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杯莫停 > 第2章 那年明月小楼中

第2章 那年明月小楼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岱极被酒香吸引,凑过去一闻:“啧啧啧!丝竹相和,天家酒啊!”

浅抿一口,又道:“听说这酒没有丝竹美人相伴,喝起来不仅味少三分,更是孤独一生啊!”

“丝竹没有,美人更没有。”长廉笑着,翻出栏杆,脚下又是打滑。岱极一把把抓住他的领口才让他没掉下去。

“还得再练练。”岱极顺势坐在栏杆上,给自己倒了一杯相和。

长廉倚着柱子:“不怕孤独一生么?”

少年把剩余的半杯泼出去,仰天大笑:“往事已成空!”

长廉抢过少年手中的酒:“我只有这一壶,别给我浪费了。”

远处斜阳西沉。中天为橘黄,越到边缘颜色越深,斜阳处为暗沉的红色。

“还如一梦中。”少年不胜酒力,摇摇晃晃回了了屋子。

“休说往事皆非,且把青樽酌。”长廉在他身后道,但岱极没有回头。

长廉自东窗离开,身后传来沉重的落锁声。

他走了一段路,忽而一只三花猫跟了上来,轻轻蹭了蹭他的靴子。长廉俯身揉了揉猫的脑袋,再一抬头,前方有个人影立在巷口。

那人自逆光中走来,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待得近了,长廉才看清,是公孙敖。

他站在那里,背挺得笔直,仿佛还停留在某个漫长的等待里。

“阿河。”

公孙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隐约的颤抖。他像是不敢确信,似乎只要稍稍加重一点语气,眼前的人就会如三年前一样消失不见。

长廉站定,静静地看着他,半晌,微微颔首:“嗯,回来了。”

风吹过巷口,三花猫甩了甩尾巴,轻巧地跳进公孙敖怀里。他下意识接住,指尖在猫的毛上收紧了些。

三年前长廉恶疾突发,公孙敖在等他,岱极也在等他。长廉却仿佛忘了当年的承诺,一去不归。

终究是三年过后又三年,杨花落尽君无言。

“你……”公孙敖动了动唇,想问他这些年经历了什么,既然没事为什么不回来。可最终,他只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压下所有的情绪,稳住声音:“回来就好。”

他喉结滚动,目光缓缓扫过长廉的脸,仿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仿佛自己做了一个梦,而今梦醒了,发觉长廉没有死。

“嗯,回来看看老师。”长廉道。

公孙黯然笑了,那年说的是泰逢带他遍寻名医不治而亡,如今看来是泰逢助他逃离了长安,又是泰逢要他年年回来。

“每年都回来?”公孙敖道。

“嗯,都回来。”长廉又道。

“日后回来,也来看看我。”公孙敖说,“我在这守着。”

“好。”长廉答应道。

公孙敖伸出手轻轻地拍了拍长廉的肩膀。像是确认,又像是安抚。

日已西沉,繁星未起,仅仅靠着金乌未尽的微光,长廉忽觉归途艰难。

此处名叫梧闲楼。

天子拨的小院,院中有梧桐,院子极小,月至中天方可见。

传说中有凤栖梧,有才治世。但此中梧桐困于一方小院,无凤栖息;院中人无事可做,闲散之至,岱极便给它起名梧闲楼。他说院中一棵梧桐,楼上一位散人,“吾闲梧也闲”

那白帝听了居然还允许他挂了牌子,甚至正儿八经地记进了人物传里。

岱极来这里,时时有人监视,日落后院子就落锁,岱极每日听着沉重的落锁声不禁有点想笑,即便不锁起来,自己又能去哪里呢?

夏日他向白帝请求去青要山避暑,帝启同意了。在那里十步之内就有一个人是盯梢的,或者在洗碗或者在扫地,却是时时盯着岱极,不让他脱离视线。

岱极却好似没看到这些人一样,自在逍遥。

也是那个夏天,他遇见了长廉。

【历史】彼时长廉不过21岁,失意之至。看遍名山大川归来,仍不能疏解心中惆怅。直到遇见这位至交,才解了心中忧愁,然而他并不能救下这位当时困于东夏的帝王。

岁和二十一年冬春之交,岱极长眠在梧闲楼。

院中草木刚刚抽出新芽。

长廉大人重执兵刃,于万千动荡里杀出一世太平。

-------

来过一次之后,长廉便日日从公孙敖那里翻入梧闲楼。

这里每天傍晚都有人送些必备的东西来,从瓜果蔬菜到煤炭一应俱全,每次还有一壶酒,一本书。

据岱极说是有夫子日日来教他读书写字的,只是自从自己去了青要山夫子便不来了,下次来得等年节过完。得了半个月的闲,岱极也清净。愈发放纵,夜夜喝得大醉,日日睡到日上三竿,爬起来做饭。

某一日起来,发现厨房里有人在忙活,趴在门口一看。长廉卷着袖子,正往锅里下菜,一旁放着一本书,应该是菜谱。

走近一看,锅里的东西看起来实在没什么食欲,黑糊糊的一团;一边桌子上是炒好的鸡蛋,但看着就是吃了会死在茅房的样子。

岱极不想打搅他的兴致,努力撑出一个笑来:“你是在学做菜吗?”

长廉点头:“看你每日随便做两个菜应付一下,我想着做点好吃的。”

岱极暗想还不如自己应付呢。

但他还是很给面子的把菜吃了。

此后再也没敢睡过懒觉,生怕长廉又把自己的菜糟蹋了。

日子就这么慢悠悠地过着。

时常是读读书,或是赌书泼茶,有时候就是抓石子——一种需要反应速度的、常见于乡野孩子的游戏,有时候斗蛐蛐,后来蛐蛐被公孙敖发现,他一脸黑线带走了;

还有一次拐来了公孙敖的三花“娘娘”,公孙大爷白天有事,也时常不见他家娘娘,倒也不在意,只是看到说那话在长廉怀里时面上很是不悦。

其实他是怕他家娘娘摔着了——尽管他家娘娘自己就能跳上二楼。

总结下来,两个人无非就是吃饭,闲谈以及做一些能气死公孙敖的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