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独立得晚,尽管独立后国内一切都蒸蒸日上,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他们都不是一个大国家。
国内的足球事业发展得虽然好,但架不住足球运动员这个群体的基数本身就偏小,所以在挑国脚的时候,可选择的范围就更小了。
五大联赛外的很多小国家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一些球员在联赛里可能灰头土脸的,经常很倒霉的当巨星们风光庆祝的日常背景板,狰狞表情、悲惨滑铲、蠢顿转身、趴地不起、哇哇大哭被各种定格……但回到家里,大家可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憋说了,羊水里就天天踢妈妈的肚皮,生下来才能在五大联赛里踢球的。
巨星的边角料,妈妈的大骄傲。
总共98支球队,真的是小孩子都数得过来。
要是能在中游的、成绩稳定,最起码常常有个欧联踢的球队首发住,那就算不放家里,都算个人物了。
万一再沾点豪门,哪怕当替补,也是祖坟冒青烟了。
要是进了豪门,还能站稳首发……
挖槽,天降紫微星!
现在,克罗地亚国家队球探送上来的重点关注的档案上的这个小子就有那么点天降紫微星的意思:十六岁就上顶级联赛,进的还真是豪门,首发也坐稳了,还拿了联赛金靴。
唯一阻碍他爆红全世界,或者最起码爆红全欧洲的尴尬地方就在于他不是在五大联赛踢的。
大家都知道在欧洲踢球,上进的口诀就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西天(不是),五大联赛全在西欧,往这个方向用力蛄蛹准没错的。
往西最远也不过是到英国,在英超踢球,那真是很好很好了。
往东……那就……
哈哈,甚至能去西伯利亚挖土豆呢!
俄超的国际排名其实一点都不低,比欧洲很多小国家高多了,毕竟前苏联时的基本盘放在这儿,沙德能在俄超横空出世,那较量的都是正经年纪的职业球员,怎么着也不可能是水货,但大部分球探确实对他采取一种略带迟疑的观望态度。
从前总不能指望冷战时期前苏球员笑容灿烂一抹鼻子和z委说,伟大的苏维埃啊,俺要去资本主义国家踢球挣大钱辣!
前苏解体后,俄超球员依然极少前往西欧踢球,踢成明星的更是一个没有。
这还不是他们观望这个俄超新星最根本的原因,他们迟疑,还因为这小子虽然数据漂亮,可但凡看了两眼他的录像就让人想直捂眼睛。按理来说俄超就算技术不领先,也不至于踢得这么粗放吧。
这小子除了看得出身体素质确实好得很奇特,别的全一塌糊涂。
稍微有点经验的后卫就能戏耍他,比赛都结束了还在场边假装甩手给他个大比兜,他直接掉广告牌后面去了。
而且他心理素质还差劲,掉那儿了都不知道自己爬起来,也不知道去找人打架,就知道傻乎乎地哭,哭一会儿竟就忘记自己在哭什么了,爬起来找工作人员要糖吃去了。
晕死!
球探们的看法很一致:他干嘛不去练田径呢?或者上美国玩橄榄球。
虽然这常常是拿来侮辱足球运动员的,但在这个笨小子这儿,他们是真情实感这么纳闷来着。
外界对足球运动员有种误解,觉得只要是跑得快、跳得高,能在集锦里超过一群人,在门前刷地一脚把球踹进去,就是惊世天才,立刻会引得一群球探伸着舌头就舔上来了,然后许多豪门纷纷关注。
但实际上相看球员是个非常复杂的事,很多球员的身价比他们看起来要高得多,另一些则正相反。
有着出众的身体素质只是这项复杂的团队型运动的入场券,球探们接下来就要看技术,技术看完了看心态,心态看完了看球商,球商看完了,再看年龄,国籍,甚至连家境都要考虑进去,例如富家公子往往坚持不下来,但家境太差的小子也不能要,也很喜欢崩溃放弃,甚至可能染着赌博吸drug这一类恶习。
