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人。
一种介于人与怪物的奇妙生物。
在创造人造人之初,霍无忧就已经想过,人造人在这个社会究竟是否应该拥有人权。
最后,经过联邦投票,以及霍无忧自身的顾虑,人造人并不被赋予人权。
他们作为工具被投放到战场上,属于人的情绪被剥夺,却又比普通的机器多了思考的能力。
思考会使人进化,人造人也是如此,因此,每隔十年,霍无忧就会让人造人到总部进行记忆洗涤。在这之中,迟玱没和夏有晴都是特别的人造人。
他们从未被洗涤过记忆。
并非是因为他们自身拥有特别之处。
但霍无忧就是把他们落下了。
大部分人造人都是冷漠的,冷漠是乌托邦最值得夸赞的特质,特别是在这个,情绪会让人变成怪物的世界,每个人都在学习冷漠,《乌托邦情绪管理法》和《乌托邦情绪权利法》极大程度地遏制了一个人生长出一颗炽烈的心。
痛苦会让人变成怪物,只有幸福才能继续做人。
人们学习避免痛苦,学习变得幸福。
但是,做一个所谓的人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脑机系统监视人的情绪,监视人的心脏和大脑,由此产生了巡逻队,由人造人组成的,人类统领的,一旦发现民众有消极情绪就要前去消灭异常情绪的队伍。
人造人不被赋予人权,却被赋予了监视人类的权利。
就连夏有晴和迟玱没这样的特例,他们最开始的职能,也是监视。
夏有晴在联邦第一培养院和其他小孩一起长大,她是里面唯一一个人造人,但她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人造人,她只知道,自己喜欢观察。
比如在两个小孩发生冲突时去看小孩的表情,肢体,比如,她喜欢在上课的时候观察老师的脸上有多少痣,有几条皱纹,皮肤上的毛孔有多少个。
她那时最喜欢的老师叫覃乐。
首先是因为覃乐是一个话很少很精简的老师,夏有晴喜欢高效的交流和沟通,其次是因为,覃乐也同样关注着她。
夏有晴最开始以为,覃乐是因为觉得她很特别,所以才特别关注她,后来她才知道,覃乐是霍无忧的收下,是她的造物主派给她的,永远凝视着她的摄像头。
“她喜欢画画,写作,给周围的人编造故事,她太会观察了,所以她创造的画作和故事都太容易打动人,我认为,她已经超出了一个人造人的思考范围。”覃乐照常向霍无忧汇报夏有晴情况的某天,夏有晴听到了她的声音。
“她拥有了人性,”覃乐说:“或许我们应该干预她的生长。”
“不,”霍无忧在通讯那头拒绝了覃乐的提议,“我要她生长出灵魂。”
“灵魂?”覃乐很疑惑,“可她的作用不是监视培养院的其他小孩吗?每一届的人造人都是这样,他们的作用,就是凝视,看着。”
“我想让她被凝视。”霍无忧的声音很轻。
夏有晴并不明白灵魂的意思,但她明白覃乐后一句话的意思。
夏有晴被创造出来的意义是充当观察媒介,她是人造人,那时的夏有晴终于意识到她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她是被人创造出来的——东西。
她听不到霍无忧的话,只是飞快地跑开,直到回到自己的单人宿舍,她坐到书桌上,开始写今天的故事。
有的人天生喜欢画画,有的人天生喜欢运动,有的人天生喜欢写作,夏有晴作为一个人造人,竟然也有写作和绘画的天赋。
她写培养院的孩子跑过的绿茵场是一个巨大的鱼缸,她写培养院的孩子是鱼缸里的鱼,走就是漫游,跑就是快游,在绿茵场野餐,就是吃人类投喂的鱼饲料。
鱼会有争斗吗?鱼会哭泣吗?鱼会知道,什么是灵魂吗?
夏有晴一刻不停地思考着,一刻不停地看着她周围的一切,人或事。
然后她觉醒了异能——
深渊。
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一夜之间,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上了夏有晴,就算是培养院脾气最怪,最不好惹的孩子。
覃乐是其中最疑惑的人。
“或许是因为她的故事被大家看到了,覃乐,不要太敏感,她在写作上的天赋非常灵敏,或许有一天,她会成为一个出名的作家。”年级主任明念是个非常和蔼的女性,她看向覃乐时,总是特别温柔。
覃乐总觉得不对劲,她回到办公室,向霍无忧申请对夏有晴进行异能检测,霍无忧同意了,但在覃乐行动之前,霍无忧对她下达了她还不能理解的命令:
“测完异能之后,联系辜家的娱乐公司,让夏有晴童星出道,不论花多少钱都答应他们的条件。”
霍无忧的声音也是温柔的,但跟明念的和蔼不同,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冷漠,好像所有的人都无法接近她。
“为什么?”覃乐总是有很多问题。
“不要问我为什么,答案在我让你去做的事里。”霍无忧挂断通讯。
覃乐带着满腔疑惑找到夏有晴去测异能,异能测试的结果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