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哄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难哄小说网 > 被贬!我靠海上丝路翻身 > 第41章 验资

第41章 验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雨又停了。

大食海商蒲承泽从市集返回码头,街面还带着湿气,害他靴底沾上青苔,走得吱呀响。

他刚在城南市集收完一批杭绸,布匹已差人运往码头。这批绸子薄如蝉翼,滑似春水,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满心都是赚头。他走在街上,步子轻快,像个刚赢了牌局的赌客。可走没两步,大约是被雨季的湿气感染,心里头有一丝阴云挥之不去。

前日酒宴里,他听同行嘀咕,说这大宁的朝廷要推什么“银税法”……他心里门儿清:一旦白银价跌,他这几批货的利润,得大打折扣。

城南市集不远处,便是码头。

蒲承泽眯着眼,目光穿过蒙蒙雨雾,看向远处摇曳的船影。

海风夹着咸味吹过,他心里盘算着:杭绸生意虽稳,却也局限。江南的风向变幻莫测,总不能一辈子只盯着这一条路。

新的合伙人也好,新的货物也罢,是时候寻个新路子了。

他抬起头,望着天边隐约的云层,思绪不由得飘远。

海上贸易的起伏,他再清楚不过,这份敏锐与果断、这份不服输的劲儿,都是从家族血脉中传承下来的。

蒲家祖上是宋代巨贾蒲寿庚的旁支,世代闯海,什么珊瑚玛瑙、象牙犀角,什么龙涎香、降真香,各式各样宝石奇珍,蒲家的货船都贩过。

家族的兴衰故事,总与海上的风浪纠缠一起。

到了他这一辈,船队虽不比祖上鼎盛,但仍攥着几条远洋的丝绸航路。

蒲承泽生得深目高鼻,眼神尤为锐利,能从丝绸纹路里看出行情高低。他熟知江南各地丝绸市场的每一个角落。谁家货好,谁家价虚,谁家藏着心思,他心里都有本账。

各地丝绸贩子见了他,老远就堆笑喊“蒲大官人”。

是打趣,也是尊称。

皆因他验货时快、准、狠,一瞥眼便知经纬疏密,价压得狠,却也从不拖欠银钱。

正在思忖间,忽听得身后人声扰攘。

蒲承泽回头一望,远远就瞧见城南最高的那栋三层楼——春棠茶社。

此刻,那第三层的飞檐处,垂下一幅竖着的朱红布幔,八个黑字泼墨般砸下来。

“新品发布,敬请期待”。

那字写得粗犷,张牙舞爪,似要一下子扑到人脸上。

蒲承泽嗤笑一声:“哪个土财主的手笔?”

脚下却不由自主往那方向挪。

茶社门前,立着块一人高的木匾,贴了熟宣。上头画了芍药花和蔷薇花,画得极简,两三笔勾出瓣子,却透着雅气。

花旁配着一行字:“颜玉庄全面升级改造,敬请期待”。

字还是那股粗犷的味道,瞧着简单,偏勾得人心痒痒。

蒲承泽站定,来回打量着那木匾,脑子里转开了。

颜玉庄?

那家半死不活的胭脂老店?

怎么就抖擞起来了?

他正琢磨着,旁边路人也议论纷纷。

一个儒生打扮的人,摇头讪道:“什么叫‘全面’、‘升级’、‘改造’?该如何断句?狗屁不通!”

“我问了老颜,”春棠茶社的陈掌柜凑过来,接过话头:“他说,‘全面’,就是彻头彻尾的意思,‘升级改造’是连一块的,意思是他家铺子要改头换面,要装潢一番,变得更好,更棒……”

旁边绸缎庄的东家皱眉问:“老颜不是要卖铺子了么?哪来的银子?”

陈掌柜挑眉:“就是卖了才有的银子呗!”他忍不住笑了笑:“八千两,上午签的契约。”

“八千两!” 绸缎庄东家咋舌:“他这破落铺子还能卖八千两!”