最后才能给出一个综合的评价,包括潜力,包括此球员最适合的位置,有时甚至会具体到某种战术里某种特殊的作用,最后才呈交给球队主教练及他以上的管理层。
这笨小子的评估结果显然就不是很乐观。
他甚至还没有很强的上进心,虽说豪门不乐观,但这可是俄超金靴啊,很多中下俱乐部还是非常非常想了解他的,这彩票只要价格够低,那就是怎么刮都不亏。
可接触都接触不上本人,绕着弯打探后球探们就得知了,这小子非常安于钱多(虽然在球探们看来少得可笑)事少离家近的幸福生活,天天去俱乐部上班甚至还是爸爸开车送呢(…)他爹妈对此子不成器的状态也甚是满意,直言儿子一个人去外地不放心,他挨打都不能还手的。
好家伙,原来是儿宝爸和儿宝妈,怪不得养出妈宝男了,真是一点也不奇怪呢。
就说球员家庭也很重要了吧。
如果不砸违约金的话,就只能等这小孩自己想通了。
就看他在场上没头苍蝇、只能追球的那副傻样,等他想通?此路绝绝绝不通。
有没有搞错,莫斯科中央陆j可是把他从青训里弄上来的,一分钱没花啊,能卖点价已是纯赚了,哪个神经病砸六千万去买断他,球探们能聚一起笑八百年,地上笑个几十年,去地下了再继续。
最近转会市场上传切尔西的巨富老板阿布疑似对此俄超小毛毛动心,他们更是笑嘻了,寻思着老乡专坑老乡,俄罗斯人害死俄罗斯人,好你个莫斯科中央陆j,长得浓眉大眼的,嘴里说什么“非卖品”,实际上抓着阿布这个冤大头想宰一笔是吧?五大联赛现在最爱用的抬价方式都给你们学会了,什么阿猫阿狗都是“阿布疑似动心”——真当阿布是傻子啊。
还不如拿曼联来抬,毕竟曼联还真会认。
阿布就算真买了,那也不可能是看上这小子,绝对是被鹅□□威胁了!或者说确实毛毛前锋情结大爆发,又开始做舍甫琴科梦,脑子一热烧钱玩了。
但所有所有的这些热闹,都是俱乐部的视角。
国家队,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国脚们为国效力,那是义务劳动。
国家队征召他们,那是天大的面子。
国家队里,试错成本说高也高,说低也低。
高就高在,为国征战无小事,别说正式比赛了,就算是友谊赛,也得挑最优秀的一批球员来踢,可不是什么人都因为有点迟疑就塞进来。
不然今天主席家的儿子也来练级亮相,明天部长推荐球员占个名额,规矩就全乱了。
低就低在,反正又不要钱,用不用可以之后再考虑,先把人先摇来再说。
这也是一种以抢代ban。
当注意到这个俄超新星竟然是正儿八经的克罗地亚国籍后,国家队方面很快就犹豫了。
虽说他是克罗地亚的单国籍,但俗话说生恩是一条,养恩另一条,英雄不问出处,移|民自己都不一定想认自己的籍贯,而且俄方把孩子养大了,培养成材,想选他进国家队也非常正常,这都是人之常情。
他从小就在俄罗斯长大,按FIFA的规矩,当然可以在两国里选了。
克罗地亚现在国家队里最出名的国脚之一拉基蒂奇就是类似情况,他本来都代表瑞士踢青年队了,回头还是认祖归宗,回了克罗地亚,把亲爹感动得两眼泪流,把瑞士球迷气得都好几年了还在给克罗地亚足协寄刀片,大喊拉基蒂奇我们要鲨了你。
现在又冒出类似的情况来,脚踏实地的克罗地亚方面可没什么摆谱的念头,第一反应就是五大联赛的球探挑剔得要死,那是拿豪门眼光去挑沙德,而且嫌他性价比太差才不要的,但对于国家队来说,去哪里刮这么大的彩票啊。
他们不要,俄罗斯可是超级想要。
他们是比俄罗斯高贵到哪里去了呢,连这种球员都不争取了。
其实原本是U19和U21在抢他,据说两个教练还在足协大楼里打起来了。他们俩扯不清,就都把人报到成年队来,让国家队主教练拿主意。
您说,让他去哪里练级?
国家队主教练也傻眼了,主要是他想到,就算真练了,也不一定留的下来,毕竟国青队的比赛还不算数,代表成年队出场了,才是不能再换了。
真要定下吗?这么个才18岁的小孩子?
