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平凡又真挚的关怀,如同春日暖阳,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她心间,驱散了往昔的孤寂与迷茫。
“知夏丫头,想啥呢?”张秀花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柳知夏回过神,眼眶微微湿润,脸上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张大娘,我在想,能遇到你们,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张秀花轻轻点了点她的额头,嗔怪道:
“傻丫头,咱们都是邻里邻居的,说这些见外话干啥!”
柳知夏将所有的东西全部放在厨房,转身对张秀花说道:
“张大娘,今天咱们做糯米肠。这东西做起来有些讲究,得先把糯米和馅料拌匀调味。”
说着,她利落地把糯米倒入大盆,又将五花肉丁、香菇碎一股脑儿放进去,加入适量盐、胡椒粉和少许白糖,拿起筷子迅速搅拌。
张秀花凑过来,好奇地打量着盆里的食材:
“知夏丫头,这些调料放进去,味道肯定差不了。可这小肠怎么灌呢?”
柳知夏边搅拌边耐心解释:
“张大娘,一会儿咱们把调好的馅料装进漏斗,慢慢塞进小肠里,每隔一段距离,用棉线扎紧。这样灌出来的糯米肠,煮的时候才不会散开。”
搅拌好馅料,柳知夏从橱柜里拿出漏斗,又将洗净的小肠一端套在漏斗上,对张秀花说:
“大娘,您帮我按住小肠,我来灌馅料。”
两人配合默契,很快就灌好了一长串糯米肠。张秀花看着码放在案板上的糯米肠,忍不住感叹:
“知夏丫头,你这手艺真是绝了!这糯米肠拿到镇里,肯定抢手。”
柳知夏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笑着说:
“张大娘,多亏您帮忙,不然我一个人还真忙不过来。时间不早了,咱们赶紧下锅煮,煮好后还要送到镇里去呢!”
她们把糯米肠放进锅里,添上适量清水,盖上锅盖。灶膛里的火熊熊燃烧,不多时,厨房里便弥漫着诱人的香气。
柳知夏掀开锅盖,看着煮熟的糯米肠色泽诱人,满意地点点头:
“张大娘,糯米肠熟了。咱们把它捞出来,晾凉后就可以送去镇里了。”
张秀花一边帮忙捞糯米肠,一边问道:
“知夏丫头,明天一大早就要送过去,你能起得来吗?要不我过来帮你。”
柳知夏双手接过张秀花递来的抹布,轻轻擦拭着沾在指尖的糯米粉,脸上洋溢着感激的笑容,诚恳地说道:
“张大娘,您忙了一上午,也累坏了,就别操心送糯米肠的事,我送您。等会儿王大叔就会把我订的猪小肠送过来,等他到了,咱们接着做糯米肠。”
“王大叔经常往镇上跑,对路熟,就让他顺路把做好的糯米肠送到镇里的酒楼。这样一来,既不耽误事儿,您也能省些力气,不必跟着操劳。”
张秀花抬手轻轻拍了拍柳知夏的胳膊,嘴角含笑,眼中满是疼惜:
“知夏丫头,你这孩子,做事总是这么周到。行,就按你说的办。等王大叔来了,咱们就接着做,争取多做些,别误了酒楼的生意。”
正说着,院外传来王大叔洪亮的声音:“知夏丫头,我把小肠送过来啦!”
柳知夏闻声,眼睛一亮,快步朝院门走去,回头对张秀花说道:
“张大娘,王大叔到了,您先歇会儿,我去接小肠。”
张秀花笑着摆摆手:“快去吧,我这就收拾好案板,咱们马上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