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谣知晓林雨筠为何“头疼”,作为陈沇的情敌假想者,林雨筠素有与他“上茅房都隔几块田”的觉悟。
当然了,这只是她这个俗人的意淫,神仙和魔是不用上茅房的,咳咳。
正高兴间,她不自觉吐出一口墨。慌忙检查元神时,当真见“宋”字只余印,不见墨迹。
这可把她吓坏了。
潜意识里,她也知道“宋初谣”这三个字,在她的元神中肯定有重要特殊的含义。
她静坐打禅,嘴中念诀,遂然所有字体浮现于上空,一一检查。
这时,她发现字体浮于上空,整个人神识要清爽许多。
大抵过了半个时辰,宋初谣认完了所有的字,好在只是“宋”字无墨。
这不是她第一次检查自己元神上的字,但每一次的结果都是:字与字乱排。
只缘身在此山中。
她无法看清全貌,并不知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故事。
而书中对这本仙书的故事,也提起的极为隐晦,说是哪位才子佳人的爱情。
关于“眉间点雪”这位大佬,在书末也未说明,想必是有第二部。
宋初谣轻叹一声,不知如何是好。
当下雨境饕餮,她若是赶去仙南之境,先不考虑体力的问题,光是这个目标就过于惹人注意。
元神浑浊,字体晕染的结果就是整日头昏脑涨。
宋初谣被罚了五万修为,现在又元神受伤,可谓是漏屋逢下雨,苦不堪言。
好在此番和林雨筠“神游”妖界,他对她半信半疑,其余的倒没有再深究。
这几日,她开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待在藏书阁,妄想从古书中,找一些补救的法子。
脑袋昏沉了几日,几乎把藏书阁的书翻了大半。结果令她大失所望,根本没有关于仙书墨渍浑染,施救之法。她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很怕自己忽然就嗝屁了。
那种沉重感又渐渐压了上来,宋初谣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再将字体与元神抽离。
须臾,人果然又轻松了许多。
霎那间,她有个极具想象的大胆想法。
既然她是一本仙书,那她就是由字体和纸张组成。
既然她现下能完好无损的抽出字体,那么是不是只要将潮湿的纸张更换,一切就将无虞?
没了墨的字,简单着上墨是否就能使一切完好如初?
这样的灵光一闪令她激动万分,连忙在藏书阁找到一支笔和一摞白纸。
她先是随着印迹临摹出“宋”字,可能沾了水的原因,临摹的不是很顺畅。
接下来,又将自己元神上的所有字体都依附于白纸,又慢慢将魂魄转移其中。
一阵地转天旋间,思绪茫然,仿佛万物都在逐渐湮灭。
一瞬间,四下无光,漆黑一片。
在宋初谣觉得一切都要完了的时候,否极泰来。
她真的分离出了一摞湿哒哒粘腻的纸张,上面还泛着黄色的水渍。
而又因她现下所依附的纸张干爽,她整个人完好如初!
她被自己的急中生智折服。
看来,只要她还有元神晕染不是十分严重时,她能自行换纸张。
现在宋初谣觉得精神舒畅极了,快乐无比!
她哼着小曲将掉落的蓑衣重新披上,越发觉得穿越局选中她穿越,肯定是看中了她惊人的智商。
为了防下次万一,她兴高采烈的屯了几摞纸在身上,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只是,仔细看的话,那个现写上去的“宋”字,多少还是有些突兀。
仿佛是什么不得了的按钮,一按上就将万劫不复。
应该是没有穿隐形蓑衣之前被晕染的后遗症,待在天界想来就不是长久之计。
欲与王母在神识中沟通,却发现不知何时有一则惩罚公告未及时查收。
“文曲仙君宋初谣因对雷神不敬,在其嫡子满月酒中,将俾子形幻相待,触犯天条,罚五万修为,其俾子打入人道轮回。”王母亲笔。
宋初谣看懵了,怪不得这几天没有看见纪云。
她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就越发想早点去凡间,也好抖出纪云的秘密。
左思右想,坐卧不安一番,她激情点开了和王母的交流,直述道:“下仙甚觉触犯天条,无颜面待在天界,愿下凡积攒功德,弥补过失。”
王母有着三界之中,最和善的慈容,宋初谣心想她应该会同意自己的请求。所以,当王母要求她前往瑶池一趟时,她激动地一夜未眠。
须臾,荷芰沥香,蝉噪垂杨,窗外光阴大好,雨停了。
宋初谣隐隐有不好的预感,能让林雨筠下班,那必定是有紧急之事发生。
春风轻挼荷蕊,頩姿冷清少水。端须明月,清香闲蝶来。
困意席卷而来,宋初谣定好第二日滴漏的时间,安心睡去。
瑶池阆苑,迷迷烟雾中,奇峰罗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