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只是杨小昭和杨同羽都未曾进过塔中,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从外面看,塔门在最上一层。
从最顶进入,里面该是一层层向下走的。
夜幕降临,离珠和银彧人悄悄离开后院,绕到湖边,忐忑不安的等着杨同羽和杨小昭,害怕万一偷窃失败,老天师前来兴师问罪。
等了不久,杨二公子就出现在三人面前,手里拎着一把钥匙。
钥匙比寻常门锁的钥匙大一圈,精铜所制,锯齿十分复杂,但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并不难复制。
离珠捏了个仙诀,可御水而行,银彧如今恢复了过去的记忆,许多仙诀的用法,也跟着想起来了。
杨小昭跃跃欲试,“走,我们快些进去,别被附近的木傀儡看见。”
离珠有些担心,“小昭,塔中危险不知,你和杨二公子,并非修士,留在外面更妥。”
“我武艺尚可,可保全自己,”杨同羽握了握萤铁剑,看向妹妹,“仙长说的也有道理,小昭,要不,我进去,你就别跟着进去了?”
杨小昭一撇嘴,“凭什么?我也能保护我自己。”
杨同羽虽有武艺,但依旧是凡身,离珠也知杨小昭的斤两,想再多劝两句,听银彧突然道,“杨天师?”
杨小昭和杨同羽同时紧张的回头,银彧直接一边一手霹上两人脖颈,把两人劈昏过去。
“你……”离珠无奈的笑了笑。
“废话太多,”银彧甩甩手,把杨家兄妹藏到旁边的小树林里。
两人略过半边湖水,到了塔下。
塔下果然有个门,离珠将钥匙伸进去一转,塔门缓缓敞开。
“这么容易?”想塔这么神秘,还是由静昙先祖亲手所造,钥匙由历代天师亲自保管,竟然随随便便的就敞开了门。
离珠先一步进塔。
外面漆黑夜色,塔中却是明亮如昼。
离珠发现了光源,在塔的墙壁上,镶嵌着一颗巴掌大的夜明珠。夜明珠灿灿发光,照亮了塔内一层一眼望不见尽头的空间。
银彧摸了摸夜明珠,“这玩意儿应该很值钱吧?”
然他手刚触碰上夜明珠,只听身后咣当一声响,敞开的塔门,迅速的自行合上。
离珠赶紧回身,门再也推不开,他们被锁在塔内,且里面没有任何锁孔。
“怎么办?”银彧推了推,也推不开,“好在刚才把杨家兄妹留在外面,她们不见我们出去,还能去找杨天师来救我们。”
离珠没好意思说。您老人家刚才二话不说把人家给打晕了,还指望人家不计前嫌的来救?
“我们得找到向下走的路,”银彧道,他们如今在塔顶,需要往踏下面走。
暂且不想出路,两人进塔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人皇神斧。
“在书架后面找找看,”如今被书架挡住了视线。
离珠望向四面八方密集排布的书架,“这塔外是水,可天师府却将大量的书籍藏于塔中,也不怕湿气,真是奇怪。”
两人穿梭在书架之中。
离珠边走,边随便翻开了一卷,是讲上古时代的丝织技术的。她童年随父母隐居务农,后来入临江宗修仙,虽然不懂这些人族劳作,但文字之间密密麻麻的标注,和简笔勾勒的清晰图样,似乎是一本颇有意义的古书。
一看落款,杨轩辕。
难怪,是人族中最博学的先祖留下的手稿。
她又翻了一卷,完全看不懂,上面的文字,并非人族的文字,大概是三千年前人族尚未统一时,某个妖族部落的记载。
目之所及,架子上的书,门类庞杂,但几乎都是三千年前的古卷。那时候,各族还没有创造纸,文字都是刻在木板和竹简上。经过了三千年,竟然没有一点发霉的痕迹。
离珠能微微感受到仙气的流转。看来,是这座塔中的布置,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仙阵,隔离了湖水潮湿的水汽。
就算在七宗,也没人能做到如此巧思的仙阵,离珠用不着问,就知是静昙先祖的手笔。
人间天师府,三千年传承,不仅于凡道,于仙道造诣,也毫不吝于仙门。
当年静昙先祖为何居于天师府,而没有随着七宗创建而于仙门修行呢?仙山灵力旺盛,利于修炼,哪怕不是为了除妖卫道,世人不都想活的久一点吗?
离珠想不明白,不过她并不执着答案。三千年前先祖的想法,自然不是她一个三千年后的小修士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