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平不喜欢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之类的套话来形容时间的飞逝,他挂在嘴头上的是:“这日子像奥运会的百米冠军,跑得太快了。”
周亚平从1989年来到深圳,转眼就是十年了。十年以来,周亚平觉得自己在工作上没有什么改变,仍然是每日早出晚归,忙忙碌碌。但家庭里,却发生了一些变化。妻子沈钰珍前后换了两家公司工作,由于家务事繁多,最终当了全职太太;女儿周萌梦大学毕业,已经参加工作。
说到女儿工作之事,周亚平一直有些歉疚。当初,他曾经考虑让她到自己公司上班,毕竟在眼皮底下看着,不会出什么事。但仔细一想,孩子长期在自己父亲的公司工作,什么事都被管得死死的,一定会有压抑感,也无法正常发展。不如让她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兴许能加速成长。就这样,萌梦大学毕业后,自己投简历,自己找工作,周亚平没有帮忙。
“登云”公司最近遇到了大麻烦,刚刚结束的财务大检查,查出公司漏缴增值税120多万元。检查组离开前,告诉公司领导,必须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另外还有高额罚款,共计500多万元,要求公司尽快缴纳。
如果全部缴纳,公司的资金压力会相当大,这样算下来,整个公司不但今年没有利润,反而会出现大额亏损。要知道,这可是“登云”公司从未发生过的。
周亚平召集了一次专题会议,商议如何应对。会上,把财务部门的几个相关人员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你们怎么搞的,居然会偷税漏税,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周总,首先,不管怎么样,这件事应该主要由我承担责任。”财务经理蒋娜娜发言,“但必须说明,这不是偷税,也不是有意地漏税,这是因为我们有些客户直接用现金购货,不要增值□□。由于没有开票,不能形成销售收入,我们做账时就把它放在‘应收款’里,几年下来,积累成700多万元。这次财务检查,就是抓住这一点。补缴税款,这是理所当然,交滞纳金也是有道理的,但罚款这么多,这么重,我们是不服的。这些‘应收款’,我们在公司账上每一笔都写得清清楚楚,不像有的公司,公司财务账上不体现,都记在私账上,根本查不出来。他们反倒什么事都没有,而我们这些老老实实记账的却被罚款。”
副总柳津生也愤愤不平地说:“小蒋说得有道理。哎,这次检查组来,我们也太大意了,没有做一点准备,对检查组成员也没有任何打点,就连中午饭,我说到酒店去吃,你们偏偏听信检查组的,给他们打盒饭。别看他们嘴上说得漂亮,‘打个盒饭就行了’,真给他们吃盒饭,心里一定恼火透了,私下里肯定埋怨我们公司太抠门。这不,报应来了。”
“这怎么行,这样重的罚款,太过分了。”
“不讲理了,欺负老实人。早知如此,当初我们也应该做本私账。”会场上一片喧哗。
“行了!行了!”周亚平站了起来,“光抱怨有什么用?我们开会
是来商量对策的,不是来诉苦的。”
会场上顿时安静了,但接下来的讨论,虽也提出了一些应对办法,然而仔细分析,没有一条是真正解决问题的。
这段时间,“登云”公司上下,一片愁云惨雾。
正在给“登云”送货的余建军,在仓库等侯工人卸货时,听到库管员与卸货工人聊天,知道了“登云”公司遇到的这件难事。
等工人们把送来的塑胶电话机壳料全部卸完后,余建军直接来到周亚平办公室。
周亚平正在和张泰泉商议工作。小张原来只是单纯的司机,后周亚平发现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智商不低,特别是情商较高,公关能力很强。周亚平特意安排他办了几件事,结果,都办得很出色。经过一段时期的考察,周亚平给他加了个头衔:“办公室副主任”。
见到余建军进来,两人都站了起来,小张赶忙沏茶倒水。
“阿余,好久不见!你也真是,忙着赚钱没错,但再忙也得过来见见老朋友呀。”周亚平紧紧握住余建军的手。前面说过,这位“创兴注塑厂”的经理要别人叫他“阿余”。
余建军嘿嘿笑着:“你们才是大忙人,不敢打扰呀。”
寒暄一番后,余建军主动提起:“周总,听说你们在税务上遇到一些麻烦?”