“老张,你还别说,八千两只买六成的股俸……”

“六成!哪来的冤大头!”

“别管,新东家觉得值,说光方子就值这个价。”……

蒲承泽耳尖,听了这些,心念一动。

他摸了摸下巴,暗自思忖:看这颜玉庄的动静,莫非……背后有高人指点?

还是说,就只是个冤大头?

……

未时三刻,日头刚斜过瓦顶。

城南的颜玉庄,平日里是个不起眼的地方。门面旧了,匾额上的字也褪色,风一吹,门前柳树叶沙沙响,像老店在叹息。

可这天却热闹得紧。

正门被条红彤彤的横幅遮得严严实实,上头大字写着“全面升级,敬请期待”,字迹豪迈,黑底红字。远远看去,比方才那竖幅还招眼。

横幅旁留了道窄小的侧门,门缝里透出点光亮,隐约能听见里头人声嘈杂。

蒲承泽站在街对面,仔细打量这阵仗,心里嘀咕:这动静不小,怕是有戏。

他又瞥一眼那横幅,犹豫片刻,脚下还是动了,朝小门走去。

……

门内别有洞天。

侧门一进,便是后院,院中搭着竹架,架上挂了十数幅绸缎。

都是十来丈长的。

绯红、枣红、棠红。

胭脂粉、洛神粉、初桃粉。

深深浅浅的红色、粉色。

绸缎随风轻摆,恍惚间,如一片花海在眼前晃荡。

边上立着柏木牌子,墨迹未干:“数枝芍药殿春迟”、“无力蔷薇卧晓枝”、“人面桃花相映红”……尽是些与花相干的诗句。

蒲承泽看着心喜,又不禁腹诽:这颜玉庄,倒是会装点门面,附庸风雅。

院子正中,八张榆木长案拼成一个大台子,上头摆满楠木托盘。

盘里码着白瓷胭脂盒,一个个整整齐齐。盒子旁还有瓷盆和小木牌,上书“净手试用”四个字。

蒲承泽走近了,伸出手指,轻轻蹭过胭脂,就着天光一捻,嫣红里掺着珠贝微光,似把晚霞揉碎了撒进去。

“掺了珠粉?” 他讶异,这胭脂的成色竟这样好:“不,是珠粉里掺了颜色才对。”

这样柔和温润的光泽,只有用大量的、上好的珠粉才能做到!还有这粉质,细腻得似烟、似雾,也不止磨了多少道、筛了多少次……

蒲承泽走南闯北这些年,胭脂、香粉见过千百种,如此奢侈的工艺,真是头一遭见。从前只当颜玉庄是个破落铺子,没拿正眼瞧过,谁知道里头居然藏了宝藏。

南洋、波斯湾那帮土王就爱稀奇货,若真能吹出个名头,一转手,怕是翻三、五倍也不成问题!

“客官识货!” 一道清脆声线传来。

蒲承循声回首,见个穿黛绸的小公子走近。那绸缎的料子他认得,霞玉缎,去岁他们船队才捎了两匹去锡兰,一匹能抵半船豆蔻。

他不由得细细打量眼前人,只见“他”生得极俊秀,眉梢眼角似匠人雕琢过,比那拜占庭的石雕还精致。

那“小公子”见他试胭脂,微微一笑,说:“客官若有意,明日,我们宝号在这儿办‘新品发布会’。”

说着,指了指一旁的水牌。

发布会?

蒲承泽一愣。

这词儿新鲜,他头一回听,顺着“他”的手看去,水牌上写着“明日午时,新品发布会,诚邀品鉴”。

他试探着问:“你这胭脂,多少钱一盒?”

那“小公子”不答价钱,只笑着说:“届时,我们会当着大家的面,做一遍胭脂,从头到尾,每一工艺、配方,都细细展示……”

“细细展示?” 蒲承泽眼珠子瞪圆:“那独门秘方不就泄露了……”

他实在惑然,这人到底什么葫芦卖什么药?

“泄露了也无妨。”

“为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