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他觊觎我的孩子[带球跑] > 第21章 入局和破局

第21章 入局和破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小妹妹,恭喜你呀,成功通过了我们的考验!”

考验?什么考验?蓝茵一头雾水,只见五位园长的脸色一点点变得凝重如霜,她那颗小心脏也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儿,怦怦直跳。

“你该不会天真地以为,我们千里迢迢赶来,只是为了叙旧吧?” Amanda 园长轻柔地摩挲着无名指上那枚流光溢彩的翡翠戒指,眼神如深潭般幽暗,“叙旧,只是一方面,重点在于共同商讨早教园未来的发展大策略。”

这就好比那国家元首会面,所探讨的必然都是关乎全局、影响深远的大事要事。蓝茵心里跟明镜似的,可这跟自己究竟能有啥关系呀?自己不过是个要学历没学历、要啥没啥的三无员工,活脱脱就是老板身边的阿谀谄媚的小人。

如同古代皇帝身边的小太监,充其量就是用来逗皇帝一乐的小玩意儿,朝堂政事那都是能臣干吏才有资格操心的事儿。

“坐在这里的,都是自家人。蓝茵小妹妹,就从此刻开始,你也是我们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孟园长一脸庄重严肃,目光如炬地凝视着她。

怕她被吓到了,杨园长亲切和蔼地说道:“就当一起聊聊天,我们都是很好相处的人,小妹妹不用紧张。”

这是要让她这个太监干政的意思嘛?既然皇帝都不怕会为祸朝纲,她一个光脚的有啥好怕的?

蓝茵很快就适应了她们赋予的新身份:“能跟姐姐们一起聊天,是我的荣幸。只要你们不嫌弃我说话粗鄙,我自然是知无不言。”

看她适应能力这么强、心理素质这么好,Amanda 园长再次羡慕起高园长了,毕竟学术性人才遍地可见,然而这种抗压人才和实用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

Amanda 园长优雅地提起茶壶,手腕轻轻一转,清澈的茶水如同山中清泉,潺潺流入茶杯,茶杯渐渐被注满,她将满杯的茶水轻放在了蓝茵的面前。

能让Amanda亲手倒茶的人,用手指都能数得过来,这算是至高的礼遇了。其他几位园长算是看出来了Amanda的态度。

Amanda对蓝茵,欣赏有加。

这么一位年纪轻轻的小姑娘,何德何能?只见杨园长眯起双眼,嘴角微微下撇,双手抱在胸前,明显有意要难为她一把。

“自从疫情过后,虽说早教园的生意有了短暂的回暖,可我们却清晰地感觉到这个行业的寒冬即将来临。正是因为这种危机感的步步紧逼,所以我们才会聚在这里、共商大计,务必想方设法破局。蓝茵,作为一名基层早教人,你应该看得明明白白,你来谈谈吧!”

杨园长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向蓝茵,目光中带着几分审视。

“确实,现在早教行业可谓是危机四伏。”蓝茵微微挺起胸膛,从容不迫、条理分明地说道:

“首先,人口红利的时代已然成为历史,随着人口出生率如断崖般下跌,未来的生源必然每况愈下,原本那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如今却在不断萎缩。”

蓝茵说话时,秀气的眉头轻轻蹙起。

“其次,蛋糕变小了,可觊觎蛋糕的人却与日俱增。这两年,形形色色、良莠不齐的小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都企图从中分一杯羹。为了抢夺市场,他们以低价引流,将早教市场搅得乌烟瘴气。”

“不少像咱们这样的大机构,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经营管理不善、资金链突然断裂等原因,最后狠狠收割一波家长的韭菜后,便逃之夭夭了。家长们维权无门,渐渐地对大机构丧失了信心,不敢再轻易续费充值,以至于机构的可用资金愈发减少,生存愈发艰难,跑路的机构也就越来越多,形成了可怕的恶性循环。”

“然而,这还远远没有结束,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很多私立幼儿园迫于生源的压力,也开始开设托班和早教课,甚至直接照搬咱们的模式,就如同把早教机构整个搬进了幼儿园。幼儿园有政府的补贴,根本不存在跑路的可能,自然更能获取家长的信任。咱们的生存空间再一次被严重挤压。”

蓝茵边说边无奈地叹了口气,双手摊开。

“再次,除了蛋糕的问题,还有一个关键所在,那便是‘钱’。当下的经济大环境,犹如一个严重锈蚀的轮轴,转动异常迟缓,前进举步维艰。各行各业都迎来了转型的阵痛期,失业人数增多、收入大幅降低、前途一片迷茫,这是多数人都正在面临的艰难处境。没有良好的经济条件作为坚实基础,处于上层建筑的教育,只不过是一个无人问津的空中楼阁罢了。”

蓝茵说到此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思。

“最后,是教育理念的问题。因为早教与幼儿园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不同,它并非生活的必需品,而是为那些拥有先进教育理念的人所准备的,可以说是一种奢侈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的过度内卷、学历的不断贬值、就业的重重困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奉教育无用论,选择了躺平这条路。连生活必需品都不在乎了,更何况是早教呢?早教本身就具有延后性,其效果体现在孩子的未来之中,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未来都不再抱有乐观的期待,又怎么会在意早期教育呢?”

