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屿系好最后一圈发绳,凑近她耳边,低声道:“不宠你,宠谁。”
怀念扎好头发,被时屿牵着从卧室走出来,脚步还带点困倦。
厨房已经飘出了热气腾腾的香味,桌上摆着一碗皮蛋瘦肉粥,一碟小炒青菜,还有她爱吃的鸡蛋三明治。食物看起来不复杂,却每一样都合她口味。
她撑着下巴坐到餐桌前,眼睛还没完全睁开,声音软软的:“你几点起来的啊?”
“比你早。”时屿把牛奶倒进她杯子里,低头问,“先吃粥还是三明治?”
“都想吃。”怀念伸手捞过三明治咬了一口,又哼哼了一声,“你以后早点都给我做这个行不行?”
时屿坐到她对面,一边喝茶一边点头:“行。”
她咀嚼动作一顿,嘴角忍不住翘起来:“你真的太好使了。”
他抬眼看她,语气平淡:“你喜欢我听你的,不好使你也得用。”
怀念差点笑出声,喝了口牛奶压下笑意,眼睛弯弯的:“你这人怎么这么毒舌又宠人?”
时屿没回她,只是伸手替她擦了擦嘴角沾到的酱料,低声:“别说话了,吃饭。”
她眼神亮亮的看着他,像是看什么不得了的宝贝似的,忽然往前一扑,把下巴搁在他手背上,笑得一脸甜:“你真的特别像我养的猫。”
时屿低头看了她一眼:“猫也不喂你做饭。”
“所以你比猫厉害多了。”
他轻笑了下,嗓音低沉:“那你就别跑了,喂了饭还得留着。”
怀念一怔,盯着他看了两秒,笑容忽然就柔了下来,心口像被轻轻撞了一下。
她轻轻应了声:“……我不跑。”
图书馆主楼的天窗透着柔光,怀念抱着电脑从楼梯走下来,一眼就看到靠近窗边的位置——时屿已经坐在那里了。她走过去,声音不大,但带着点笑意:“你不是说有别的会议要处理?”
时屿抬眼,看她落座,语气很淡:“地点临时换了,离你这边近,顺便来看看。”他把插着书签的文件夹移开一格,让出空间。
怀念放下电脑,一边整理资料一边笑着说:“你顺路也顺得太刚好了吧?”
“所以你不欢迎我?”
她哼了一声,没回答。
几分钟后,简梓萱背着黑色帆布包走进来,扫了一圈图书馆,朝怀念招手:“怀念!”
一抬眼,她注意到怀念旁边坐着一个男人,脚步微顿了下:“这位是?”
“我男朋友,时屿。”怀念介绍时语气轻松,像在陈述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事实。
时屿朝她点了点头,礼貌又克制:“你好。”
简梓萱愣了愣:“你男朋友也在这上学?”
“不是,他是做云和科研项目的,”怀念笑笑,“今天刚好也来主馆。”
简梓萱“哦”了一声,但还没来得及多问,宋亦轩和陈熙言就从书架方向拐过来。
宋亦轩看到坐着的男人,直接停住了脚:“……你是时屿?”
时屿礼貌地起身,朝他伸出手:“宋亦轩?”
“我靠,真是你?”宋亦轩忍不住笑出声,“我们邮件对接了三个星期,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
陈熙言也反应过来,笑道:“怪不得你签名写S.Yu……我们一直以为是云和那边的核心负责人,没想到就是你。”
怀念眨了眨眼,惊讶回头:“你们……原来都认识?”
宋亦轩挑眉:“我们跟他邮件沟通好久了,云和项目的合作负责人,不就是你家男朋友。”
怀念微张着嘴:“……我真不知道他要来这图书馆。”
简梓萱调侃道:“你家人可太低调了。”
时屿看了怀念一眼,语气温柔:“没想打扰你。你说今天有小组作业,我就顺路来看看。”
怀念轻踢了他一下:“顺路还能顺到同一个会议室。”
他垂眸笑了下,没说话,只是顺手把她掉下来的发丝拨到耳后。
宋亦轩一边翻开资料一边笑:“那你要坐下来听我们讲设计方案吗?”
“我不参与你们作业,”时屿看向怀念,“我在旁边等你。”
“那等我们写完,你请我们喝咖啡?”
时屿没答应也没拒绝,只是看了怀念一眼。
她撑着下巴,笑着说:“你要敢不请,我晚上就不给你洗水果。”
“……那还是请吧。”
几人一阵轻笑,气氛不由得轻松下来。
阳光透过高窗洒下来,落在木桌上,一半是书页,一半是他俩对视的目光——温柔又自然。
图书馆的一间会议室里,四个人围坐在桌子两侧,几台笔记本电脑、文件和一瓶水安静地放在桌上。四周的书架散发着温和的木香,光线柔和,偶尔有几位同学从窗外经过,整个空间显得异常安静而专注。
时屿坐在最靠近窗户的一侧,低着头翻看着手中的资料。他的目光始终专注,仿佛把这个房间里的一切都排除在外,只剩下眼前的工作。
简梓萱轻咳了一声,打破了宁静的氛围:“时屿,项目的框架我们基本定下来了,你觉得这个方向是否合适?或者你有更好的想法?”
时屿放下手中的资料,微微抬头看了一眼简梓萱。那双深邃的眼睛并没有流露出太多情感,但目光却很坚定:“这个方向是可以的。现阶段我们需要聚焦在数据模型的准确性上,同时,也可以考虑引入一些更实际的应用场景。”
他顿了顿,转向陈熙言和宋亦轩:“如果能把实验模型调整成多样化的应用,效果会更好。除了实验的理论深度,我们更应该看重它的可操作性。”
陈熙言轻轻点头,显然对时屿的建议很感兴趣:“多样化应用的方向不错,尤其是市场方面,客户需求直接决定了研究成果的价值。”
“对,”宋亦轩插话道,“如果能在现有的框架下提升应用性,确实能提升项目的吸引力。我们可以提前设定一些真实场景,进行数据模拟。”
简梓萱也觉得这个方向很有价值,她迅速翻开手头的笔记,记录下他们的讨论成果:“那我们就按这个方向走,先对现有的数据模型做优化,尽量多尝试一些实际应用的场景。接下来我会分配每个小组的任务,大家在下周统一反馈结果。”
时屿点了点头,目光略微扫过其他三人:“大家的任务分配需要合理,既要考虑数据的真实性,也要考虑实验的时间性。这个项目的进度必须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明白,”陈熙言和宋亦轩异口同声,简梓萱也轻轻点头表示同意。
时屿的话语虽不多,但每一句都切中要害,精准到位。其他三个人都在认真记下,仿佛在默默领会他那份沉静下的决断力和责任感。
此时,宋亦轩突然翻看了一下手上的资料,语气随意却也带着认真:“如果项目中涉及到更多外部资源的协调,咱们是直接联系学校那边,还是有专门的渠道?”
时屿淡然地回答:“我已经联系过导师,应该很快会有答复,至于其他的外部资源,学校那边正在协调。预计下周会有初步的结果。”
“那就等下周的消息了。”陈熙言点了点头。
随着讨论逐渐深入,大家开始按照各自的任务安排,迅速划分好工作。虽然他们彼此之间相识并不久,但默契却在这次合作中逐渐培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