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知夏听后,心中满是感动,她给二人打包了些糯米肠:
“这是今天的糯米肠,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
张大娘和李二婶推辞一番,最终还是收下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待二人离去,柳知夏望着渐暗的天色,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次温家的宴席弄好,不辜负大家的信任与付出 。同时也能为自己做餐饮铺路。
第二日,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淡金色的曙光还未完全穿透雕花窗棂,柳知夏便轻手轻脚地从雕花拔步床上起身。
她揉了揉惺忪睡眼,顺手拿起妆奁旁的青铜镜,镜中映出一张略显疲惫却透着几分坚定的面庞。
“今天有的忙。”柳知夏一边梳理着如墨长发,一边低声自语。
她脑海中浮现出店铺里人来人往的热闹场景,热闹非凡。
思索片刻,她眼眸一亮,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心想着,等会可以做些前世熟悉的现代甜品。
像入口即化的提拉米苏,或是甜而不腻的纸杯蛋糕,肯定能吸引不少食客。
再搭配上王婶做的地道传统糕点,想来一定大受欢迎。
王婶虽年过半百,可做了几十年糕点,手艺在这金陵城里数一数二。
她做的梅花香饼,用新鲜梅花瓣细细研磨,和着糯米粉、蜂蜜,在雕花模具里压出精美形状,上锅蒸熟后,梅花的清香丝丝缕缕、萦绕舌尖。
还有那芙蓉糕,层层叠叠,软糯的糕体裹着清甜的豆沙,撒上雪白的糖霜,宛如冬日里的瑞雪,入口绵软,甜而不腻。
简单用过早餐,柳知夏快步走进厨房,系上围裙,从雕花食盒中取出新鲜食材,准备大显身手。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忙碌的身影上,一场美味盛宴即将拉开帷幕 。
这时,柳知夏看着厨房里的东西,还在思索着今天应该去买啥时,王婶来了。
王婶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来,竹篮里装得满满当当,面粉、桂花蜜、新鲜桂花等食材摆放得整整齐齐。
“知夏丫头,我猜着你筹备新店,做糕点的东西未必齐全,就从家里拿来了些。”王婶笑容满面,眼角的皱纹里都透着关切。
柳知夏快步迎上去,眼眶微微泛红,声音里满是感激:
“谢谢王婶,还是您想得周到。要是没有您帮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接过竹篮,满是感谢。
说干就干,王婶熟练地系上围裙,手法娴熟地揉起糯米面团。
不一会儿,案板上就摆满了形状规整的桂花糕坯,她轻轻洒上新鲜的桂花,瞬间,甜润的桂花香弥漫在空气中。
柳知夏在一旁也没闲着,她打量着简陋的厨房,思索片刻,决定先做松饼和蒸蛋糕。
她将鸡蛋、面粉、白糖一一称量好,手法生疏却十分认真。
搅拌过程中,面粉时不时扬起,沾得她鼻尖都是,模样有些滑稽。
王婶时不时抬眼,看着柳知夏的模样,忍不住轻声提醒:
“丫头,搅拌的时候轻点,别把面粉弄得到处都是。”
柳知夏红着脸点头,手忙脚乱地调整着搅拌的力度。
两人一边忙活,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欢声笑语在小小的厨房里回荡,驱散了清晨的寒意,温馨又治愈 。
就在柳知夏和王婶忙得热火朝天时,张秀花风风火火地推门而入,粗布裙摆随着步伐左右摆动,脸上带着质朴又热忱的笑容:
“知夏丫头,你看看我今天干点啥?”
柳知夏停下手中搅拌面糊的动作,抬手拂去额前被汗水浸湿的发丝,目光在忙碌的厨房中扫视一圈,思索片刻后,和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