蓝茵说完,轻轻咬了咬嘴唇。

“总结得极其出色,看得相当清晰。”杨园长话音突然一转,猛地站起身来,大声说道,“不过,你所说的这些,只要是头脑清醒的早教人,都能洞察到。发现问题容易,关键在于,如何解决问题呢?”

杨园长说着,屈起手指,在桌子上用力地敲击了几下,那声音仿佛是敲响的战鼓,令人心头一颤。

“行了,别为难人家小妹妹了。”Amanda 园长轻拍了一下杨园长的肩膀,说了一句公道话,“连我们这几个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江湖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一下子让她给出方案,这不是故意刁难嘛?”

孟园长也跟着附和道:“这件事要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我们也不用如此兴师动众地跑这一趟了。咱们得慢慢筹谋,从长计议。小妹妹年纪轻轻就能看清问题的关键,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现在局势异常严峻,有时候我都在想,趁着还没亏本的时候赶紧转手算了,还坚持个什么劲呢,难道要等着破产吗?可是再仔细思量,这是我毕生坚守的事业,就像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一样,精心照料了这么多年,实在是舍不得轻易舍弃啊。”

杨园长缓缓坐回椅子上,双手揉了揉太阳穴,满脸的疲倦与无奈。

气氛瞬间变得低落起来,只见几位园长的脸上都蒙上了一层阴霾和落寞,不复之前的神采奕奕。

蓝茵明白,这年头当老板不容易。

如果老板都没有活路了,那员工靠什么安身立命呢?为老板分忧,也是为了自己,蓝茵提出了深埋在心里的想法。

“其实,我觉得彩虹与风雨共生,挑战与机遇并存,天无绝人之路。”

“哦?”Amanda 园长微微向前倾身,双目瞬间绽放出光彩,满含期待地说道:“你接着往下讲。”

“在当前大浪淘沙般的市场环境之下,家长们的选择变得愈发理性。那些不合规、教学质量欠佳的早教机构,终将被市场无情淘汰。而能够留存下来的,皆是具备核心竞争力、拥有良好口碑与知名度的大品牌。在这个关键的行业洗牌期,要么脱颖而出,成就辉煌;要么黯然退场,惨遭淘汰。”

Amanda 园长微微点头,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思,手中的笔不自觉地在本子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智启方舟作为一家老牌早教机构,在口碑和知名度方面均已颇具优势。”蓝茵轻轻皱起眉头,语气中略带忧虑,“但我们目前还差一项关键要素,那就是核心竞争力。我们之所以担心市场份额被瓜分,是因为我们的模式极易被模仿和取代,难以在市场中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

“若想做到独一无二,就必须转变思维。”蓝茵双手有力地挥舞着,目光中透露出坚定不移的信念,“我们不应将早教定位为奢侈品,而应将其打造成如同吃饭喝水一般,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坐在她身旁的高园长不禁轻轻点头,眼中流露出隐晦的赞许。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沉重的大山。”蓝茵神色庄重,语气深沉,“这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如此,对于孩子而言亦是如此。”

“疫情期间出生的孩子,由于长时间缺乏充足的日照与户外时光,缺少必要的身体锻炼和人际交往,导致免疫力低下,性格变得内向,语言发育也较为迟缓。不仅身体状况欠佳,甚至有出现自闭倾向的可能。我们将这类孩子称为‘疫情宝宝’。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泛滥成灾,短视频的强烈冲击,对孩子的大脑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害,使得问题宝宝日益增多,这便是‘电子宝宝’。此外,还有因错误带养方式产生的‘无菌宝宝’,以及缺乏情感联结的‘空心宝宝’……”

五位园长听闻,都不约而同地轻轻叹息一声,表情愈发严肃,有的眉头紧紧蹙起,抬手扶额,满脸忧虑;有的则轻轻摇头,眼神中透露出对现状的无奈。

“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孩子存在的问题,他们迫切需要有人能够帮助他们化解这些难题。”蓝茵目光急切,提高声调说道,“倘若我们能够为家长们排忧解难,那么早教就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而是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家庭化、定制化、个性化,将是未来早教行业的发展走向。如果我们每位老师都能如同专业医生一般,对孩子进行细致的望闻问切,然后对症下药——”

稍稍停顿了一下,蓝茵紧握拳头,神情激昂地说道:“那么,这必将是属于我们的时代!”

Amanda 园长激动地拍了一下桌子,大声称赞道:“说得太好了!”她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晕,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