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关于我的随笔 > 第8章 欢慕年

第8章 欢慕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萧慕玉低头看着沈欢哀求的神情,心中怒火与嫉妒翻涌。

他轻轻笑了一下,将沈欢拉着进入内室。

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入寝宫时,萧慕玉的指尖触到一片冰凉。

他猛然睁眼,发现昨夜还在他怀中挣扎的沈欢,此刻面色青白地躺在龙榻上,唇角残留着一丝暗红血迹。那双向来清澈如秋水的眼睛永远闭上了,长睫在苍白的脸上投下两道阴影,仿佛只是睡去。

"沈欢?"萧慕玉声音发颤,手指抚上那张冰冷的脸,"别闹了,朕命令你睁开眼睛。"

没有回应。只有窗外早春的风穿过殿宇,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萧慕玉突然暴起,一把将沈欢搂入怀中,力道大得几乎要揉碎那具已然僵硬的躯体。"你骗朕!你又在骗朕!"他嘶吼着,手指插入沈欢散开的青丝,"给朕醒来!朕赦你无罪!朕放你出宫!"

怀中的身体无声无息,一缕黑发从萧慕玉指间滑落,如同逝去的生命般抓握不住。

"陛下..."大太监李德全跪在帘外,声音发抖,"太傅大人他...已经殁了..."

"胡说!"萧慕玉厉喝,却在对上李德全悲戚的目光时,浑身血液骤然凝固。他低头看向怀中人,终于注意到枕边那封被泪水浸皱的信笺。

「慕玉,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不在人世...」

字迹清峻如竹,是沈欢的手笔无疑。萧慕玉眼前发黑,喉间涌上一股腥甜。他死死攥着信纸,直到指节泛白。

"传太医!"他突然大吼,"给朕传所有太医!"

当十余名老太医战战兢兢地确认沈欢已断气多时后,萧慕玉掀翻了整张龙案。砚台砸在地上,墨汁如血般泼洒开来。

"废物!一群废物!"他抽出墙上宝剑乱砍,帷帐化作碎片如雪纷飞,"他昨日还好好的!怎么会...怎么会..."

剑锋突然指向跪在地上的太医们:"是你们!是你们没尽心医治!朕要诛你们九族!"

"陛下饶命!"为首的院判连连叩首,"太傅大人服的是鸩毒,入喉即死,实在...实在是无力回天啊..."

"鸩毒?"萧慕玉手中宝剑当啷落地。他踉跄后退,撞翻了烛台,"哪来的鸩毒?宫里哪来的鸩毒?!"

李德全伏地颤抖:"回陛下...太傅大人这月来的药汤,都...都悄悄倒了一半..."

萧慕玉如遭雷击。他想起来了——每次他亲自喂药,沈欢总是乖顺饮尽;而当他让宫人伺候时,药碗总会剩余些许。他原以为是沈欢嫌苦,却不想...

"一个月..."萧慕玉喃喃自语,突然发出一声似哭似笑的嘶吼,"他竟谋划了一个月!就在朕的眼皮底下!"

他扑到榻前,抓住沈欢的肩膀疯狂摇晃:"你就这么恨朕?宁可死也不愿留在朕身边?!"

沈欢的头无力地垂向一侧,露出颈间萧慕玉昨夜留下的吻痕。那抹青紫在苍白的皮肤上格外刺目,像是一个无声的嘲讽。

萧慕玉的嘶吼渐渐变成呜咽。他缓缓跪倒在榻前,额头抵着沈欢冰冷的手:"老师...你赢了...你终于...逃开朕了..."

三日后,沈欢的灵柩停在了他生前居住的竹心斋。按制,臣子丧仪本不该如此隆重,但萧慕玉执意以亲王礼下葬,甚至罢朝三日,亲自守在灵前。

这夜子时,萧慕玉屏退所有人,独自在灵堂守夜。烛火摇曳中,他轻抚棺木,仿佛这样就能触到棺中之人。

"老师还记得吗?朕十五岁那年贪玩落水,是你不顾严寒跳入冰湖相救。"他对着棺材低语,声音温柔得可怕,"你抱着朕发抖时说'殿下若有三长两短,臣万死难赎'...如今你真的死了,朕却..."

话未说完,门外突然传来争执声。萧慕玉皱眉起身,只见林修远被侍卫押着,正在灵堂外挣扎。

"陛下!求陛下让臣祭拜恩师!"林修远挣脱束缚,重重跪地磕头,额上立刻见了血。

若是三日前,萧慕玉会毫不犹豫地命人将这个"情敌"拖出去斩了。但此刻,他看着林修远通红的双眼,竟鬼使神差地摆了摆手:"放开他。"

林修远踉跄入内,扑到灵前痛哭失声。萧慕玉冷眼旁观,忽然问道:"他待你...很好?"

