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四季筵 > 第65章 二 砂锅黄角鱼

第65章 二 砂锅黄角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现在对待很多虫子,譬如蚂蟥、牛虻之流都能做到视而不见、荣辱不惊。

没有了电子产品,时间似乎都变得慢了起来,赵悬只觉得自己睡了很久,再睁开眼睛时,砂锅里的水还在沸腾着,鱼并没有炖透。

她起身开始溜溜达达,路安还坐在水边钓鱼,他找了两根稍稍粗的Y型木头,将木头敲进土里,两根鱼杆就可以架在木头的分叉处,省去了拿杆的辛苦。

粮食珍贵,所以路安并没有准备很多饵料来打窝,而是找了个稍静的水域用蚯蚓做饵料来钓鱼,他们大概是这几年里第一批到访的人类,所以收获颇丰,常见的几种淡水鱼都有上过钩,有大有小,但条条都很有活力。

赵悬蹲在路安身边,看着路安一条鱼接着一条鱼的上钩,她评论说这就是所谓的新手保护期。

其中一条鱼的尾巴上生有几条红色的线,路安看了一眼,将鱼放生了。鱼尾上的红线是寄生虫,这是璐姐告诉他两的知识。

小小的一方水库是被群山环抱住的,除了他们进来时的小道,四周就都是正在抽芽的连绵山林,这个水库更像是落进绿色长绒毯里的一颗蓝绿宝石,举目看去时都是茵茵绿色,看不到远方,更听不到一丝外来的声响,就连小小的滚水声 ,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陪着路安又钓了一会儿鱼,赵悬回到打灶的地方,砂锅里的鱼已经煮出了奶白色的汤,往汤里丢一把小葱,一顿简单的午饭就做好了。

赵悬扯着嗓门喊:“路安,来吃饭了!”

那边的路安应了一声,抽了鱼竿就快步走过来。赵悬给他递了一个碗,两个人搬了两块石头当凳子,半蹲半坐着在锅子前准备开饭。

他们带的砂锅很大,炖煮出来的食物足够他两吃的饱饱的,主食就是已经在鱼汤里炖得软烂的土豆,赵悬特意将土豆切得很大块,因此三五块土豆就可以装满一碗。

土豆没有去皮,连着皮咬一口就是糯沙醇香的味道,土豆并不吃味,所以单吃的话并没有很重的咸味,自然也不会吸收鱼的腥味,赵悬就很喜欢土豆原本的味道,比地瓜和玉米少点甜味,但是口感更细腻,越嚼越香。土豆连皮吃的习惯大概是在末世一开始就养成了,那时候不管是土豆还是地瓜,甚至南瓜都是连皮煮着吃的,久而久之就习惯了,哪怕是在不缺吃的今年,他们两人都还喜欢吃带皮的土豆。

赵悬吃了两块土豆后,觉得味道有些淡,就舀了一勺鱼汤进碗里,用筷子将土豆掐成小块,沾着鱼汤吃。

黄角鱼炖成的鱼汤非常鲜美,只要在洗鱼时去掉鱼身表面的黏液,这种鱼炖出的汤就不会有腥味了。

赵悬小时侯常吃这种鱼,那时候生态好,有闲时的农人常常会自己去抓,抓多了就会到村口兜售,大家都是熟人,卖的价格也不高。

外婆看见了就会买一吊回来——这种鱼通常是用稻草穿过鱼鳃后吊成一串的,一串十只。外婆说小孩子吃鱼能长高,乡下地方买不到海鱼,她就尽量多买些河鱼回来给小赵悬吃。

外婆炖好了鱼汤就会小心地挑了里头的大刺,连汤带肉给她装上满满一碗,其中也有炖得软烂的土豆块,但小孩子大概率是不喜欢吃鱼的,赵悬记得自己小时候就挑着里头的土豆吃,吃完丢下一碗奶白的鱼汤后就出门玩了。

外婆是个很温柔的人,见到赵悬不吃鱼也就是叹息了一声,后来又换了好几种鱼炖汤给赵悬吃,赵悬都不是很喜欢,剩下的鱼肉就便宜了家里的那只棕色小土狗。

但人的口味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

赵悬小时侯一口不吃的花菜,长大了也能吃几口。小时侯闻都闻不得的香菜,长大后虽然还是不吃,但起码闻着味道不会反胃了。鱼也是这样,她现在不大挑食了,什么鱼都吃的。

这锅鱼汤就是她按照外婆那时候的做法来炖煮的。

几条黄角鱼,几个土豆,几根辣椒,几截蒜叶,几片姜,一勺猪油,外加一把盐,加上砂锅这么一炖煮,就很好吃了。

赵悬有些后悔小时候的暴殄天物 。

就着鱼汤吃下了一碗糯香的土豆,她又捞了一些鱼肉进碗里。

黄角鱼虽然肉不多,但肉十分鲜嫩,用舌头一碾,肉就可脱骨,像是在吃水豆腐,鱼肉很是入味,因为放了辣椒的缘故,鱼肉是鲜中带辣,在这梅雨季节里吃起来正正好。

山岭里的人喜欢吃咸辣的东西,山中的泉水很凉,降水量充沛,吃些咸辣的食物可以祛湿防寒。

今天天气有些闷湿,两人吃了两碗鱼,头上都沁出了微汗。路安抬眼看了下赵悬,见她正很认真地用筷子挑着碎成小块的鱼肉,他笑了笑,将自己碗里的鱼肚这段夹到了赵悬那里,然后再将她碗里的鱼背肉夹回自己碗里。

