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侍中袍 > 第12章 互市

第12章 互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过了中秋之后日子就过得特别快,天气一天冷过一天,人人都像躲在屋子里不出门,只有贺询这个傻小子日日爱往外跑。

今天往陶家送几十斤碳,明天又给陶姑娘送个精美的手炉。陶师傅先前在宫中受了些贺询的小恩小惠,此刻也不好伸手去打笑脸人。心下虽看着这拐了自己女儿的臭小子不顺眼,嘴上倒也没说什么。

小寒那天/朝中却是起了不小的纷争。

起因是北境戍边的将军换防回营,在早朝上上奏说北边今年天年不好,柔然草原上水冷草枯,牛羊饿死冻死了许多,只怕立冬后,剽悍的柔然骑兵又会侵扰大夏的北方边境,要魏延陵早做决断。

本来往年这个时候是定要拨银子加固边防的。因着今年朝中选上来一批年轻子弟,倒是有了不同的解决之法。

为首的便是太常杨德忠的长子,现任司空属官仓曹的杨子宁。此人虽出身世家,却极度鄙弃世家那一套不尊皇命,奢靡成风的做派,踏入官场之初便立志要一扫朝堂,为君献言。传闻与整个杨氏家族都关系僵硬,是个难得的浊世清流。

杨子宁所言的解决之道便是开放互市,让柔然人和北境边民能够以己之余换己之缺。早年大夏的确开放过北境的互市,后来柔然背信,兵压北境边防,北境守兵匆忙关闭了互市,出城迎敌。之后互市的事便再也没有被提起过。

今日杨子宁重提,自然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以他父亲为首的那一派老臣便认为“柔然乃是背信弃义、毫无廉耻之心的蛮夷,与他们互市,岂非我泱泱华夏也成了蛮夷?”

还有御史台的御史说:“自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便是农为本,商为末。一旦开放互市,让经商蔚然成风,只怕大夏的百姓都要离开故土而往返商运之间,这是动摇国本。”

裳泽倒是觉得杨子宁的方法可行,柔然人擅养马匹和羊群,却缺乏粮食、布匹,若是开放互市,北境边民便能在冬天穿上暖和的羊毛毡子,喝上甘甜的马奶,打仗所需的战马也有了来处。

而柔然人能有粮食过冬,也不会再侵扰大夏。

魏延陵在朝上被两派人吵得开不了口,只得留下“容后再议”四字便下令退了朝。

裳泽循着往日的习惯走进未央宫的时候,桌上的白粥正好是刚刚能入口的温度,夏日里的小菜被换成了热气腾腾的烧麦,饱满的米粒鼓出了皮来,看着便色泽诱人。

裳泽夹了个烧麦到自己面前的碟子里小口吹着气,魏延陵开了口,“阿泽,今日朝中所言之事,你怎么看?”

裳泽放下了筷子端坐着开口:“延陵,我以为,可以一试。但出兵北境的银子也是要备的,柔然人素来凶悍好战,兵戈之祸或大或小总要有的。”

“可是问题就在这里。今秋才罢了赵逸书,可是这几十年的亏空并未补上,还有官仓中那批腐坏的粮食,不把这个漏洞补上,朕寝食难安啊。”这是触及魏延陵的心病了,连自称都不自觉换成了“朕”。

“延陵,羊毛出在羊身上,既然要在北境开放互市,便可在互市上征税,若是到时行商行情可观,还可适当提高税额,这样也可遏制大夏往后行商成风。”

魏延陵点点头。还是沉吟不语,不够,北境人口稀少,最早只有常戍边塞的军士将家安在北境,后来繁衍了几代人才有了北境那个小小的城郭,也不过是个不足千人的小城,又哪里来的赋税够抵军费的开支。

裳泽说完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静静地思考了一刻钟,“延陵,今年苏州收成如何?”

魏延陵显然没想到裳泽会有此一问,但还是下意识地回答,“这你不是清楚么?往年湖州米往京中官仓运,用作战时储备粮,而苏州米就近调往周边缺粮的各州。今年雨水丰沛,各州粮食都充裕,苏州作为大夏粮仓自然多有余粮。”

“若是从苏州往北境运粮食,花费几何?”

“水路如今废弛,陆路上走不但耗时巨大,更是一笔大花销。”

“延陵,这便是了,从苏州直通黎城的运河从崇德帝年间废弛,至今不过六十年时间,此时中秋刚过,正是农闲的时候,即刻调集人手疏浚还赶得及在冬至前夕将苏州的粮食运抵黎城。”

魏延陵下意识地要拒绝这个提议,太险了,且不说日后的诸多问题,摆在眼目前的便有一个,“阿泽,又是先前的问题,银子从何处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