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你婶啊,就尝尝你的手艺,要是不好吃,可别怪你婶批评你这些年没长进啊。”黄秀玉半开玩笑的说道,这一刻那隐约的隔膜好似一下就被戳破了,两个人之间的笑容又多了一层真挚。
“哎!有我婶这句话就放心了,就怕婶还像我小时候那样宠着我不给我说实话呢。”
明钰笑得畅快,引得背后的小女儿都伸长了脖子想瞧一瞧热闹。
“哎哟,这是你小女儿吧,长得真好。”白白嫩嫩的,一看就是父母上心的,黄秀玉看着也放下了大半的心。
“行,有事就先去忙吧,你的事婶给你办妥了。”
黄秀玉拍怕明钰的手臂,安慰她放心。
“好,那婶我先回了。”
看着明钰走远的身影,背在身后的小女孩远远地还能看到一直往后扭着脖子一副想搞明白阿妈刚刚在那高兴的原因。
时间过得真快啊,当初还被调侃像个假小子一样疯跑的孩子,如今都为人母多年。
黄秀玉也没敢耽搁,拿上刚刚明钰塞给自己的钱票,想了想又回屋数了一些,才关上门出门。
***
李承平直接从大路拐下家门口的沟渠小路,平日要到保管室前集合领取工具才会从大路走领完工具再往对门岭岭脚去,现在自己直接从沟渠小路走到张家井,再从张家井往山脚走能省了从队里绕路的时间。
李承平背着一个大背篓,背篓里放了两个竹筒,一个装着茶水,一个装着拌好的米,这是自己的午餐。腰间系着柴刀,再拿着把早先时候从保管室借来的镰刀。
队里的工具大多都集中保管在保管室,队员家里只有一些小件的工具,要是想个人用就要先去登记了才能暂时领走。
李承平顺着山脚的旱地往上,直到爬上了半山腰都很“干净”连一根材都没有。
倒也在预料中没多失望,队里的小孩老人早都把这片摸干净了,勤快的打早天蒙蒙亮就山上捡柴了,等李承平爬起来再慢吞吞进山,人家早就捡完回去了。
李承平不着急,路上砍了一根大小合适的竹做爬山的工具,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种,就见长得笔直翠绿,拿在手上就是童年“辣手摧花”的最佳道具。
这东西对于小孩来说太幼稚了,但是对于自己刚刚好。李承平拿在手上挥舞得呼呼做响,一路敲打着路边的草丛和树干,以驱赶蛇虫鼠蚁为名实施斩叶之举,心里还要哼哼哈哈两声给自己配音。
玩得兴起还要小跑两步。
不知不觉爬上了山脊,站在山脊上回头望还可以看见自己家呢。
这一路上没有特别高大的树木,成材的树木前几年都被砍掉了现在也还没腾得出手来补种,遗留的除了树桩都被挖掉的坑就都是些灌木、竹丛和涨势快的阔叶树。
看来想找薪材都有点难度啊,托大了。
这座岭往左继续往上爬沿着山脊可以去岭顶也可以拐弯去另一座山,往右地势逐渐降低可以顺着山脊往下再绕到隔壁村的山场。
听村里人说,往隔壁山场去的方向再往山坳内拐,是一片两村交界地。那片地曾经发生过点事两个村的人都觉得有点玄乎都不爱去。
想来,附近山场还能有收获的地方并且比较最近的可能就是那里了。
再说自己对玄乎的说法也有点好奇想见识见识。
想好了,李承平喝了水润润喉开始往山坳走。
下山要比上山轻松些,但是自己要去的地方没有路,要注意脚下的腐土别踩滑了一不小心就一步到位到山脚了。
越过山脊往山背往下温度也逐渐降低,这处应该真的很久没人来了,成材的树木也幸存不少。虽然温度降低了清凉不少,但是虫蚁也多了很多个头都比山上的大个。
李承平不得不停下来,把手脚都再次用布条绑紧,避免毒虫爬进衣服里。
再用旧布把脑袋和大半张脸围了围,细蚊真的太恼人了,还时不时有受惊的甲虫往头脸飞来。
这些都还好,李承平最怕的是小毛毛虫。嘶,软趴趴的身体除了让人浑身恶寒,不小心蹭到皮肤立马就会泛起浮包麻痕,想到鸡皮疙瘩就起了。
做好了准备又走了十来分钟才终于有了一些收获,居然是一颗新长成的野板栗树。
这棵树藏在两颗阔叶木后面,长得不算高大应该刚到结果期树龄,往树上看去叶子也稀稀拉拉的,树上没见剩多少果包应该都掉地上了,这倒是省事了。
李承平用镰刀把这颗野板栗树周围一圈的草都贴地砍倒,清理出了一圈空地。
果然见地上有不少黑褐色的栗子从刺包炸了出来滚落到一旁,李承平拿着竹竿在地上扒拉,也不管有没有虫眼先把能看到的野板栗都一股脑捡到了背篓里。背篓底被他折了芭蕉叶垫底,翠绿的叶子衬得野板栗更可爱了。
捡完了炸出刺包的栗子,把还合紧的圆鼓鼓刺包都捡成一堆,高兴的手脚并用拆了好几颗才突然反应过来,这些栗子刺包晒干了也是很好的燃火材料啊。
当即也不麻烦了,连带刺包一股脑都装到背篓里去了。
就是可惜太少了,只装得了小半背篓。
突然,五感增强的李承平敏锐的发现了有人声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