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伊尔哈去看她们的适应情况时,伊尔哈发现端静的字帖上沾着几根竹熊毛,荣宪的袖口则蹭了墨迹。苏麻喇姑无奈道:"一个惦记着喂食,一个急着去校场看哥哥射箭。"话是埋怨,眼角却带着笑。
伊尔哈望着窗外两个小丫头手拉手跑远的背影,忽然想起历史上胤裪的结局。她转头对苏麻喇姑道:"您多费心,教她们些...保全自己的本事。"老人家闻言一怔,随即会意地点头,腕间的老银镯叮当作响。
……
纯禧公主作为最早跟随苏麻喇姑学习的长姐,在两位妹妹初来乍到时,展现出了超乎年龄的稳重与体贴。她早早地就收拾出自己用过的描红本和笔记,工整地摆在两位妹妹的书案上,每一页边角还细心地贴了签条注明要点。
每日清晨,纯禧都会提前半个时辰到慈宁宫,帮妹妹们把笔墨纸砚准备妥当。荣宪初学握笔时手总发抖,纯禧就站在她身后,轻轻握住妹妹的小手,一笔一画地带她临摹;端静总记不住蒙文字母的发音,纯禧就编成儿歌,陪她一遍遍唱念。
钟粹宫的荣妃看在眼里,特意让贴身嬷嬷送来了一个锦盒。里头装着纯禧最爱吃的松子糖,还有一对赤金累丝镯子,镯子内侧刻着"贤姊"二字。布贵人更是亲手绣了个书包,用的是上好的云锦,里头还缝了个暗袋,装着二十个银裸子。
别的公主阿哥都有额娘贴补,帮着打赏下人,可这些纯禧都是没有的。荣妃心细,特意准备的打赏奴才们用的银钱送给纯禧公主,方便她过得更舒坦些。
"好孩子,这些银钱你拿着。"荣妃亲自给纯禧戴上金镯时,慈爱地拍了拍她的手,"慈宁宫那些老嬷嬷最是势利,该打赏时别吝啬。"她没说的是,这些银裸子都是特制的,上面刻着钟粹宫的标记——既全了体面,又让人知道两位小公主是有依仗的。
纯禧果然用这些银钱打点得妥妥当当。苏麻喇姑屋里的炭盆永远烧得最旺,两位妹妹的坐垫永远最柔软。有回端静背书背得嗓子哑了,纯禧立刻让太监去太医院取了秋梨膏,还塞给值守嬷嬷一个银裸子,请她别往上报免得妹妹受责。
最难得的是,纯禧从不在妹妹们面前显摆自己学得早。每次苏麻喇姑提问,她总是等妹妹们先回答,再补充完善。有次荣宪把《千字文》背串了,急得直哭,纯禧立刻站起来说:"姑爸爸,是孙女昨日教错了韵脚。"硬是把过错揽在自己身上。
渐渐地,慈宁宫偏殿成了三位公主的小天地。纯禧的书案上总摆着妹妹们送的小礼物——荣宪编的吉祥结,端静画的竹熊图。苏麻喇姑有回对太皇太后感叹:"纯禧格格这做派,倒让老奴想起当年科尔沁的姑娘们。"
这日放学,纯禧照例一手牵一个妹妹往回走。荣宪突然从袖子里掏出个荷包:"姐姐,这是我用娘娘给的银裸子买的蜜饯!"端静也献宝似的捧出个竹编小盒:"我给姐姐留了块竹熊最爱吃的蜂蜜糕!"纯禧眼眶一热,突然觉得那些熬夜帮妹妹们温书的辛苦,都值得了。
……
不同于阿哥们五岁起就要习武练箭,公主们的武艺课程向来要晚些。伊尔哈心里虽觉得女儿家也该强身健体,却也不急着在这事上出头。她盘算着,等纯禧她们满了十岁,身子骨长结实些,再向康熙提起不迟。
眼下看着胤褆带着几个小阿哥在校场拉弓射箭,伊尔哈只是不动声色地记在心里。纯禧偶尔扒着围墙偷看,她也只当没瞧见。倒是有回昭宁闹着要哥哥的小弓,伊尔哈特意让造办处做了把桃木小弩,只说是给孩子们玩耍用。
"娘娘为何不直接请皇上准公主们习武?"琉璃整理着昭宁玩坏的第三把小木剑,忍不住问道。伊尔哈正在翻看纯禧的功课,闻言笔尖一顿:"急什么?总要等她们长大些再说。"她没明说的是,前朝那些言官正盯着后宫变革,此时提这事反倒容易弄巧成拙。
倒是有次康熙来用膳,看见昭宁拿着木剑比划,随口夸了句"有满洲姑奶奶的架势"。伊尔哈立刻顺着话头道:"臣妾瞧着纯禧那孩子,腕力比保清七岁时还强些。"见康熙没接话,她也就不再多提,只让膳房多上了道皇上爱吃的鹿筋。
私下里,伊尔哈却早就在做准备。永和宫的小库房里,已经收着几套特制的骑装——比照公主们的身量逐年放大做的。她还特意嘱咐马房,将来选马时要温顺的母马,毛色得是姑娘们喜欢的枣红或雪白。
那日苏麻喇姑来闲聊,说起蒙古格格们都是马背上长大的。伊尔哈立刻接话:"可不是,太皇太后当年一杆套马杆,能套住最烈的儿马子。"说着还让琉璃取来新制的马鞭给老人家看,鞭梢特意缠了五彩丝线,既漂亮又趁手。
转眼春风又绿了宫墙,纯禧公主已经九岁半了。伊尔哈看着校场上欢跑的孩子们,默默数着日子。等秋狝过后,等台湾战事平定,等皇上过了万寿节...总归要在纯禧生辰前,把这事办妥帖了。
