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太阳还没探出脑袋,柳知夏就早早起了床。
她站在自家小院里,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沾湿了院角的花草。
院子里,小鸡崽们在鸡笼里叽叽喳喳,似乎也感受到了她的兴奋。
晨曦温柔地洒在小院,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柳知夏不慌不忙,在院子里有条不紊地做着准备。
她先是给小鸡崽们添了食,看着它们欢快啄食,脸上露出笑容。
随后,柳知夏回到屋里,将糯米肠和鸡蛋仔细码放在竹篮里,还特意在上面盖了一层干净的布,防止灰尘。
做完这些,她搬了把椅子,坐在院子里,静静地等待王柱栓。
微风拂过,柳知夏闭上眼睛,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心中对即将到来的市集之行充满期待。
不知过了多久,王柱栓的声音打破了平静:
“知夏,出发啦!”柳知夏睁开眼睛,微笑着起身,拿起竹篮,迈向新一天的旅程。
柳知夏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牛车旁,将竹篮稳稳安置好,随后利落地爬上牛车。
清晨的微风裹挟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轻轻拂过脸颊,牛车“嘎吱嘎吱”缓缓前行,车轮在土路上留下两道深深的辙印。
柳知夏突然想起什么,从竹篮里小心翼翼取出一块热气腾腾的糯米肠,递到王柱栓面前,说道:
“王大叔,您尝尝我新做的糯米肠。”
王柱栓满是老茧的手接过糯米肠,咬下一大口,嘴角瞬间扬起,含糊不清地夸赞:
“知夏,你这手艺越来越厉害了!这糯米肠软糯,馅料鲜香,到市集上指定抢手!”
两人一边吃一边聊,不知不觉,市集的喧闹声越来越清晰。
远远望去,市集上人头攒动,摊位像鱼鳞一样密密麻麻。
王柱栓寻了一处显眼的位置停下牛车,柳知夏迅速摆好摊位,将糯米肠和鸡蛋整齐摆放好。
没过一会儿,一位大娘迈着细碎的步子,慢悠悠踱步过来。
她目光在柳知夏摊位上打量许久,满脸疑惑地问:
“姑娘,这是什么,我怎么从未见过?”
柳知夏笑容灿烂,热情地回应:
“大娘,这是糯米肠!用新鲜糯米,配上精选猪肉、香菇,再撒上独家香料,灌进肠衣蒸煮而成,味道可好啦!大娘,您先尝一块!”
说着,柳知夏拿起小刀,切下一小段糯米肠,递到大娘面前。
大娘半信半疑接过,轻轻咬上一口。刹那间,软糯的糯米、鲜香的馅料在口中散开,她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含糊地说:
“哎呀,这味道太绝了!软糯不腻,香气十足,姑娘,你这手艺太厉害!”
柳知夏见状,笑着说:
“大娘喜欢就好!一根糯米肠十文钱,实惠又好吃,买回去给家人尝尝,保准他们也喜欢。”
大娘毫不犹豫地掏出钱袋,说道:
“姑娘,给我来两根!我家那几个小孙儿,就爱吃新奇玩意儿,他们指定喜欢。”
这时,周围的路人被大娘的夸赞吸引,纷纷围拢过来。
有人好奇询问,有人已经迫不及待要求试吃。
柳知夏忙得不可开交,一边耐心介绍,一边热情递上试吃样品。
不一会儿,摊位前的人越来越多,糯米肠的香味在集市上空弥漫开来 。
在大娘的热情宣传下,柳知夏的摊位前瞬间被挤得水泄不通,人们纷纷伸长脖子,想要一尝这新奇的糯米肠。
一位身着长衫的书生好不容易挤到摊位
前,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文绉绉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