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装花了三钱银子,于乔眼睛都不眨痛快付了钱。
连杨小东看到这一幕也情不自禁说嫂子真大方!
“走,嫂子带你去买好吃的!”
杨桦拿着布紧跟在两人后头,嘴角也噙着一抹笑。
申时到了,小摊都开始收摊了,买完了需要的东西几人拎着大包小包上了牛车。
坐车的两个妇人于乔不认识,杨小东却熟识,正是他家的邻居。
一路上还算安静,等把杨小东送回家,于乔才敢出声抱怨,“桦哥你没看到那两个妇人,看着咱们买的东西,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刚才下去时候没给钱就算了,连句谢都没说。”
“她们定是好奇,又不好意思问你,所以只能背地里猜猜了,小乔别在意。”
于乔抱着布,杨桦勾着他的腰回屋,“村里人知道了咱们在镇上摆摊,少不了要说三道四,那些话不要过耳,和她们生气也不值得。”
“这我当然知道了,我们赚了钱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理会那些人。”于乔没着急收拾东西,把钱袋子放到炕上,示意他去拿小盒子算账。
杨桦算经学得好,当个账房也不在话下,今日摆摊盈余他路上早就默出来了。
“搓衣板卖了三两九钱,扣掉成本钱毛利二两五钱,再扣除租牛车和摊子的租金,还有给小东的五十文,盈余二两三钱。”
“一日就赚了这么多!”于乔忍不住给自己鼓掌,“不知道爹娘那里卖得咋样了,我们只付了十日摊钱,若是卖得好,我们就接着租几天,卖得不好,我就在家研究些吃食,正好趁现在天暖和我们多赚点钱,到了冬日天冷了才不受罪,也能好好过个年。”
“小乔是福星,你来了,咱们家才有了起色,小乔的意思我也明白,是想让我多赚点钱。才能过好日子。”
于乔脸上一红,推了下他的胳膊,“我才不是那个意思。”
杨桦只笑没说话,收好了钱匣子,掏出买的糕点放在一边,伸出手臂轻搂了下于乔,在他后心拍拍才把人放开。
“你先吃些零嘴垫垫肚子,我去喂了鸡再做饭。”
吃过晚饭杨桦照旧读书练字,跟着书上的讲解做了两首试帖诗。
而于乔把买来的布摊开,打算做一套床单被罩,铺着方便洗起来也容易。
买了新布自然要做新的亵衣,画样子的时候脑海里莫名想起了在娘家带回来的那个包袱,于乔深知还不到穿那个的时候,只好顶着红脸在布上规矩地裁了短袖短裤的样子。
安静的屋里两人互不打扰,月光倾斜,油灯燃尽,两人才躺在炕上相拥而眠。
翌日再去摆摊时,于乔起得稍微晚了些,等到了摊位上发现几个人自动排起了队正在那等着。
“摊主来了,爹娘快点儿过来。”一个及笄之年的小姑娘招呼,“我和爹娘来买早点,就等着你们呢,我要买三块搓衣板。”
于乔匆忙下了牛车,顺下三块搓衣板递过去,问,“姑娘知道怎么用吧,要不要在这儿试一下。”
“不用,昨日在我家邻居姐姐那儿已经试过了,我和我娘都觉得好,这才大早上就来买,结果你们倒是来这么晚。”
小姑娘人长的讨喜,性子也是心直口快,于乔一时无法反驳,本想早早起来的,可杨桦看他睡的香,故意没叫人,牛车都装好了才唤他起床。
小姑娘买完就走,身后的人也提到,是看了左邻右舍有这东西觉得新奇才来买的,看来是昨日的招牌名头已经初步打出去了,附近的人都知道街上有个小摊专卖搓衣板的。
家里有二百九十个搓衣板杨桦都拉来了,反正卖不出去带回去就行,哪成想今日比昨日卖得快,一上午的功夫竟然全卖光了,还有人来晚了没买到呢。
于乔不敢相信,他知道自己这东西确实比棒槌好用,却没想到镇上人如此捧场,最多一人买了十个,说是要回去送人。
连摆了三日,搓衣板供不应求,于乔把杨小东带来帮忙,让杨桦去先生家读书,左右也没人来找麻烦,他俩就忙的过来,下午再一起回村。
不知啥时候杨桦和于乔在镇上摆摊的事儿在村里也传遍了,有人回来学话,说是各个伸着手抢着要给于乔钱,一大堆搓衣板被一抢而空,买不到的都当场哭了呢!
话里确实有些夸张的成分,可有人不信有人却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