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茜赢了!路菲当然不敢随便说,翻了好多人物传记,总拿类似出身的女人,命运凄美奇绝哄骗自己。
骗不到十年,妈妈走了。路茜那里这便是“报应”之说,验证了之前多少猜测似的。路菲却有一股委屈,觉得再没揭秘的可能。唯有血型让她暗自耿耿于怀,全家A型,唯她B型。
这些年姐妹俩成熟不少。特别是路茜有孩子以后,知道对路菲嘘寒问暖了。许多事不闹得太明白,本身就是友善。路菲识趣领情,希望路茜过得好。听老爸提及她和婆婆的矛盾不免跟着担心。
结果,现场一看,路菲更担心了!
二月初,北卡罗来纳比北京暖和十度。穿着薄薄的羊毛外套,走进和煦的阳光里微风拂面。
电子导航显示,前面一个路口转弯就到了路茜家的双层小别墅。多年来,路菲都是从照片里欣赏这一处别致的风景。所以她让司机提前到站,一个人走走看看,呼吸几口新鲜空气。
想象中的钢筋水泥,车水马龙,全然没有。越往住宅区附近走,周围的植被越繁茂,仿若仙境中的小木屋。
咦!眼前有个人,身量好像姐夫,褐色高领毛衣凸显麦秸秆一样的瘦削身材。正想喊一声试试,嗓子忽然卡住了。不止一个人。路菲悄悄拖着行李,躲到一棵庞大的树身后面仔细辨认。
确是姐夫。旁边女人是谁?精干利落的短发末梢微卷,脸上架一副金丝边眼镜,藏不住斯文秀气。
说话的功夫,他几度将她头发撩至耳后,关系略显暧昧。兴头上,她捂嘴偷笑还捣了一下对方“那个位置”,与她的气质极不协调。
路菲惊愕不已。难不成戳在原地一直等他俩解散?若是几小时连续剧,等到天黑透才敢进家门,与机场乘车出发时间不吻合,横竖也解释不通啊。
现实的困境,一辆路过出租车都没有。私家车也不敢拦。这地方,傍晚时分阴森可怖。别说人家觉得不安全,路菲也怕搭上黑车小命不保。
她看了看表,此时的北京凌晨六点。夏平有晨跑的习惯,说不定他能出个主意。运气果然不错,通话结束几分钟,对面发来遥感影像地图链接,比路菲手里这款导航智能无数倍。
导航显示,指向路茜家的小别墅,一共有三条路。第一条,直勾勾地撞见,姐夫和那女人。另外两条,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包抄别墅的侧后方。右边比左边,近一公里左右。
毫无疑问,右边这条!路菲可恨自己一直踩着高跟鞋。没想到临近家门口,遭遇了一个“徒步”。
听见门铃,跑来开门的是亲家婆婆。路菲认定这个婆婆不好惹。光顾着开门还没看清楚是谁,大嗓门就冲了出来:“抱着孩子怎么就不能开门?你男人回来了也不知道开门……”
刚想接着数落,但见眼前一位漂亮姑娘,她连忙收敛了愠怒,换作一副堆砌的笑脸:“菲菲吧?哎呦,小茜等你半天啦,快进来。这一路不近,专门跑一趟,还是姐儿俩亲呐。”
只见她,一面张罗着把路菲手里的行李,塞进走廊尽头的衣帽间里,一面停不住嘴地客套。生怕路菲看出,她和路茜正处在不愉快的拌嘴模式中。
路菲被脚下折磨得不轻。换了家中拖鞋,表情逐渐柔和起来。也不知亲家婆婆是否看出她有什么异样,就那样,一句一句地应付着。
直至见到路茜,抱着小外甥从楼上下来,她连忙迎上前,一把接过去,没够地亲着小脸蛋,不知不觉流下泪来。到底人亲骨头香啊!
姐妹俩抱一起,哭了好一阵子。这种情绪反应,事先完全没有想到。可能各怀心事吧。路菲的眼泪临时起意。路茜的就不太清楚了。
两个大人哭的热闹,小外甥的情绪反而意外地稳定。左看看,右瞧瞧。一会儿拽妈妈的耳朵,一会儿摸路菲的衣服,倒也不认生。
路菲进门一直抱着没舍得撒手。从没想过30岁之前生孩子的她,居然萌生了一丢丢当妈的冲动。
仔细端详小戴维的脸,这长得到底像谁呀?照说,男孩子像妈多一些,他完全没有。有些男孩子,如果像爸爸可以复制粘贴,然而也没有。
这样熟悉……不会吧?
小外甥这张脸,让路菲想起了薛其。路茜大学同学,初恋对象。俩人绝对文理互补,一个理工科女博士,另一个学生会宣传部长。
路菲进公司以后,曾帮着邻组同事,向正在著名互联网杂志任主编的薛其,调用大牌记者,撰写某“强迫症”老总的专访稿件。
看在路茜的面子上,薛其慷慨给了最大版面,最好的栏目位置。费用更是一顿饭解决了。没像别人求他帮忙时,后面必须跟一单广告。
看样子,余情未了的节奏。
当年结束学业,刚有资格谈婚论嫁,薛其立刻送上一枚能力范围内的戒指,多余承诺一概没有,自认默契早已建成,果然路茜痛快答应了。
她举着戒指,向老爸征求意见,不想一秒拒回。女儿毕业即入投行,成了他对外炫耀的最大资本。学文科的男生在老爸眼里,约等于没有一技之长。
紧接着,准备留学的路茜,偶然一个周末,紫竹院英语角结识了“姐夫”,反复纠结,举棋不定。最后“理科思维”救急,列表分析,逐项排除,咬牙选择了年长七岁,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姐夫”。
好大学不如好专业。派驻东南亚几年,设备出口援建,搞出一点名堂。“姐夫”回国之后,感情八字没一撇,先把小窝建起来。装饰材料,家居摆设,尽是国内罕见的档次。每次登门换着花样“带货”,终于敲开了老丈人的心扉。
姐俩关系刚缓和,敏感话题明着不敢碰。路菲希望自己想偏了。这种事情不是路茜最忌讳的吗?
疑团不解又忍不住。闲聊中有一搭没一搭,路菲问出了,薛其他们杂志经常出国考察,每年往返美国至少两三趟。剩下的,不必再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