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轻轻走过去,拿起遥控器把客厅灯光调暗了些,又从冰箱里拿出两罐气泡水,轻手轻脚地在李执秋身旁坐下。
她当然知道李执秋并不是真正睡着了,而是一种假寐状态。
通常这种假寐状态会出现在她过度社交之后。
她望着对方微蹙的眉头,犹豫了一下,没有立刻打扰。
李执秋在外人面前话不多,但小艾知道她并不冷淡,不过没有那么多社交精力,只愿意把精力放在熟人身上。她也习惯了李执秋的这种状态,毕竟开店前忙碌那一阵她每天得以空闲了就是这种样子。
电视屏幕亮起,她随意点进了一部纪录片。它讲的是极地冰盖的变化。画面冷清寂寥,配音沉稳低缓。
小艾喝了一口饮料,忽然说:“秋姐,你今天有点不一样。”
李执秋眼也不睁地问:“哪儿不一样?”
“有点难说啊……”小艾思考着形容词:“像是谁惹着你了似的。”
李执秋没有立刻回应,只是轻轻睁开眼,盯着天花板看了一会。
“今天和人约好了逛街,”她慢慢开口,“我问她有没有喜欢的东西,然后她说自己不太知道‘喜欢’的感觉。”
小艾“哦”了一声,似乎还在等待更多,但李执秋沉默了。
她忽然觉得这种风格很像亚风。虽然她跟亚风相处时间没有和李治求那么多,但亚风那种沉默礼貌的风格给她留下了极大的印象。
“所以你是在为祂的事心烦?”小艾没有挑破人名。
“没有心烦,”李执秋看着电视:“只是觉得有时候人确实太迟钝了。”
“谁迟钝?”
“……都有吧。”
客厅又安静了一会。电视里的极地风雪在屏幕上飘过,像是另一个遥远世界的呼吸。
“你觉得人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喜欢什么,才能去喜欢吗?”李执秋忽然问。
小艾愣了一下,“你指谁?”
“说人。”
“那你想听客观一点的还是主观一点的?”
“随便。”
“客观一点的话,肯定是需要确定自己在喜欢什么,才能去喜欢,不然太虚了把握不清。主观的话,喜欢了就是喜欢了。无论是大脑刺激都多巴胺造成的心动错觉,或者是一个误会,给了我们这种进化出来的情感机制,我们当然有权利不用理由地去喜欢别人。”
李执秋笑了一下:“这么哲学。”
“你是喜欢那谁吗?”小艾问。
李执秋把视线重新投向天花板,那是她已经买了有那么久的房子,天花板的她早就看熟了。可她今天忽然觉得这屋顶太近,像是压下来一样。
“不知道算不算得上喜欢,至少好感是有的。”
李执秋脑海里闪过亚风今天站在阳光里,指尖轻轻摩挲购物袋的画面。她那个“好”说得太克制,像是把整颗心都藏进了一句不动声色的回应里。
李执秋重新闭上眼,缓慢而清晰地吸了一口气。
“秋姐。”小艾忽然道,“我不想谈恋爱,但我觉得你需要。”
李执秋眉毛一挑。
“你这人不适合孤单太久。”小艾啜了一口饮料,“不然你会开始对别人过分宽容,最后自己累。”
“那你说,我该怎么去谈恋爱?”
“你?”小艾灵机一动:“砸钱呗,”
李执秋哼笑一声:“你以为我钱多得没地方烧是不是。”
“那就谈个不图你钱的呗,”小艾故意调侃:“比如那个亚风?她不就挺听你的,还知恩图报。”
李执秋没说话,手掌却缓缓盖住了脸。
她不是没想过,只是不敢随便越界。她习惯了作为好人存在,也习惯了别人的距离感。
但她确实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在短短几个小时里,被一个人的情绪牵着跑那么多次。
她不确定这是不是喜欢,但她知道自己并不排斥那种靠近的感觉。
于是她从脸上拿下手,轻声道:“我还是等等看吧。”
小艾眼睛眯起来:“等谁?”
李执秋没有回答,只是起身拿起另一罐汽水,拉开易拉罐喝了一口。
亚风没有睡懒觉,反而醒得更早。她在店里待了片刻后,简单收拾了垮包,出了门。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只是走,地铁坐了两站又下来,换了公交,最后干脆步行。
早上的街道人不多,阳光浅淡,没有什么热烈的情绪。
她进了一家小型独立书店,翻了几本设计类杂志,也没有买,只是在架前站了很久。
店里播放着不知名的轻音乐。她走到文具区,看见了几本空白的手账本,浅灰、米白、天青色封面,纸张细腻平整。
她买了其中一本,在心里告诉自己:“这只是想写点东西,不代表我突然开始喜欢记录生活。”
她还是不习惯用“喜欢”去解释某个具体的选择。那种词像是太亮的颜色,需要长时间的适应。
结完账,亚风把手账本塞进背包。重新拉好拉链时,才注意到手指有些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