赵悬见了就对他眯眼笑起来。

两碗鱼肉是她盛出来的,她给路安挑的是鱼肚,自己是鱼背。但路安一直是一个能给到正向反馈的恋人,他从来没有很理所应该地接受赵悬对他的好,他一直会加倍地返回去。

如果两个人都是这样互相加倍反馈着的生活,就可以一起携手走到白头吧?

赵悬有时候想,要是在末世前,她或许还会和路安争吵,为钱,为工作,为忧虑将来的很多事情而吵架,但他们现在不会了,她和路安,在没有现代医疗的帮助下,很有可能只能活到四十岁,或者五十岁?

她如今二十多岁,已经活到了生命的一半,而人活得越大,时间似乎就过得越快,小时候一个下午是多么漫长啊,现在只能洗几件衣裳,再做一顿饭,然后发会儿呆,天就黑了,所以很多事情都不重要了,只要接下来这短暂的几十年里,她和路安还能这样安静而恣意地活着,就很好了。

两人饱食了一顿砂锅鱼汤后,一起在水边将碗筷洗干净了,赵悬将炊具收进后斗里,路安则继续去钓鱼。

赵悬打算去临近的山边上折几根野藤来,用来串钓上来的小鱼。小鱼和大鱼放在一个桶里是会被吃掉的,还不如在快离开时就在河边杀了,用野藤串起来,带回家时也是新鲜的。

她走的路线是相对荒凉的北坡,那里植被稀疏点,赵悬拿根棍子一边走一边戳,这样不容易遇见冬眠完出洞的蛇。

因为水库是一个凹下去的地势,视野并不开阔,她一边爬坡一边折藤条,其实走到一半时手里的藤条已经够了,但赵悬突然想爬到高处去看看,就继续往上爬着,但并没有离开路安的视野,路安隔一段时间就会回头看看越来越小的赵悬,见她还在才会继续扭回头去钓鱼,如果两人四目相对,赵悬还会朝他招招手。

走了好一会儿,赵悬才爬到顶,就看她往远处看了一会儿,然后神情紧张地扭回头来,朝路安大力挥了挥手,那意思是叫路安过来。

路安马上收了鱼竿,提了斧头也跟了上来。

他走得很快,爬到坡顶时已经是满头汗。

赵悬指着远处一个地方说:“你看那里。”

——她指着的地方是一片茂密的山林,从中一道炊烟袅袅而起,随着风飘散出很远的地方。

赵悬问:“那里是不是有人?”

路安点头。

赵悬又问:“他们会看到我们吗?”

路安回答:“应该看不到的。”

树林太茂密了,高耸的枝丫会挡住人们的视野,如果不是爬到植被稀疏的山坡上,赵悬他们也看不到这一处炊烟。

“那里是不是也住着人了?”赵悬的语气中有些担忧。

路安安慰她:“不一定,可能是路过的人,要是也是定居在这里的人,也未必会走到我们这里来。”

山地太崎岖了,有时候近在眼前的地方,也需要绕很远的路才能到达,况且这道炊烟离水库很远了,而他们所住的村子离水库同样也很远,两者的距离一加,那路程可就长了。

除非是猎人,要是也像他们种田过活的话,很大概率是不会走到他们的地界上来的。

赵悬说:“我看那条烟是从林子深处里升起来的,那边的人没有选择住荒村里,而是更深的山沟里?”

住深山很安全,如果不是炊烟,估计一辈子也不会被人发现,只是这意味着自己要自己建房子,但是南方山岭潮湿,蚊虫多,如果就地取材,用木头在山岭里建庇护所,并不能住得很舒适。没有处理过的木头和泥巴墙,用不了几年就会烂掉。

路安拍了拍赵悬的头:“走吧,他们发现不了我们的。趁他们还没看到我们,赶紧下坡回家去。”然后牵起赵悬的手,硬是将一步三回头的赵悬给拉走了。

回去的路还是那样安静,赵悬窝在后斗里,伸出手,感受着微凉的风,阳光透过晃动的树枝,打在她的手臂和脸上,细碎的光影一晃,又马上消失,紧接着又是透过另一个树打下影子来。

大自然对于人类来说有一定的治愈能力,赵悬和路安一路上说着闲话,竟然也将水库对面见到的人烟这件事给抛到了脑后。

就这么快的,他们来到这座村子里第二个夏日,就要正式来临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