有点太疯狂了。明年可就是欧洲杯了,这时候国脚名额都快抢破头了,他们把一个小屁孩空降进一线队?全克罗地亚人都要昏厥两秒钟。队长莫德里奇都要面色凝重地用一双大眼睛盯着他看。
但想想这小孩才18岁就是俄超金靴了,不定下反而更疯狂吧?
他紧急求助刚离职的前任。
虽说是拜仁名宿但确实是个克罗地亚人而且刚从国家队离职正走马上任法兰克福板凳都还没坐热就收到继任者求助信息的科瓦奇头疼地捧着自己的脑壳,犹豫要不要把照片上这个傻乎乎灿烂笑的小子带过来看看。
先把他从俄超里拔出来,一方面能看看真成色,另一方面也能让他开开眼界,看了花花世界,被正经的老资本主义国家“腐蚀”一下,喜欢上大联赛的曝光、关注、金钱和美女,就不想待在莫斯科孤独地数雪花一片片降落了。
不过别误会了,不是带到国家队。
而是带到德甲来。
也不是带到法兰克福来。
而是看看能不能推销给别的俱乐部。
别看大家在一个联赛里工作,一天到晚好像斗成了乌鸡眼似的,但实际上私下里往来相当多,就连这几年掐成德国国家德比的多特和拜仁的关系也没那么差劲。
从前多特差点破产消失的时候拜仁还借他们钱呢,前些年虽说因多特迅速崛起,有了点你死我活的火气,但架不住留不住人,多特全队都快被各方豪门买空了,克洛普一走更是慌得直接快直接散架了,这点火气现在也撑不住了。
势均力敌才能撕咬得起来,打现在的多特蒙德那属于欺负病患。
科瓦奇偏偏觉得现在的多特非常适合栽培他们克罗地亚的俄超小宝宝,没人好啊,没人才要用人,而且平台又大,练级练得快,出名出得也早。比起在豪门坐板凳,能在多特露脸优点海了去了,这可是金牌跳板。而且他不好意思承认的是,他真不知道这小子怎么用,法兰克福这种上赛季中下游的德甲俱乐部放俄超班霸面前也算不上什么有吸引力的平台,双方恐怕是既看不上眼,也谈不拢价钱。
多特就不太一样了,他们再怎么困难,毕竟平台放在这儿,这赛季有欧冠能踢,对外国年轻球员的吸引力依然是非常强烈的。论刮彩票养甜菜,他们经验肯定更足。
科瓦奇直接给多特的新帅图赫尔打了电话,他们俩虽然没在一个俱乐部里待过,但德甲就这么大,早就是旧相识。现在两人都是夏休期里接手处境糟糕的新俱乐部,也算是挂在树上互相看,惺惺相惜,科瓦奇也就不遮掩来意,问候了近况和别的一些事情后,就大大方方地把这件事给他讲了。
图赫尔还真没想过往俄超去看人,主要是球探也没给他推荐。
现在科瓦奇特意来说,他就再看一眼算了,反正他今天一直在看狗屎简历和乏善可陈的录像,试图从里头找出明日之星,可惜全都是一板一眼的带球、过人、射门、激|情庆祝;或者一板一眼的防守、解围、出球、激|情庆祝……搞得好像哪个职业球员做不到这些事似的。
现在很多青训和球探甚至有这种产业链了,有专门的“摄像比赛”,包括试训或球探录像,青训举办的专门的展示赛事(提供特定的指令让球员们全面展示能力)。就连职业化的青训比赛里,图赫尔都常觉得他们是半真半假的,越是高水平的青训系统里,球员们的表现越不仅仅是为了比赛的胜负,更多的是为了展示个人技术。
这类比赛的气氛可能更像是为了录像和评估,而不是全力争胜。
然后再从这些本就不够脚踏实地的视频里精选出更完美的一些剪辑拼凑,当自己的宣传片,力求在开场的十几秒里就抓住专业人士的心。
倒不是说球员本身水平差靠包装,足球不是娱乐圈,实力是最演不了的东西。但这种尽可能展示球员长处的片子会遮盖他们的缺点,而更可悲的是他们的优点往往也做不到与众不同,反而让他们在同质化竞争中互相扯后腿了。
大部分情况下他们撑不过十秒就会消失在屏幕中,而后被淘汰。
图赫尔也无所谓再多看一个,好歹这一个有大量真实的比赛录像。
“我记得他,那个未成年金靴……叫什么名字来着?”