周亚平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的?”
“我是在仓库卸货时偶尔听到的,” 余建军回复,“听说连带补税、滞纳金及罚款,金额非常大?”
周亚平面色凝重:“是呀,我们正在为此发愁。”
“能不能把具体情况给我讲讲,” 余建军说,“是这样的,管你们企业的这个税务局的局长,是我的潮州老乡,平时我与他关系一直不错。了解详细情况后,我看能不能说上话。”
“阿余,你这真是雪中送炭呀!”周亚平兴奋异常,“我们公司这件事就是有些冤枉,我们真不是有意漏税。谁会这么傻,偷税漏税会把每一家的货款在公账上一笔笔记得清清楚楚?只要主持公道,就不会这样重罚。如果有你这层关系,帮我们把真实情况给局长说清楚,兴许事情会有转机。”
接着,周亚平把税务检查前前后后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余建军听完后,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了,这件事包在我身上。周总,你放心,一定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张泰泉一边给余建军添加茶水,一边说:“余总,你去税务局时需要什么见面礼,以及方方面面需要打点些什么,尽管和我们说,我马上就去准备。”
“对,需要花钱的地方,你一定要告诉我们,不能让你出了力还要出钱。”周亚平也再三叮咛。
余建军摆摆手:“不需要,这个时候去送礼送钱,倒显得我们心虚,反而不好办事。嘿,没关系,我以前没有亏待过这位老乡。”
果然,在余建军的斡旋下,几经周折,最终的处理结果出来了,“登云”公司补缴税款等各项总计236万元,不到原来检查组确定的一半。周亚平终于松了口气,赶忙安排财务部门筹集资金缴纳。在他的心里,阿余这位憨厚本真的老总,不再只是生意上的伙伴,而是值得信赖的好朋友。潜意识里,他觉得欠下一笔很大的人情债。
“登云”公司把所有款项交完的第二天中午,周亚平在一家有名的潮州菜餐馆宴请余建军。席中,周亚平诚恳地说:“阿余,你这次帮了我们这样大一个忙,我都不知怎么感谢你。你自己说吧,需要什么东西,或者需要我们办什么事,我们一定努力办到。”
余建军仍然淡淡地笑着:“周总,你这就见外了,生意场上,谁没有个三灾五难?有了困难,朋友间能帮就帮一把,这有什么值得感谢的。再说,这么多年了,你们一直用我们的塑胶产品,这也是在帮衬我们。我们帮你们一次,也是应该的。”
“好!不说客气话了,阿余,我们喝酒。” 今天,为了答谢余建军,周亚平特意从家里带了瓶好酒来。
“喝酒!喝酒!”众人齐声呼喊。
这顿酒饭,大家都很尽兴,已是下午两点多钟,仍未散场。
突然,周亚平的手机响了,是公司门卫打来的:“周总,有位小姐和一个也姓周的老总来找你。那位小姐说是你的女儿,你快回来吧!”
哦,萌梦来公司了?她可是从来没有来过,这次来,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周亚平暗想。他对门卫说:“你让楼上办公室来人,先把我女儿和那位老总带到我的办公室坐下,我马上回来。”
周亚平急忙回席和大家说明情况,充满歉意地对余建军说:“对不起,剩下的这点酒由柳总和张主任陪你喝完,我就先回公司了。”
“去吧!已经喝得差不多了,别耽误你的正事。” 余建军摆手示意,让周亚平尽快离席。
回到公司后,一进办公室,周亚平便看到蒋娜娜正与周萌梦聊得热火朝天,还有一位中年男子静静地坐在一旁,估计是门卫所说的另一位“周总”。小蒋也是从周亚平原来内地的老厂过来的,是周同事的女儿,从小就与萌梦很熟,自然聊得很开心。
见周亚平进来,周萌梦站起来,指着那位男子介绍:“爸!这是我们公司的周总。今天我们过来,是有一个很好的电子产品,周总想与你们公司合作开发 。”
那位“周总”伸过手来,紧紧握住周亚平的手,说:“家门,久仰,久仰!我叫周浩靖,今天和小周来贵公司,希望合作成功。”
“周总,小女在贵公司工作,蒙多方照顾,深表谢意!请坐下来,我们详细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