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
一口馒头直接噎在嗓子眼儿,于乔使劲儿拍拍胸口才顺下去。
“娘你说啥呢,哪有那么快!”他憋红了脸不敢抬头,只顾着低头烧火。
几日前才圆房不说,况且杨桦也不是和自己圆的。
这么想来还有点微妙的别扭。
看出儿子的害羞,乔母胳膊肘怼了他一下,语重心长说,“娘是过来人,你有啥可害臊的,眼下你们自己过日子,要按你说的杨家人那样靠不住,以后你还是得有个孩子才有倚仗。”
这日子只靠小夫妻两个是经营不起来的,还是得添人口,有了孩子一家人才算完整,心在一处劲儿往一处使,日子才能越来越红火。
乔母这一套话颇有些耳熟,和现代父母催生没啥两样,要说孩子于乔本身也是喜欢的,只是现在他俩的情况未来一切还是未知数,哪能那么草率就先要了孩子。
虽然他现在是哥儿,但怀孩子也不容易,若是真怀了,能接受孩子从自己肚皮里出来,也需要时间。
“哎呀我懂得了,我俩年纪还小不着急呢。”于乔含糊转移话题,“再说了,杨家没有家底,后娘还偏心,分家时我俩也没带走啥,多亏了我们去山上采药才卖了点钱买了口粮,要不啊都得饿肚子呢。”
小儿子可怜巴巴地讲这些话,乔母听了心口都冒着酸水,可是心疼坏了。
伸出指头点点于乔的脑袋瓜,暖声说,“都这么苦了,这几个月也不回家,咱家虽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但你爹和你哥有给畜牲看病的手艺,养活你俩不成问题,明日你俩走时候,娘给你带上点家用,省的你俩花钱买了。”
连吃带拿这事儿本来还不好意思,可转念一想这是爹娘的爱,于乔立马欣然接受了,心里也暖洋洋的,乔母慈爱的脸心疼的眼神一举一动都是对儿子的疼爱,做不得假,这样的温情,于乔上辈子没感受过,这辈子倒是圆了这个梦。
心里感触深一时间眼里也蓄上了泪,瘪瘪嘴竟要哭了。
乔母无奈笑笑,搂着儿子胳膊逗他,“都成亲的人了咋还这么爱哭鼻子呢,你是娘差点丢了命生下来的,咱家不疼你疼谁啊。”
“你也别怪娘匆忙给你找婆家,只是那姓周的实在不是良人,杨桦是个好孩子,你和他在一块才能过上好日子,有啥困难你就和娘说,你大哥也疼你,咱家不带有二话的!”
于乔嘴角牵起一个感激的笑,重重地点点头,“谢谢娘!”
母子俩唠家常的功夫锅里已经冒出了山鸡炖蘑菇的香气。
乔母又去把收着的腊肉拿出来切了厚片,屋后头的小菜园里摘了辣椒,打算做一道辣椒炒肉。
儿子和儿婿头一次回门,她也不是抠搜的人,寻常乡野人家来客人也要做几个肉菜招待呢。
乔母也算有了大展厨艺的好机会,黄嫩嫩的小葱炒鸡蛋也出锅了,于乔盯着油汪汪的鸡蛋不自觉地咽了口唾沫。
可把乔母逗笑了,从盘子里捏一块鸡蛋塞进了小儿子嘴里,笑着说,“好吃不,乔哥儿是不是饿得狠了,在等会儿,娘再做两个菜就开饭。”
嘴里嚼着热乎乎的鸡蛋,被灶台的热气熏着,心里也暖融融的,看着灶台旁乔母忙碌的身影,闻着呛锅的香气,于乔眼眶湿湿的,用力呼了口气才把眼泪憋回去。
忙活了半个时辰,八个菜终于出锅了。
这一桌子有肉有菜有干粮还有一个柿子汤,堪比乡野人家成亲摆席面了,而且非得是有家底的人家才能摆出这么多菜呢。
一家人落了座,乔老爹看着儿子儿婿脸上的笑容就没淡下来过,招呼大家,“吃菜,多吃点儿,杨桦啊快尝尝你娘的手艺。”
杨桦知礼节,哪能先动筷子,乔母立时把那只山鸡的鸡腿给两人一人夹了一个,让他俩快吃。
桌上都是长辈和兄长,杨桦和于乔动作统一,都想夹给爹娘,一旁的于正“欸”了两声,拦住他俩,“都是一家人客气啥,你俩吃,好好补补,娘炒的腊肉也香,都尝尝。”
说完又给二人的碗里夹了一大筷子腊肉,不一会儿饭碗就堆成了小山。
于乔索性也不客气了,埋头吃,这段日子荤腥吃得少,这一桌子菜可算能犒劳犒劳自己的肚子。
他边吃边给杨桦夹菜,他吃得慢,小口地嚼着,脸蛋鼓起像个偷吃的小鼠似的,吃了一会儿才意识到碗里的饭菜怎么不见少。
正在给于乔碗里夹蘑菇的筷子一顿,杨桦低声问,“小乔吃饱了?”
“你也吃啊,别只顾给我夹菜。”于乔把碗里的菜又夹给他几筷子,见杨桦面不改色大口吃了,才笑眯眯地继续吃饭。
桌上的于老爹和乔母都在偷偷观察他俩的动静,看到这副场景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下了。
刚才趁母子俩在灶房做饭的功夫,于老爹父子也拉着杨桦唠家常,这孩子还是像之前见面时一样,话少,若是不问也不会主动说,可一开口,说的话都是贴心窝子的知心话,和他唠嗑才舒服呢,话里也没有啥值得怀疑的地方。
两个孩子虽然说得真,但亲眼看到的才是做不得假,本来还担心这么久不回门是出了啥事儿,现在看来孩子感情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