科瓦奇低头看了一眼,也为这孩子的怪名字感到奇葩,连个奇的末尾音都没有,出去谁知道他是克罗地亚的小孩啊,真是让人发愁。
“沙德·波,波什么?哦哦哦,原来有中间名……沙德·米奥德拉格奇·波波夫。”
图赫尔挂了电话,转手就再拨出去,告诉球探“把那个什么俄超金靴,那个什么啵啵啵的档案拿过来”。
“我才不要去什么多多萌萌!”沙德OvO地捧着冰淇淋吃,一口回绝了爸妈正小心同他商量的事。
虽然不懂为什么大白天的无缘无故妈妈忽然赏他冰淇淋,但他还是赶紧挥舞着勺子挖了起来,能吃一口是一口,生怕爹娘反悔。
自打当了职业球员,在吃饭这一块沙德真的是非常的委屈。虽说因为代谢量大,甜品这种东西他饭后也还是能得到一小块,但随便吃、吃到爽,那是绝无可能了。
正因头脑不够聪明,所以沙德反而比较踏实,不会耍小聪明自己骗自己,馋得啃手指也就继续啃啃手指,不会去偷吃。
一鱼,一勺,一大桶冰淇淋,一个下午,一个奇迹,被妈妈抓住脚拎起来打屁|股(?)的美好暑假往事宛如过眼云烟了。
瓦列里娅脑壳都疼了,不给东西吃她怕儿子哭,给东西吃了沙德又注意力根本不在正事上。
她感觉儿子根本没懂这事属于那种比较严肃的东西!
米奥德拉格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恨不得欢呼说那我们就不去了,但被老婆踩了一脚后又老老实实地缩回了椅子里,只能挪了两下,咳嗽一声帮忙敲边鼓:
“宝宝,多特蒙德是大俱乐部,去了可以踢欧冠的……”
“我现在也可以踢欧冠。”虽然脑子已经快被冰爽幸福的感觉彻底麻痹了,但这种事他还是不至于弄不清的,沙德很机灵、很警惕地说。
还用那种“爸爸你头顶怎么尖尖的”的担忧神情望向了米奥德拉格。
虽然吃冰淇淋要紧,但他还是很担心爸爸的。
被自己的笨蛋儿子怜悯了的米奥德拉格:……
瓦列里娅:……
她忍无可忍地推开废物丈夫,坐到沙德旁边夺走冰淇淋和勺,握着他的手——被冻得一激灵后——和他说:
“但那里的足球会更热闹的,之前爸爸妈妈不是也和你讲过英超的事,你当时也有点想去的。”
确实。
沙德有点迟疑了。
就算是他这样的笨蛋,也会知道在“大联赛”里踢的球,仿佛才是真的足球。欧冠的舞台是属于那些俱乐部的,他们每年踢不了几场就结束了,然后大家叹着气感慨着沙德不够熟悉的球星们的名字,和他们仿佛天天挂在网上的事,坐在飞机上回莫斯科,年复一年。
俄罗斯人不像中国人美国人那样冷落足球,但也不绝不像大联赛里的球迷那样狂热痴迷。这里太大了,大家有太多东西可以去关心,足球这件事,也就还好吧。
现在父母再次提起来,他才真的产生了那么一点真情实感,对离开家的真情实感。在此之前,沙德从没想过,想要追求什么东西,是需要从熟悉的环境里离开,去另一个地方的。
他冰凉凉的手被妈妈握在掌心,好久才慢慢回温。他们拿了地图来,给他看德国在哪里,沙德看一次惊讶一次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多这么小的国家挤在一起。
他在学校当然也学了这些,还都光荣及格了,比沙德聪明得多的小孩反而还有不少挂科一直补不过去的。但考试里他们更多考的是前苏联范围内的国家,对西欧这一块能有个全面认知就行,不至于闹出什么法国其实是非洲国家、德国人没猪肉吃这样的笑话来,别的要求不怎么深入。
所以在沙德的脑子里,这一块也就是模模糊糊的一团。
而且他还想到德国人不是坏人吗?很小的时候老师就会教育他们,因为德国人太坏了,才会全冻死在莫斯科,就连西伯利亚的土地都不会想要这样的坏蛋,拒绝把他们吞进泥土里。
“上次那个,那个英国的呢?”沙德记得妈妈还说老板可能想见见他什么的。
他大概知道也在这一边,但眼睛怎么看都没看到。
“那个在这儿。”瓦列里娅给他指位置。
沙德往左一顿,一看隔着海这个超级小的一个细长的小岛竟然就是了(…)他脑子里一直以为是很大的呢。
但其实俄罗斯为中心的地图铺开,除了下头的中国和右边的美国加拿大,也没几个地方算大的。
一边是密密麻麻挤在一团国家中间的坏蛋国,另一边是更远一点隔着海的芝麻小岛。
沙德一下子被“人生就是常常要在两坨屎里二选一”这种真谛震撼到了。
他一下子泛起了难,看一眼这个,再看一眼那个,急得快咬住指关节,迟疑着问爹妈:“嗯……唔……去哪个?”
