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帝都的天气格外赏脸,秋高气爽,天空是一种干净剔透的蓝色,像是被雨水洗过一样。
薛宜年准时下楼时,顾斯已经等在客厅了。
他今天没穿西装,而是换了一身质感很好的深灰色休闲外套和同色系长裤,里面是件简单的白色衬衫。
整个人看起来少了些商场的锐利,多了几分儒雅从容,像是要去参加某个文化沙龙的学者。
“早。” 顾斯看到他,笑了笑,“准备好了?”
“嗯。” 薛宜年点头。他依旧是简单的T恤牛仔裤,背着一个双肩包,里面放着笔记本和水。
顾纶不在。大概是昨晚的“交易”达成了效果,他今天选择了眼不见为净,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据说是在“研究新游戏”。
薛宜年对此不发表意见。只要不来干扰他的“学术探索任务”,顾纶做什么都行。
老陈已经把车开到了门口。两人上了车,车子平稳地驶向市中心。
车内很安静。
顾斯没有像顾薇薇或者谢放那样试图用闲聊填满空间,只是偶尔会侧过头,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然后像是自言自语般,给薛宜年介绍两句:“这边是国家大剧院,造型很有特色。” 或者,“前面那片老城区,保留了一些胡同肌理,有空可以去走走,不过商业化也有点重了。”
他的介绍简洁、客观,像在进行一次不动声色的“地图信息解锁”。
薛宜年安静地听着,偶尔应一声,目光也随着他的指向看向窗外。
他对这些信息本身兴趣不大,但对顾斯这种“自带背景讲解”的NPC技能表示认可。
抵达故宫博物院时,时间还早,但门口已经排起了不短的队伍。顾斯似乎早有准备,并没有带他去排队,而是通过一个侧面的、看起来像是工作人员或者VIP的通道,由一位等候在那里的工作人员直接引了进去。
“……” 薛宜年看着周围投来好奇或羡慕的目光,又看了看前面步履从容的顾斯,内心毫无波澜。
嗯,氪金玩家自带“快速传送”和“免排队”权限,合理。
青铜器特展设在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展厅,内部光线被调得很暗,只有一束束精准的光线打在陈列柜里的青铜器上,凸显出器物本身的厚重和神秘。
展厅里人不多,非常安静,只有少数参观者压低声音的交谈和脚步声。
薛宜年立刻喜欢上了这里的氛围。安静,专注,信息量密集。
他看得极其专注,几乎是逐字逐句地阅读说明,然后又仔细观察着方鼎本身的每一个细节,试图从那些线条和锈迹中解读出更多信息。
顾斯的声音在他身边响起,很低,刚好能让他听清,又不会打扰到别人。
薛宜年顺着他的指引看去,果然发现了那些之前被他忽略的细节。
顾斯偶尔和他闲谈几句,更像是在分享自己的见解,而非讲解。
薛宜年点点头,表示自己在听。他喜欢这种基于事实、承认未知的探讨方式。
接下来的参观,基本就变成了这种模式。两人并排从一个展柜走到另一个展柜,薛宜年负责认真观看和吸收信息,顾斯则像一个私人向导,时不时地在他旁边,用恰到好处的音量,分享自己的见解。
他讲得并不枯燥,总能精准地抓住薛宜年可能感兴趣的点,比如某件器物上铭文的特殊字体、不同时期铸造工艺的演变、或者某件青铜器背后可能关联的历史事件。
薛宜年听得很认真。他发现顾斯对这些历史文物的了解,远超他之前的预想,不仅仅是知道,而是有自己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
薛宜年看得入了迷,甚至拿出手机,隔着玻璃拍了几张铭文细节的照片,打算回去仔细研究。“这里的字形结构,比我们项目现在用的那个数据库里的样本要清晰和规范很多。” 他难得地发表了一句带有主观评价的话。
顾斯闻言,侧头看了他一眼,目光里带着笑意:“喜欢?”
“嗯,” 薛宜年点头,“很有研究价值。”
“我最近搜集了几本关于西周金文研究的专著,还有一些名家拓片,你应该会感兴趣。” 顾斯很自然地说道。
薛宜年:“……” 又来了,这种精准的“知识点投喂”。
他有时候甚至感觉,顾斯像是某动画片里拥有百宝袋的蓝色机器猫,他那里什么都有。
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应。顾斯的“好意”总是来得如此及时、如此精准,让他连拒绝的理由都找不到。
“谢谢顾斯哥。” 他最后只能再次道谢。
顾斯笑了笑,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指向旁边另一件器物:“我们接着看这个……”
两人在展厅里足足待了两个多小时。薛宜年感觉自己像是上了一堂信息量巨大、体验感极佳的专业选修课,大脑的“知识库”被狠狠地填充了一波。
从展厅出来时,外面阳光正好。
“感觉怎么样?” 顾斯问。
“收获很大。” 薛宜年实话实说。无论是展品本身,还是顾斯的讲解,都让他觉得不虚此行。
“那就好,” 顾斯看起来心情也不错,“时间不早了,去吃午饭吧?我知道附近有家不错的私房菜馆,环境很安静。”
薛宜年没什么意见。他对吃的不挑,只要不是过于喧闹或者需要复杂社交的场合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