……
荣宪和端静两位公主开蒙后,永和宫一下子清净了不少。往日热闹的庭院里,如今只剩下昭宁公主带着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三个小不点玩耍。昭宁没了姐姐们陪伴,整日扯着哥哥和弟弟的袖子,非要他们陪自己玩过家家。胤祉性子温和,还能耐着性子陪妹妹摆弄布偶;胤禛却总惦记着溜出去看他的小狗,常常玩到一半就找借口开溜。
翊坤宫里,宜妃正和姐姐郭络罗氏说着体己话。姐妹俩对坐在暖炕上,中间的小几摆着新摘的桂花蜜饯。
"要我说,五公主也该送去永和宫了。"宜妃捏着蜜饯却无心品尝,压低声音道,"如今那儿就三个孩子,正是好时机。"
郭络罗氏会意地点头:"是这个理儿。永和宫的孩子,哪个不是常常见着圣颜?"她凑近妹妹耳边,"听说连四阿哥养的那条狗,皇上都夸过两句。"
宜妃也是心里苦啊。她亲生的五阿哥胤祺养在皇太后膝下,按规矩等七岁开蒙就去尚书房读书,搬去阿哥所住了。
每每去慈宁宫请安,看着儿子对自己生疏的模样,宜妃的心就像被针扎似的疼。可皇太后的面子摆在那儿,她连多抱一会儿孩子都不敢,更别提早早接回身边了。
如今姐姐的五公主到了年纪,宜妃思来想去,只能另辟蹊径。"让丫头去永和宫沾沾光也好。"她对姐姐郭络罗氏解释道,"总比闷在翊坤宫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釉上彩的缠枝纹都快被磨花了。
她不是没想过其他法子,每次康熙过来她都抱着五公主想让康熙多见见,可康熙瞧着面色不好,所以几次下来她也不敢再这么做了。
"我若是太刻意,反倒惹皇上疑心。"宜妃咬着唇对姐姐说,"以为我借着闺女想儿子呢。"这话说得心酸,连带着眼眶都红了。
送去永和宫就稳妥多了,横竖是皇上安排的。况且伊尔哈向来大度,从不拦着孩子们见生母。五公主白日里去永和宫进学,晚膳前就能回来,既不耽误母女亲近,又能常常见着圣颜。
宜妃越想越觉得这事耽搁不得。第二日就借着请安的机会,向伊尔哈提起五公主的事。话说得漂亮:"昭宁公主一个人怪孤单的,不如让五公主过去做个伴?"手指却不自觉地绞紧了帕子。
伊尔哈当然没意见,宜妃和郭贵人愿意送过来,她当然不拦着。五公主已经一周多了,能跑能走的,跟哥哥姐姐们玩也有助于身心健康。
五公主搬进永和宫那日,昭宁高兴坏了,拉着新妹妹的手满院子跑。小丫头献宝似的展示自己的玩具,连最心爱的布娃娃都舍得让出去。胤祉和胤禛也懂事,一个帮着搬妆匣,一个贡献出珍藏的糖渍梅子。
五公主谨记着临行前额娘和宜妃娘娘的叮嘱,一到永和宫就打开了随身带来的小包袱。小丫头先掏出那盒油纸包着的松子糖,小心翼翼地捧到昭宁面前:"姐姐吃……。"声音软糯糯的,还带着点怯生生的颤音。
昭宁眼睛一亮,伸手去抓。
最让人意外的是,她还给胤祉和胤禛各准备了一份礼——给三阿哥的是个青玉笔架,给四阿哥的则是串狗牙项链。小丫头记性极好,连昭宁养兔子、胤禛养狗这些细节,都牢牢记着。
"额娘做哒……"五公主最后掏出个珐琅小盒,里头整整齐齐码着梅子蜜饯,每个都用油纸单独包着,"佟娘娘……吃?"她仰着头看向伊尔哈,圆溜溜的眼睛里满是期待。
伊尔哈接过蜜饯,发现油纸上还画着歪歪扭扭的小花,显然是孩子的手笔。她笑着摸摸五公主的发髻:"好孩子,难为你记得这么周全。"转头吩咐琉璃,"去把前儿得的那个西洋八音盒拿来,给五丫头玩。"
几个孩子很快闹成一团。昭宁非要给五公主梳头,荣宪帮着分糖,连最淘气的胤禛都贡献出自己珍藏的弹弓。五公主渐渐放松下来,小脸上终于露出真切的笑容,腕间的金铃铛随着动作清脆作响。
晚膳时分,宜妃特意派贴身宫女来接人。五公主已经和昭宁手拉着手,亲热得像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临行前,小丫头还不忘把没分完的糖果仔细包好,塞进每个哥哥姐姐手里。
"明日早些来。"昭宁扒着门框喊道,"我带你看我的小兔子!"五公主回头用力点头,发间的珠花一颤一颤的,在夕阳下闪着温暖的光。
回到翊坤宫,郭贵人迫不及待地把女儿搂进怀里。听宫女禀报五公主在永和宫的种种,又看见小丫头腕上多出的珊瑚手串,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