瓦列里娅都有点绷不住想笑了,她觉得沙德的笨脑筋真是好玩死了,给他两个俱乐部,他就忘记待在家里也是个选项了。
笨也有笨的好……
但也让家长更揪心了。
她也做不出决定。比俱乐部环境的话,她觉得多特蒙德比切尔西好多了,一方面是德甲的东欧球员不算少,沙德丢进去也不算很特殊,另一方面是多特方面是主帅图赫尔亲自联系的,他显然是认可沙德的能力,而切尔西那头正相反,只是老板阿布一头热,主帅穆里尼奥一点都不喜欢沙德。
就算舍甫琴科那样的东欧巨星在穆里尼奥手底下也没踢出什么名堂来,何况是他们啥也不是的沙德。
但考虑到生活问题,她就又更偏向切尔西了。千说万说,阿布是老板,瓦列里娅不要他明面上给沙德什么帮助,就是希望孩子在异国他乡能有个人照料,万一遇到什么急事,生病了,受伤了,进监狱了(?),有人能立刻帮忙。
还有就是人生地不熟的,吃点亏也正常,但她还是希望沙德不至于太受人家欺负。
做个关系户听起来难听了点,可实际上有能力托关系的话,哪个父母会不托呢。
米奥德拉格已没出息地哭了起来,和沙德抱在一起呜呜哇哇的:“宝宝,怎么办啊?!”
沙德也哭:“不,不知道……选,选不出来!”
瓦列里娅:“……算了,我们出门旅游好了,两个都看看,行不行?”
阿布特意飞了一趟莫斯科,却没见到沙德的人,只见到了他一家的护照(…)玛丽娜心惊胆战地看着他看了半天后笑了一声,把米奥德拉格的随便扔开(…)然后把瓦列里娅的和沙德的放手里归拢归拢,朝她推过来了。
“你去办。”阿布和她说。
瓦列里娅很不客气地差使阿布,让他帮忙走关系,在克罗地亚那头不知道怎么弄到了盖章的档案,解决了米奥德拉格的身份问题,而后还是走关系,神奇地帮他们一两天速出了欧盟签证。
他们要先去德国再飞伦敦,老板也没意见,玛丽娜亲自过问了这个事,机票酒店也全安排好,在多特当地还雇了翻译带着他们,力求让一家人从出家门开始就有人服务,什么都不用烦心。这好一通忙完,不等阿布吩咐,她已经自觉去安排他们落地伦敦的接待问题,对规格很是用心,谁知什么都安排好了,再和瓦列里娅联系时,她就傻眼了。
“我们不去伦敦了!”瓦列里娅高兴地宣布:“多特这边挺好的,沙德打算签合同了。”
她热情地感谢了玛丽娜所做的一切。很显然,瓦列里娅不是不识数的人,非常明白风光的大老板一句话下去,到底是哪些人在苦哈哈地干活。
玛丽娜那一刻在脑子里把自己的前世今生都过了一遍,特别是她大学刚毕业就机缘巧合去给阿布打工,她走进对方的办公室,和他冷静地推荐自己:
“从你的眼神里我已经感到你在嫌弃我年轻、还是个女人,不过请你先把眉头松一松,问些问题,让我做些事,很快您就会发现,和你过去炒掉的一大堆废物男人不一样,我的学历最高,我的头脑最好,最重要的事——我不会搞砸任何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虽说面试时候吹得这么天花乱坠,但之后玛丽娜当然还是有犯错的,不过那些错都无伤大雅,重要的是她总是能抓住阿布的核心诉求,然后实现它们,无论使用什么手段,这才是她屹立不倒的原因。
但她现在就搞砸了一件事,一件看起来很小但老板显然非常在乎的事。
玛丽娜头脑风暴起来,开始思考该怎么交差。她想到了好几个办法,连实在不行把穆里尼奥干的若干坏事翻出来拿他当替死鬼、把沙德不想来的原因推到他脑门上这种垫底招数都列为可选对象了,但不知是瓦列里娅自己直接去和阿布说了,还是阿布其实没她想象中那么在意这件事,对方并没有和她生气,也没责怪她什么,在听完她迟一点的述职后就只是点点头说知道了。
玛丽娜主动道歉:“我应该先让他们来伦敦的。”
“不,你做得没错,就这样吧。”阿布托着下巴转一支新钢笔,转了一会儿后把它放进抽屉里了,靠着宽大办公椅的靠背像沉思着什么重要的事,过了半晌才和玛丽娜说:“对了,你飞一下德国,给沙德找个房子。你亲自看,别人我不放心。”
屏息等待中的玛丽娜:……?