"恩师待臣如子。"林修远抹泪答道,随即从怀中取出一叠文稿,"这是恩师未完成的《论语》注解,臣...臣特来告慰恩师在天之灵,必将其完成。"

萧慕玉接过那叠泛黄的纸页,指尖微微发抖。这是沈欢的字迹,清瘦挺拔如竹,每处笔锋都带着他熟悉的力度。翻到最后一页,墨迹新鲜些,显然是林修远续写的。一段文字突然刺入眼帘:

「"以直报怨"者,非为仇雠,实乃爱人。譬如严冬摧折梅骨,非恶其香,实惧其早凋耳...」

萧慕玉胸口如遭重击。这是沈欢在注解"以直报怨"一章时写下的私语,分明是在为他的暴行开脱!即使被那样对待,沈欢依然...依然...

"那日..."萧慕玉嗓音嘶哑,"他为何要救你?"

林修远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因为恩师知道,若臣死了,陛下会永远活在误杀无辜的悔恨中。恩师他...至死都在为陛下着想。"

萧慕玉倒退两步,撞翻了香案。铜炉滚落,香灰洒了满地,如同他碎成齑粉的心。

"滚。"他忽然厉喝,"都给朕滚出去!"

当灵堂重归寂静,萧慕玉跪在棺前,终于崩溃大哭。他扯开衣襟,露出心口一道陈年疤痕——那是他十八岁时狩猎遇刺,沈欢为他挡箭留下的伤痕。当时沈欢昏迷三日,他跪在太医院立誓:若太傅不醒,便让所有太医陪葬。

"原来你我...早已两不相欠..."萧慕玉苦笑,泪水滴在棺木上,"可你为何...为何还要用命来教朕最后一课..."

翌日清晨,宫人们惊恐地发现皇帝竟在灵堂内批了一夜奏折。更令人震惊的是,萧慕玉亲自为沈欢整理了遗容,换上一袭崭新的太傅朝服。

"陛下,该入殓了..."李德全小心翼翼提醒。

萧慕玉却恍若未闻,只是专注地为沈欢梳理长发。当梳至发尾时,他突然发现一缕银丝——年仅三十四岁的沈欢,竟已有了白发。

"什么时候的事..."萧慕玉捏着那缕白发,心如刀绞。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从未真正了解过沈欢的疲惫与痛苦。

整理遗物时,萧慕玉在沈欢枕下发现一个檀木匣子。匣中整齐收藏着他十二岁以来的习作——那些他以为早就被丢弃的幼稚诗文,每一篇都被沈欢用朱笔细心批注。最底下,竟是一幅他十五岁时的画像,画角题着沈欢的小字:

「慕玉及冠,余心甚慰。惟愿此生,长伴君侧。」

墨迹已旧,纸页泛黄,显然已被珍藏多年。

萧慕玉捧着画像,哭得像个孩子。他终于明白了沈欢那句"这颗心已经死了"的真正含义——不是从未爱过,而是爱得太深,却被伤得太重。

出殡那日,京城飘起细雨。萧慕玉坚持徒步送灵,任雨水打湿龙袍。当棺木入土时,他突然扑到墓穴边,将一枚玉佩放入棺中——那是他登基时,沈欢送给他的贺礼。

"老师且慢行..."他在雨中低语,"待朕料理完这江山...便来向你请罪..."

回宫后,萧慕玉做了一件震惊朝野的事——他颁布罪己诏,公开承认自己"强拘忠良,逼死太傅"的罪行,并宣布永不再立后。

"陛下,这..."内阁首辅捧着诏书,双手发抖。

"照发。"萧慕玉面无表情地挥手,"另,拟旨恢复沈欢太傅爵位,追封文正公,其《论语》注解由翰林院刊印,颁行天下。"

当夜,萧慕玉独自来到沈欢生前居住的偏殿。床榻上还留着沈欢挣扎时的褶皱,地上散落着断裂的锁链。他拾起一根金链,轻轻缠绕在自己手腕上。

"现在,换朕来做你的囚徒了..."他对着空荡荡的宫殿呢喃。

从此,紫禁城里多了一道孤魂般的身影。每天深夜,皇帝都会在竹心斋旧址徘徊,有时抱着一叠奏折自言自语,有时只是静静站在月光下,仿佛在聆听某个不存在的声音。

而沈欢的墓前,总有人发现新鲜的果品和翻动过的书页——那是萧慕玉每月十五雷打不动的秘密祭拜。据说有人曾听见皇帝跪在墓前,一遍遍重复着:

"老师,朕知错了...你回来好不好..."

但回答他的,只有穿过竹林的萧萧风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