秋月离率先开口,语气谦卑。
李挐云低头回礼,“此次护送是皇上下旨,李某不过是职责所在,夫人不必介怀。”
“且,曾有幸在大将军麾下效力,如今能护送夫人回将军故里,也算是李某能为将军尽的最后一份力了。”
听李挐云提起大将军,秋月离眼里浮起一丝愁绪。
“将军年少时,师从纵横名家游壑子,游老先生故去之际,将军彼时在西南与蛮夷对阵,没有机会亲自前去吊唁,这是将军生前最遗憾的一件事。明日途径晋城,可许我替将军前去祭拜游先生?”
游壑子生前对纵横一术研究颇深,本朝不少名将都曾受其教诲,故从军之人都对其尤为敬佩。
“自当如此。”李挐云未曾犹豫就应下了。
“启程前,陛下本就交代过,此行务必照料好夫人,一应事务,以夫人意愿为先。明日我等与夫人一同前去。”
“陛下圣明,感沐皇恩。”
秋月离双手作揖,朝北方遥遥一拜。
李挐云离开车厢,方才合上车门。
男女有别,方才谈话时,一直敞着车门,从外头可见车厢里的情形,是李挐云为着她的名声着想。
车厢里又重回黑暗之中,只听得见秋月离轻微的呼吸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