这他爹有什么可不放心的?
她已经快忘记自己是叱咤风云的商业帝国高层了。
她好像干起了刚工作时的老本行。
替老板替人伪造材料、办签证、买机票、找房子。
就差找二三保镖或者二三杀手来点红色活动了。
文艺复兴啊,玛丽娜出门时感慨。
沙德感觉在德国的一切都好顺利啊!他甚至在签字当天就找到了租金非常便宜非常非常好的房子,都不用俱乐部帮忙!这里环境又好,又靠近一个出租车公司,他把他们的电话抄到日历上了,不管什么时候打电话都有车飞速到达,而且司机还身怀绝技,正好听得懂德语,完美解决了他的出门问题,让他感到好幸福。
爸妈也陪了他几天,不过很快就走了——主要是瓦列里娅把米奥德拉格揪走了,她怕再不动手,丈夫就长进儿子的家里了。
或者一边哭一边做太多的半成品食物塞爆沙德的冰箱。
因为有什么事都飞快办理好了,在新国度的生活倒是没有沙德想象中那么可怕,德国人也不是他脑海里那么坏的样子,虽然在大马路上他们莫名喜欢用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人看,但沙德以为这是什么游戏,也会认真地直勾勾看回去,最后反而是路人常常绷不住,先挪动目光或是落荒而逃。
沙德:耶!我赢啦!!!
满大街的人都陪他玩游戏,这能不好玩吗?而且在俱乐部里,大家也挺友好的。多特整个队年龄都偏低,因为年龄大一点的要么已经踢不上首发了,要么已经被买走了,所以队里等级感没那么强烈。
氛围也挺好的,大家都安静又温柔。
大家都说德国人不爱讲话,果然是真的。
但不爱讲话也挺好的其实!因为沙德是文盲,也不会说话。大家都不说,他反而觉得安心自在呢。
沙德已经开始喜欢自己的新队友了,特别是里面一个金头发的。他人不太厚实,但速度挺快,站在柜门前低头拿东西时碎发会掉下来,被沙德盯久了,就会把头发撩上去,扭过脸来看他一眼。
然后沙德就靠着柜子,有点不好意思、但也就只是一点点地冲他甜蜜蜜地笑。
而后金发男就会有点无措地挪开视线,确认沙德就是单纯在盯着他看,而后再挪回来,也冲他笑一下,嘴角斜上去,露出小虎牙,像耐克标。
只有一个眼角下垂的棕色卷发男不太友善的样子,每次金发男一和他笑,棕发男就看两眼他们,然后和金发男去私聊两句,沙德有点不好意思,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又被笑话了。
他很用心地记忆新俱乐部里的一切,过了可能四五天吧,终于牢牢记住了金发男叫罗伊斯。
罗伊斯意识到新赛季的队内氛围像狗屎。
七月,虽说季前赛都还没开始,但球队已恢复训练了。今年不是大赛年,夏天没什么事,枯燥又灼热地运转着,假期好像眼睛一眨就没了,所有人都重新回到基地,但没人有心情说话、玩笑,克洛普离开的事实像一把尖刀一样划开了过去几年他们一直努力维持的假象,那就是他们也是拜仁那样的球队,每个赛季都轰轰烈烈地投入,全力争冠什么的。
不,做不到一点。
上一个辉煌的周期像某种奇迹,从格策欧冠决赛前被暴转会拜仁,去年夏天莱万也加盟拜仁后,整个队算是彻底被拆完了。
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克洛普终于身心俱疲、忍无可忍,选择加盟利物浦了。他不是瓜迪奥拉那种没缺过钱的主教练,不是过不惯苦日子,不是不能干建队的工作,只是眼看着在多特多年努力后又几乎回到原点,理想主义的热情熄灭了也挺正常的。
