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风筝?你是叫小风筝,对吗?”一个小小的人儿正从门缝里探出一个小脑袋,满眼好奇地往里瞧。
小丫头点点头,道:“我叫小风筝,姐姐叫什么?”
叶莱道:“我叫叶莱。你站在那儿做什么?怕我要打你家枣子,监督我吗?”
小风筝摇摇头,道:“叶姐姐,你识字吗?你要是能教我识字的话,那枣子就让你吃。”
叶莱道:“你想学识字呀?”
小风筝点点头,道:“想啊!”
叶莱问道:“为什么你想学识字呢?”
小风筝道:“上学堂要花好多钱的,我学会了就能教弟弟了,这样就可以省下好多好多钱了。”
“小风筝,让你喊人过来吃饭,你还在那磨叽什么呢?”李大娘等了半天都没瞧见人过来,便出门看看情况。
小风筝看见自己奶奶过来,立马不再说话了。
“叶姑娘快来,煮了米粥,还蒸了馒头,本来想给你端过来的,想着还是让你过来一起吃方便些。”李大娘拉着叶莱的手就往大门外走,边走边说道:“趁热吃,等下就凉了。”
叶莱其实是不想去的,她用力地想挣脱开自己的手,可试了几次,始终挣脱不开。李大娘的手就像螃蟹的钳子一样,牢牢地把她的手给抓住了。
“算了算了,手都弄疼了,还是跟她去吧。”叶莱想着,便放弃了抵抗。别说,经常干活的人力气就是大。李大娘一看就是做惯了农活,凭她的力气肯定是抵不过的,既然抵不过,那就别做无谓的挣扎了。
李大娘家与叶莱家仅仅一墙之隔,她家看上去要比叶莱家显得拥挤,也更有生活气息。院子里不仅养了鸡鸭,角角落落里也堆满了东西。
叶莱被她拉着进了院子,看见李大娘的儿媳妇正坐在一张小饭桌旁,她的身边还有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坐在木制的宝宝椅里咿咿呀呀地喊着,不停地挥舞着自己的小手,李大娘的儿媳妇一口一口地给孩子喂着米糊。
李大娘道:“冬梅,还不快来招呼客人。”
冬梅忙停下手边的动作,站起身跟叶莱招呼道:“叶姑娘来了,过来,这边坐。”
叶莱挑了个离门近的位置坐下说道:“你不用招呼我,去照顾孩子吧。”
小风筝挨着她娘和弟弟坐下,李大娘也跟着入坐,她道:“叶姑娘,别客气,就当自己家一样。”
小饭桌上摆着四个碗,碗里装着米粥,还冒着热气。另外,还有两个碗里装满了馒头。
叶莱咽了咽口水,她是真饿了。也顾不上客气,三下五除二就吃掉了三个馒头和一满米粥。就这她还觉得不是很饱,正想吃第四个馒头的时候,就看见两大一小六只眼睛看着自己。
叶莱有些不好意思,刚抬起的手,又默默给放了下来,她道:“我吃饱了。”
冬梅道:“叶姑娘别看瘦瘦小小的,没想到还挺能吃,这饭量都快赶上孩子他爹了。”
李大娘白了一眼自家儿媳妇,道:“叶姑娘,别客气,要是没吃饱再吃一个。”说着就准备再拿一个馒头给叶莱。
叶莱连忙拒绝道:“不吃了,我真的吃饱了。”
这下可好,第一面就给人留下了“饭桶”的深刻映像。不过这也没办法,谁让她从昨天中午开始就没吃饭呢。
冬梅吃完饭,收拾了一下,道:“娘,我去给孩子他爹送饭了。”
李大娘点了点头以表示回应。
冬梅接着说:“小风筝,你吃完饭,赶紧把那两袋草药拿去卖掉。”
小风筝连忙把手中的馒头吃掉,喝掉了剩余的米粥,道:“娘,我这就去。”
小风筝说完就从院子一角,抱着一个比她还要高出半个头的麻布袋走了过来。她把麻布袋依着门边放着,然后又进去抱了另一个麻布袋过来。
冬梅从一堆放农具的角落里拿出了一捆麻绳,利落地把那两袋装了草药的麻袋捆了起来。这麻袋捆的也很巧妙,特意留出两根绳子,以便能背在肩膀上。
小风筝走到她娘身边,伸出一条手臂,把麻袋上预留的用来背的其中一条绳子挎在了自己的肩头。接着,她娘把麻袋拎了起来,小风筝一勾手,另一条绳子也被挎在了她的另一个肩头。
这一套动作非常地熟悉流畅,可以看出小风筝不是第一次做这件事了,也许这就是她的日常。
叶莱看着她瘦小的身体,瘦弱的肩膀,背着比她身形还要高大的麻袋,心有不忍,忙道:“要不,我来拿吧。”叶莱说着就把小风筝背上的麻袋取了下来。
“诶,叶姑娘,你这是干嘛?”冬梅慌张地说道:“这东西怪重的,你还病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