大家都能理解他,但也都更难过了,就好像看着领头羊都放下了火炬,那他们实在不懂自己的奔跑还有什么意义。
一切都是大梦一场空。
这个夏日像蒙着一层让人不舒服的白烟,唯一不一样的就只有忽然被图赫尔从俄超带回来的沙德。他的身价不是很高,事实证明莫斯科中y陆j没有拿他当摇钱树,沙德确实想走的话,他们没怎么卡条款就放人了。
虽说大家总觉得怪怪的,嘀咕难道他大鹅真不缺钱,这么随便做生意,但无所谓了,这好歹也算图赫尔入主后带来的第一笔像样的引援。
好歹有个俄超冠军加金靴的title在身上。
也就是俄超仿佛被刻意淡化了,实在没存在感,不然这实力扔哪个边角料联赛都要被当紫微星的。像莱万当时刚被多特看中时,甚至还只是在波兰的第三级联赛踢出成绩呢。
虽说合训没两天,沙德就用他粗糙到离谱的技术以及仿佛没长沟壑的光滑大脑让大家理解了这样的天才球员怎么没得到天才待遇,但在短处很明显的同时,大家也发现了冠军头衔可能会不够结实,但掺不了太大的水分,这小子顶着这样惊世骇俗的debuff还能有那么炸裂的数据,着实是因为身体素质更惊人。
罗伊斯叉着腰站在场边看着沙德在队内训练里差点把胡梅尔斯撞死了(?),不由得和好友感慨:
“这小子其实是俄罗斯造的机器人吧,过安检浑身会响的那种。”
他进行一个异想天开。
胡梅尔斯有点丢脸,而且被莫名其妙创了真的又疼又恼火,所以发出一声冷哼:“没见过这么踢球的,神经病吧,我是知道他不懂事才没骂他。放卡尔来,他能在地上摔狗吃屎,现在已经去墙边罚站了。”
图赫尔确实因为沙德在训练里对队友太用力而批评了他。
沙德很委屈,不懂自己哪里用劲了,但还是乖乖地QoQ着点头了。
罗伊斯不懂胡梅尔斯这种一边讨厌卡尔,一边总是会替卡尔看不上任何前锋的习惯,他觉得沙德还是挺特别的,对方不光是在技术上野蛮生长,在性格上也和别人大不一样。如果是心情很好的日子里,罗伊斯觉得他应该会每天都和沙德主动搭话,逗他玩玩,带他吃个饭,了解了解他什么的……但他现在没这个精神。
他不愿意让别人发现,其实新赛季里,就连他也和旁人一样,有点悲伤和彷徨了。他拒绝皇马,拒绝巴萨,拒绝拜仁,不是因为他坚信多特这赛季依然强大,而只是因为他忠诚。可忠诚是情感,理智上,他也知道这赛季情况不妙,他不喜欢这种感觉。
但在他没主动做什么的情况下,沙德还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用大大的puppy似的绿眼睛盯着他看,让罗伊斯这样在队里已算外向的人都局促了起来。
今日也不例外,他刚进入房间,就感觉沙德像脑袋上装了雷达一样盯着他转了起来。罗伊斯打开柜门遮挡住一部分对方的视线,在心里哀叹别啊,我没心情交朋友,慢吞吞放好东西换好衣服,还是不得不关上门往对方那里看过去,果然大眼睛还在盯着他看,而且沙德一下子就笑了起来。
明明他是个人,但罗伊斯还是莫名觉得看到了一些尾巴正在空气里狂甩,耳朵支棱起来高兴地转来转去什么的。
俄罗斯人不是应该很冷漠的吗?
他又被吓到了,局促地敷衍着笑一下,然后就赶紧把头扭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